www.mydingqi.com 來源:互聯網 作者:zjh汽車醫生 類別:汽車保養維修 時間:2007-01-11
1.新車磨合期的使用注意事項 新車在從0km行駛至3000km之間,稱為磨合期。在磨合期最初的1000km內,由于發動機及傳動設備均處于磨合狀況,所以使用汽車更應小心謹慎。具體來說,應注意以下這些方面:(1) 不要高速行駛 新車初駛階段一般都有行駛速度規定,一般來說,進口車規定在最初的2000km以內,車速不超過最高車速的80%;國產車在最初行駛的1000km內,車速不能超過最高車速的60%。此外,在使用過程中還要注意觀察車速表和轉速表,以保持車速和轉速都在中速下工作。(2) 不要跑長途 如果用新車來跑長途,就會使發動機持續工作的時間過長,容易造成機件磨損加劇,從而會加快汽車的維修頻率,直接影響到汽車的使用壽命和年限。(3) 不要緊急剎車 緊急剎車不僅會使磨合中的制動系統受到劇烈的沖擊,而且還加劇了底盤和發動機的沖擊負荷,所以新車在最初行駛的500km內一般不要采用緊急剎車,如確有突發情況,也應盡量踏下離合器踏板,以減少對發動機的沖擊。(4) 要按規定操作1)車初駛時,起動后應在原地升溫,待水溫達到起步溫度后再起步。駕駛中駕駛員應盡量選擇良好的路面行駛,遇到較差的路面應盡量減速,萬萬不可不管路面的好壞飛速行駛,這樣既容易損壞新車,又容易出事故。另外,行駛時油門要小一些,操作要輕一些,并隨著注意汽車發動機的聲音、溫度,一旦發現發動機的聲音有變化,就應馬上停車檢查,防患于未然,2)磨合期應盡量將所有設備操作一遍,以便發現問題,在保修期可免費更換,并檢查車下是否有漏水或漏油痕跡。3)新車使用500km~800km時應重新上緊輪胎螺帽,并達到規定的旋緊力矩。否則,在車輛行駛中,輪胎可能松脫,使車輛失去控制,造成人員傷害,危及行車安全。4)盡量減載運行,新車滿載行駛將會對汽車機件造成重大磨損甚至損壞,因此,在新車初始的1000km以內,載貨汽車一般按標準載重量的75%~80%裝載,半掛車按標準載重量的50%~75%裝載,小轎車應將不必要的行李、物件取出、盡量不要滿員乘坐。5)一定要按規定時間定期保養。2.磨合期的維護保養(1)清潔車輛,整潔車容。(2)檢查汽車各部件的緊固情況,檢查和堅固各連接部分的螺栓、螺帽,特別注意轉向、制動、傳動等安全機件以及懸掛、車輪等的連接件。(3)檢查發動機、變速器、后橋、轉向器的油面高度,檢查冷卻液、制動液、以及各潤滑點的注油情況,是否達到規定的要求。(4)檢查全車各部件是否有漏油、漏水、漏氣和漏電現象,如有,則予以排除。(5)檢查底盤的技術狀況。檢查變速器各檔能否正確變換;檢查轉向機有無松曠和發卡現象;檢查調整+輪胎氣壓。如發現變速器或轉向系統等底盤故障時,應及時將車開到維修站維修。(6)檢查電氣系統。檢查電器設備、燈光和儀表工作是否正常,并檢查蓄電池電解液比重與液面高度。對于免維護蓄電池應檢查觀察孔的顏色,綠色表示正常,黑色表示需要充電,無色或黃色表示需要更換蓄電池。(7)檢查制動效能。檢查制動系統的性能,試車檢查制動系統的制動距離,是否有跑偏和制動發咬等現象。如不符合要求時,應查明原因,及時排除。(8)檢查發動機運轉情況,檢查發動機限速裝置,察看發動機運轉時有無異響。3.磨合中前期的維護保養磨合中期維護是在汽車行駛500km左右進行的,主要是對汽車各部技術狀況開始發生變化的部分進行一次及時的保養,以恢復良好的技術狀況,保證下階段磨合順利進行,其主要內容有:(1) 潤滑 充分潤滑是全車的各個潤滑點。在最初行駛30km~40km時,應檢查變速器、分動器、前后驅動橋、輪轂和傳動軸等處是否發熱或者有雜音。如發熱或者有雜音應查明原因,予以調整或修理。(2)檢查 檢查制動效能和各連接處、制動管路的密封程度,必要時加以調整和堅固,認真做好總成和機件的檢查、調整或修復。(3)緊固 新車行駛150km時,則應將前、后輪轂螺母緊固一次。有些國產車需要對缸蓋螺栓進行緊固。在擰緊氣缸蓋螺栓時,應按規定順序由蓋中部螺栓開始,依次向兩側及上下部部位擰緊,以防弄皺氣缸墊影響氣缸密封性。注意鑄鐵氣缸蓋應在發動機升溫后擰緊:鋁合金缸蓋則必須在發動機冷狀態下擰緊。缸蓋螺栓扭緊力矩的大小,應按具體車型的使用說明書規定值,使用扭力扳手逐次擰緊。 在汽車磨合行駛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各總成的溫度情況、并要隨時檢查和排除“四漏”情況。
第二章 汽車使用技術一、駕車省油技法駕駛技術水平的高與低,所引起的燃油損耗相差7%~15%。駕車省油是通過駕駛員采用的每一個正確的操作和每一個合理的措施實現的,隨著燃油稅的呼之欲出,省油就意味著省更多的錢。常用的駕車省油法有:緩慢加速、使用中速、腳輕手快、正確使用制動、低速檔不超速,高速檔不緩行、使用滑行、預熱保溫、不要超載、輪胎氣壓適宜、選好行車路線。1.緩慢加速汽車一般用低檔起步,然后緩慢加速。比起采用急加速的方法,在達到同樣中等車速時,燃油要節省不少。實驗表明,采用急加速時,用25s提高到車速為30km/h,耗油量為50ml;采用緩加速時,用45s同樣提高到30km/h,耗油僅30ml,節油效果是明顯的。對于在城市行駛的汽車,每天要起步幾十次,甚至上百次,采用緩慢加速節油量是很可觀的。 2.使用中速 汽車以經濟車速時,是汽車磨損最小、油耗最低的狀態,是最節省費用的。以經濟車速行駛,固然可以節油,但由于經濟車速偏低,影響運輸效率。所以實際操作中汽車常以略高于經濟車速的中速行駛,這樣不僅可以兼顧省油與安全,而且有助于效率的提高,其經濟效果會更好。 3.腳輕手快 腳輕手快是指腳踩油門要輕而緩抬,手換檔要快而及時。輕踩油門能省油,主要是因為一般化油器中都有加速裝置加油裝置,若猛踩油門踏板,加速裝置和加濃裝置起作用而“額外”供油,致使耗油量增加。若突然抬油門,會因發動機轉速突然降低而出現發動機制動現象,抵消一部分行駛慣性,而使耗油量增加。 駕駛員換檔時,動作要準確、迅速、及時,不要拖泥帶水,換檔動作快,可縮短加速和換檔過程,避免發動機功率無謂損失,尤其是在丘陵山區或陡坡上行駛時,換檔的時間越短,汽車的動力性就發揮得越好,就能節省燃料。 4.正確使用制動 制動實質上是一種能量轉化的過程,任何不必要的制動都意味著燃料的消費。所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盡量少用制動,也是節油的一項有效措施。除緊急情況外,應盡量避免緊急制動,在駛離高速公路以及轉彎、通過交叉路口、下坡和通過限速路段前,應提前抬起油門,使汽車自然減速達到以滑代剎的目的,這樣不僅可以省油,而且還能減少機件的磨損。 5.低速檔不超速,高速檔不緩行 在一定的道路條件下,汽車用不同檔位行駛,油耗是不一樣的。在同一道路條件和一定車速下,雖然發動機發出的功率相同,但檔位越低,后備功率越大,而發動機負荷越低,有效油耗率也就越高。而使用高速檔時情況正相反,所以一般盡可能使用高速檔行駛,少用中間檔。但也不要在高檔位勉強行駛(拖檔)。例如在上長坡時,單靠高速檔的慣性不能沖到坡頂時,在動力感到不足,速度下降時要及時換入較低檔位。如勉強行駛,不但不省油,而且費油。因為迫使發動機減速至不穩定的工作狀況,隨著發動機的轉速下降,使發動機動力急劇降低,耗油大增。同時,如果發動機較長時間處于大負荷低轉速的工況,還會使發動機冷卻效果不好,潤滑條件惡化,容易造成發動機爆震,給發動機帶來不正常損傷。 還應避免在低速檔位高速行車。因為靠提高發動機轉速提高車速的做法,不僅車速提高有限,而且會因發動機轉速太高而使實際油耗大大增加,并使發動機過熱,導致發動機的磨損加劇。 由于低速高檔和高檔低速同樣費油又費車,都是檔位選擇不當造成,所以應依據車速變化及時變換行車檔位。6.使用滑行汽車在行駛中,解除發動機驅動力后,靠汽車本身的動能或下坡的勢能繼續行駛,稱為滑行。滑行時一般發動機怠速運轉,變速桿置于空檔位置,發動機只能消耗很少的油,因此滑行是一種節油操作方法。滑行可分為:加速滑行、減速滑行和下坡滑行。加速滑行是在平坦、堅實、寬直、行人和車輛都較少的道路上。先加速,當車速達到一定數值后,將變速桿放入空檔位置,利用汽車慣性行駛,當車速降到一定數值后,再加速,然后再滑行。當滑行時,發動機只是怠速運轉、耗油很少。若車加速性能良好,加速時所用的時間短,加速所耗油也少,這樣加速和滑行時消耗的燃料總和,比以同樣速度穩定行駛時所消耗的燃料要少,因此加速滑行過程就是省油過程。減速滑行是指汽車行駛中,駕駛員發現前方有障礙物或險情,或者需轉彎、會車、通過交叉路,或有目的停車之前,需要減速時,提前換入空檔,采取以滑代剎的方法。減速滑行充分利用汽車慣性,減少了不必要的制動所消耗的動力,不但可以省油,還可以減少機件的磨損。下坡滑行是利用坡道的位能推動汽車下坡,但必須保證安全行車。在坡度小于5%,長而寬直的坡道上,以及陡坡接近坡尾處,可以采用下坡滑行;袝r控制車速在30km/h左右。在下較大的坡道時,由于汽車本身的質量會促使自動加速,極易超速,影響安全行車,因此,在下大坡時,禁止空檔滑行,而應掛入適當檔位。切記雪后及雨后不要空檔滑行。7.預熱保溫冬季氣溫低,特別是我國東北寒區,氣溫可達-40℃~-50℃。因此,冬季冷啟動,必須進行預熱,預熱不預熱燃料消耗有明顯的差別。試驗表明:當氣溫13℃時,不預熱啟動發動機,15min后升溫至80℃,耗油1L,用加熱的辦法預熱冷發動機至40℃再啟動,十分鐘后升溫至80℃,耗油0.6L,預熱比不預熱節油0.4L。發動機起動后,水溫達到50℃以后才能啟步。啟動后的升溫過程是要消耗燃料的,但于啟動后立即啟步行駛相比,總的來看還是節約燃料的。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發動機水溫因保持在80~90℃。過高或過低都會使油耗增加。試驗證明,水溫超過95℃,油耗比正常溫度時增加30%~40%,水溫在40℃時,油耗增加12%。8.不要超載對于貨車在裝載時,很多人認為稍微多裝一點對汽車沒有多大影響,照樣跑得快。其實汽車超載將給車輛帶來很不利的后果,因超載而使制動距離增加,降低了汽車的制動能力;超載加大了輪胎負荷,容易產生爆胎現象;超載使車架、鋼板彈簧負荷加大,車架容易變形,鋼板彈簧容易折斷;超載使發動機負荷增大,容易產生過熱現象,耗油量增加;超載容易使離合器片打滑、燒損。超載實際上是用汽車損失的壽命來換取眼前的效益,得不償失。9.輪胎氣壓適宜輪胎氣壓過低,因輪胎變形加大,會使滾動阻力顯著增加,使油耗明顯上升。同時,氣壓過低也會降低輪胎的使用壽命。根據使用經驗,若胎壓低于標準的30%,輪胎的壽命將縮短30%。輪胎氣壓過高會使輪胎發硬,彈性降低,并使簾線受到過度伸張而易折斷。同時,由于輪胎接地面積小,加速了胎冠部分的磨損,容易引起輪胎早期損壞或爆破。因此應保持輪胎的標準氣壓。10.選好行車路線當開車由甲地去往乙地,有兩條以上的路線可供選擇時,走哪條路線更能省油、省費用,應對各條路上行車進行綜合分析、比較,從中挑選有利于省油、省線的最佳路線。例如:從甲地去往乙地有兩條路可供選擇;一條路近,走直線,但路上車流大,人行橫道多,需要避讓行人和其他車輛,使車速不易達到經濟車速,相對油耗較大;又因道路交叉,經常遇到紅燈停車待行或塞車,而使汽車處于常起步、常加速、常減速、常停車的極不穩定的狀態,導致油耗有較大增高。而走環路盡管距離遠,但因路況好、紅燈少,汽車可以用接近經濟車速的高速的行駛,可能會比走近路更早到達目的地,而且燃油消耗比走近路更少,這時就應優選走環路。節油應走出操作誤區 有些駕駛員為了節油用了一些錯誤的操作方法,尤以下列兩種最為突出: 一、任意降低發動機的轉速,有些駕駛員認為,發動機轉速越低,油耗越少 ,越能節油。所以在行車中采用一些不科學的方法,任意降低發動機的轉速。如在做起步、加速、加檔這些動作時,在很短的距離內甚至沒有加速距離時由低檔 換入高檔,結果汽車行駛常!巴蠙n”。 有的司機在汽車負荷較重的情況下,強 行用高檔行駛以降低發動機轉速,結果造成發動機轉速不穩定而產生嚴重“ 爆燃 ”,功率下降,油耗反而增加 。 二、強行滑行。有些駕駛員認為,汽車滑行距離與節油量成正比。因而在行駛中,片面追求滑行距離。如一些駕駛員在車輛起步后不久,便急踩油門加速, 然后又馬上脫檔滑行,待車速降到較低時,又猛加油門重復上述過程。采用這種 方法雖然滑行距離長,但起不到節油的目的。因為油門增大過猛、過大時,節油閥接近全,發動機的油耗會急劇增大。有經驗的駕駛員采用正確的加速滑行是可 以節油的,正確的加速滑行應該是加速自然,降速適當,緩加速比急加速省油, 降速適當比降速過低節油。 總之,行車中注意節油是應該的,但要考慮安全行車和運輸效率,經濟效益提高了,節油才有意義。
第三章 常見的用車誤區 常見的用車誤區有:重維修輕保養、重保險輕防范、重使用輕維護、盲目改裝、不用車就擱置不管、認為降低發動機轉速可節油、起動柴油車前反復踩加速踏板、爆震限制器棄而不用、盲目取消怠速裝置、踩加速踏板起動電噴車、有ABS就放心開快車、起動后猛踩加速踏板、雨天行車突然放松加速踏板、開長坡頻繁制動、用高檔強行爬坡、新車拖檔行駛、行車中連續急加速、忽視保險裝置的作用、發動機長時間怠速、起步或駛出泥坑時猛抬離合器。誤區1 重維修輕保養 “三分修理七分保養”是現代轎車的使用特點。由于“只會開不會養”的車主普遍存在,致使很多車主出現“以修代保”的現象。他們有的把維修和保養混為一談;有的只懂得進廠維修,卻不知道進廠保養;還有的認為保養是浪費等。為此,他們非要用到車輛“趴窩”時,才送廠維修,以致造更大的損失。事實上汽車的很多故障,只需及時保養,就能使其恢復技術狀況,延長其壽命。所以,維修不能取代保養。 誤區2 重保險輕防范 橋車對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此,車主購買保險也毫不吝惜,但有車主為此產生一種高枕無憂的想法和做法。如有的駕車時無拘無束,停放鎖門時漫不經心,他們認為無論是車出事或被盜,都有保險公司賠付。殊不知,車輛肇事或被盜,保險公司有一些情況是免陪或者拒賠的,保險并非萬能,只有加強防范,才是最保險的。 誤區3 重使用輕維護 隨著現代汽車無故障行使里程的提高,有不少“重使用輕維護”的車主,由于抱著僥幸心理而導致一些無可挽回的經濟損失。如曾經有一位車主,從購買汽車回來的六個月內,共行駛了近10000km,車輛也從未發生過異常,雖然旁人多次提醒他要送車去保養,可他不以為然。當行駛至近30000km時,途中突然熄火,經檢查為曲軸抱死,損失好幾萬元。這就是“重使用輕維護”(不及時更換機油)的代價。 誤區4 盲目改裝 時下有不少車主,為了追求舒適和豪華,在車內盲目添加各種設備。如改裝高檔音響,加裝充電器、警報燈、防盜器等,這不僅會增加電器系統的負荷,影響汽車性能的發揮,而且會給駕駛操作系統帶來隱患,危及安全。為此,在車內不要隨意添加其他設備,只需稍稍裝飾一下就可以了。如果要加裝,就嚴格按照車輛設計要求到專業店加裝。 誤區5 不用車就擱置不管 有些車主因為交通堵塞、停車困難等,平時上下班都以公交車為主,只等節假日才用車;也有的車主為了延長車輛的使用壽命,能不用就盡量不用。殊不知,這種用車方式是有害無益的。因為車主長時間不用車,不會進行封存保養,致使車輛部件在空氣的侵蝕下而銹蝕;蓄電池應長期存放而自行放電;輪胎局部長期受壓,會早期損壞等。因此,少用車并不能延長其壽命,相反經!斑\動”者,方能“健康長壽”。 誤區6 以為降低發動機轉速可節油有些人認為,發動機轉速越低,耗油越少。因此,在行車中采用一些錯誤的做法。如在完成起步、加速、加檔這一運作時,很短的距離內就將低檔換入高檔,結果汽車行駛常常拖檔。有時在汽車負荷較重的情況下,又強行用高檔行駛以降低發動機轉速,結果造成發動機轉速不穩定,嚴重爆燃,功力下降,油耗增加。因此不能用降低發動機轉速來節油。誤區7 起動柴油車前反復踩加速踏板有的車主在啟動柴油車前,往往要反復踩下幾次加速踏板,而后才進行啟動。這種操作方法是不正確的。眾所周知,汽油車在啟動前(尤其在冬季)往往要反復踩幾下加速踏板,目的是讓汽化器加速裝置工作,多噴入一些燃油,加濃混合氣,以滿足啟動的需要;而柴油車在啟動前這樣操作,只會增加噴油泵操縱裝置和油量調節機構的磨損,不會使混合氣加濃,因為柴油車所吸的燃油是靠噴油泵凸輪通過挺干頂動柱塞產生高壓后,經噴油器噴入氣缸的。如果發動機未運轉,柱塞不作上、下移動,燃油也就進不了氣缸,當然無法加濃混合氣。正確的做法是在起動前,利用手油泵或電動泵泵油,使低壓油路有足夠的燃油,以便于起動時有更多的燃油進入氣缸,達到迅速啟動的目的。誤區8 爆震限制器棄而不用汽車爆震限制器的作用是控制發動機由于點火正時不當或其它原因產生的爆震,以免燃燒室內壓力系數上升,使得高溫燃氣向缸壁活塞傳導的熱量顯著增多,發動機動力下降,油耗增加。當爆震強烈并持續時間較長時,會使活塞頂部及其邊緣局部燒爛。如果將爆震限制器棄而不用,將會使發動機產生爆震及動力下降。這是因為汽車的爆震限制器電路實際上是一種有觸點的電子點火裝置。由于發動機壓縮比的提高,如果卸去爆震限制器,將使發動機點火時間過早,混合氣在離火花塞較遠的區域未端產生自然現象,使發動機產生爆震,嚴重損壞發動機的使用壽命。誤區9 盲目取消怠速裝置汽車發動機怠速裝置的作用是當汽車處在間歇性停車,倒車和換檔時,保持發動機最低轉速,以減少發動機無輸出功率時的供油量,并使發動機由低速圓滑地過度到中高速轉速。有些駕駛員為了節約油料或消除發動機不完全燃料引起的嗆油味,常簡單的取消或堵死怠速裝置。這種做法將使發動機的油耗和機構損耗遠遠超過有正常怠速的發動機。這是因為,取消發動機的怠速裝置將產生許多不良后果:發動機無速運轉時,轉速不能圓滑的過度到中等負荷加速性能極差。用腳控制怠速,不可能保持發動機運轉平穩,稍有不慎就會熄火。發動機多次啟動,其耗油時與有怠速車速相比明顯提高。多次啟動發動機,使蓄電池、啟動機的損耗增加,汽車使用壽命縮短。用腳操作節氣門來控制怠速,節氣門運動時帶動加濃裝置工作,使氣缸內的可燃混合氣過濃,燃燒不完全,耗油量超標。誤區10 踩加速踏板啟動電噴車發動機冷車起動時,由于溫度低,混合氣形成霧化條件差,點燃困難所以往往需要供給極濃的混合氣。裝有電噴裝置的發動機與裝有化油器的發動機結構不同,為了在冷啟動時也能加濃混合氣,其啟動時噴油量(相當于化油器中的主控油系和怠速系供油量)和增量補充噴射量(相當于化油器中的啟動系供油量)兩部分合成。有些車型,進氣歧管上還裝有冷啟動噴嘴。此外,當電噴發動機低溫啟動時,空氣輔助閥起了與化油器快怠速機構相似的作用,它自動控制發動機啟動時的進氣流量,有需要由駕駛員控制油門。因此,電噴發動機啟動時,沒有必要踩加速踏板,更沒有必要在啟動前連續急踩。否則反而會造成發動機啟動不良。誤區11 有ABS就放心開快車目前不少車輛裝有ABS防抱死制動裝置,有些駕駛員認為這類汽車穩定性和安全性絕對可靠。事實并非如此。因為ABS的作用有兩個:一是防止汽車制動時車輪抱死而產生制動跑偏,提高汽車制動時的轉向穩定性,二是把輪胎滑移率控制在10~20%,提高車輛的制動率。但是,ABS是為了不讓輪胎因緊急制動時車輪抱死而打滑,其制動距離較一般制動系統汽車的制動距離要長。在不好的路面如滑溜路面、粗糙的沙礫路面就可能造成事故。因此,駕駛裝有ABS防抱死制動裝置的汽車,也不應該盲目開快車,仍應注意提早制動才能確保行車安全。誤區12 起動后猛踩加速踏板在起動發動機后,由于機體溫度低轉速不易穩住,有些駕駛員怕發動機熄火便連續猛踩加速踏板,還有的將加速踏板踩得較大,讓發動機高速運轉,這是錯誤的做法。因為,踩加速踏板不但加劇氣缸磨損,而且還可能出現燒瓦的事故。當發動機冷起動時,潤滑油粘度大,流動性差,部件潤滑不充分,處于半干甚至干摩擦狀態。同時,由于機體溫度低,混合氣燃燒不完全,部分混合氣中的燃油會沖淡機油,這也將使發動機加劇磨損。對于一次性機油濾清器還會因機油壓力過大而損壞。另外,由于猛踩加速踏板,使發動機轉速忽快忽慢,運轉件的負荷忽大忽小,活塞在所缸中形成了無規律的撞擊運動,造成活塞與缸壁之間撞擊磨損,加速氣缸失圓和錐形的形成,加快活塞環、活塞銷及銅套的損壞。正確的做法應當是:起動后應轉入怠速運轉,冬天因溫度低發動機易熄火,可稍踏加速踏板或拉阻風門,讓發動機高怠速運轉,并保持這種狀況3~5min.誤區13 雨天行車突然放松加速踏板雨天中行車路面較滑,若制動不當會產生側滑,而雨天在泥濘的道路行駛中突然猛踩加速踏板或突然放松加速踏板也會引起側滑,卻往往被人忽視。這是因為當汽車高速行駛時突然松加速踏板,由發動機的怠速給傳動部分一個減速度,這個突然的減速度再傳遞到車輪上,使車輪與地面之間產生了瞬間制動,因而產生側滑,而猛踩加速踏板與之相反,同樣會產生側滑。因此,雨天切莫高速行車,減速時除了正確作用制動外,油門放松也應緩和。當加速時也應穩住油門緩緩加油門,低速行駛,增大磨擦系數和扭力矩,安全通過。誤區14 開長坡頻繁制動汽車下坡時,如果駕駛員長時間踩制動踏板,或頻繁間歇性使用制動,對車輛的危害極大,對交通安全也會產生嚴重的威脅。因為長時間使用制動,會使制動磨擦片過熱,磨擦系數下降,造成熱衰退,導致制動性能下降甚至失效。另外,還會加劇制動蹄片的磨損,減少其使用壽命。因此,汽車開長坡前就提前降低車速,尤其是載重汽車行駛時要提前減速。下長坡時,若車速過快,可迅速踩下制動踏板,降低車速,爾后迅速放松踏板,若需再次降低,可重復此法。誤區15 用高檔強行爬坡有些駕駛員駕車時,在高檔位下爬坡,雖已感覺動力不足,但還是不愿意減檔,試圖用加大加速踏板的方法沖過坡道。這樣做法將造成許多危害;節氣門開度大,進入氣缸的混合氣量多,容易造成爆燃,因此這時候往往可以聽到發動機發出的金屬敲擊聲;因爬坡時車輛行駛阻力大而使發動機轉速較低,燃燒室內混合氣擾動小,由火花塞觸發的火焰速度較慢,使可燃混合氣自動爆燃。更嚴重的是長時間的強烈爆燃,往往會造成局部過熱,使鋁合金的氣缸蓋,活塞發生局部金屬變軟、熔化而損壞的事故;會使發動機曲軸瓦負荷過大和曲軸轉矩過大,導致燒瓦甚至曲軸折斷等惡性事故發生。因此,駕駛員在爬坡行駛中,一定要注意車速與變速器檔位的正確配合,及時減檔,以免造成機件損壞。 誤區16 新車拖檔行駛新車在磨合期內,應注意車輛的動力應隨時與檔位相符,根據發動機動力適時換檔,否則,易造成發動機早期損壞。因為,低檔位、加速踏板踩得過大會使發動機作高速轉動;高檔位、慢速度會引起動力不足,也會影響發動機的正常運轉。兩者均會加速發動機的磨損。因此,駕駛員在駕駛新車時,尤其在磨合期時應掌握好動力與檔位相符,不能拖檔行駛。 誤區17 行車中連續急加速 有些駕駛員喜歡在發動機負荷狀態下連續急速加空油。出現這種情況大致有兩種原因:一是發動機有故障不去查明原因認真排除,而是想通過連續急加速改變發動機的工作情況;二是冬季不按規定進行起動,怕麻煩圖省事,好不容易發動著,擔心再熄火,所以連續急加速,殊不知,這種做法極易導致以下不良后果:易燒蝕造成發動機工作不良,易打壞正時齒輪,造成發動機無法工作。因為,采用連續加速的做法,將使正時齒輪與嚙合副之間的齒合力隨之驟變,極易使正時齒輪打壞,導致配合機構、汽油泵等無法工作。 誤區18 忽視保險裝置的作用 很多司機同對車輛保險及保險絲不予重視,甚至有人將用電系保險裝置拆除。這樣,如線路發生故障,就會使流回蓄電池的電流過大而損壞蓄電池,外部導線也會因通過的電流過大而使導線發熱甚至燒毀。 誤區19 發動機長時間怠速 長時間怠速運轉的危害一是浪費燃料;二是使燃料燃燒不良,燃燒室積炭增多;三是發動機低速運轉時,發電機不會給蓄電池充電,長時間“坐吃山空”就會使蓄電池虧電。誤區20 起步或駛出泥坑時猛抬離合器有的駕駛員總是想通過猛抬離合器、同時猛加速,來沖擊汽車所處的某種不利因素,比如,汽車原地打滑、陷入泥坑、上坡路滑、難于起步等。這種由靜止到突然運動產生的沖擊過程,會使汽車發動機和傳動部分的機件驟然增加極大的作用力,打壞齒輪,折斷半軸等,或因裝載貨物造成后溜事故。因此,不論是空載還是滿載,起步時都應該輕加油門,同時漫漫抬起離合器,平穩起步;當汽車陷入泥坑或沙灘中時,應采取在車輪下鋪草墊、木板等辦法,緩緩駛出。
第四章 安全駕車13法1、遵守速度限制:“十次車禍九次快”。檢視重大車禍報告結果顯示,由於開快車而肇事占極大比例,開快車易肇事的原因簡單,速度快則車輛動力大,撞擊時的力量也大。加上速度快,有狀況發生時,駕駛人反應的時間短,較易因措手不及而發生車禍。速 度慢則容許反應時間長,較能從容采取緊急對策。 2、注意彎道:彎道加上速度快是造成死亡的必然原因。雖然交通標示上多會提供預警,但駕駛人若疏忽,該轉彎而未轉彎則會沖出路外,該減速而未減速,則打算轉彎也無法轉彎,這種彎道車禍是常見的。永遠記住,在彎度較大的彎路必須預先減速,以免車 輛因離心力太大而沖出路外。 3、換道須回頭看:無論是單邊或雙邊有車外後視鏡,盡管藉車內後視鏡補助,駕駛人的視界仍有死角,大約在後座車窗附近,若換道時不回頭看就任意換道,可能會造成車禍,因為此時在死角內的車輛不易看見你的方向燈,即使看見也無法有足夠的時間回避,這種情況在高速公路上必須特別注意。 4、避免路邊停車:平時在一般公路上若須臨時停車,必須將緊急閃光燈打開,以提醒其他開車人注意,人若離開車子須留意來車。在高速公路上,應盡量避免在路肩停車,資料顯示,即使車子明顯停在路邊,還是有人會撞上,每年因此喪命的人,亦不在少數,永遠記住,路肩不是安全的地方,尤其是高速公路。 5、專心開車:開車分心是車禍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資料顯示,有些人因開車時趕飛進車內的蜜蜂,有些人因一邊開車一邊看地圖,有些人因一邊開車一邊找錄音帶而造成車子失去控制,或有突發狀況時來不及反應而發生車禍。報告也指出,駕車時講電話,會影響判斷力及反應力,因為它會使駕駛人分心。永遠記住,開車分心亦導致車禍。 6、車子高速時勿猛打方向盤:這一點較難做到,有些人在高速駕駛時,因打瞌睡或其他原因,導致車子偏離車道,一般人的反應是猛打方向盤,力圖駛回路面,這種動作的 結果就是「過度修正」。會使車子又偏離另一邊,駕駛人的接續反應就是又將方向盤猛 打回反方向,這些連續動作的結果亦導致翻車。幾乎所有高速公路的翻車,若起因為打瞌睡或分心,大多是因為「過度修正」所引起;因此必須記住,高速行車時不能猛轉方向盤,若路邊狀況許可,則讓車子駛出路外將是較安全的對策。 7、在交叉路口須提高警覺:在交叉路口的車禍有些是由于有人闖紅燈或闖「stop」 sign而導致車禍。因此必須記住,勿認為別人在紅燈時停車是理所當然,而必須在你通過交叉路口時注意,橫向道路有無車輛闖紅燈,或對向車輛有人突然在你前面左轉, 即必須有隨時應變的準備。年老的駕駛人疏忽stop sign或闖紅燈是相當常見的案例。 8、天色不佳時最好開燈:在陰天里打開車燈好讓別的車子注意到你,可減少很多追撞或對撞的車禍;在加拿大已強制實施白天開燈的規定,評估結果交通安全大為提高。 9、隨時注意路況:養成隨時看后視鏡的習慣,以掌握路況與其他車的動態。舉例來說,若發現后面車輛跟得太近,應換道讓它先行或加速遠離;有時前方有緊急煞車而你來不及踩煞車時,可根據后方車況而做出適當的回應。 10、注意酒后駕車人:全美死亡性車禍有50%與喝酒有關,為了確保自身安全,遇有這類駕駛人,應及早閃避,若發現前后方車子忽左忽右,路徑不規則,除了提高警覺外, 亦應找機會報告交通警察,以確保其他駕駛人的安全。當然,自己也應絕對做到酒後不開車的禁令。 11、下雪天減速并保持距離:下雪天開車是駕駛人的夢魘。首先,最要注意的是車速,車速太快會打滑或煞不住車,減速慢行并與前車保持適當距離是非常必要的。時速最 好保持二十左右,與前車保持至少100米的煞車安全距離。踩煞車時要緩慢,切勿緊急煞車。方向盤也要把穩,萬一車子打滑,不要踩煞車,手排檔的車子,則踩離合器, 自動排檔的車子,則放到空檔,可以阻斷引擎的動力。此時,方向盤穩住,車子就會穩住了。另外,應特別注意的是,當一般路面尚未開始結冰時,橋梁、高架橋、高架道路常常先結冰。行經這些路段,要特別小心。 12、有意外事故,一定要停車:hit and run是極嚴重的過失行為。萬一不幸涉及 意外事件的話,千萬不可心存逃逸的念頭。一定要先停下來察看對方有無受傷,及車子損毀情形。并盡可能留下車禍現場目擊者的電話、姓名,因為他們都可能做為證人。同時,也要打電話通知警察并描述現場情形,如此,警方可依要決定是否派救護車或醫生。在車禍現場,不要和對方爭論是非,亦不要承認自己的錯失,把善後的事交給你的保險公司來處理,在美國,無論發生什堋事故,那怕是小小的擦撞,也要通知保險公司 來處理。 13、夜間及雨天開車:最重要的保持安全速度,這個安全速度是在你視線內能看清楚景物以及能立即作出反應并煞車的距離之速度。雨天開車也盡量開車燈,在車多的情形下切勿使用遠光燈,以促使對面來車駕駛人太過刺眼而易產生事故。長時間開慢車也易肇事 “十次肇事九次快 ” , 此格言是真理,但強制駕駛員長時間開慢車也同樣易肇事 。 一 、長時間開慢車使駕駛員的注意力受到影響。慢車初始,駕駛員還能象 平時行車一樣,精神飽滿,注意力集中,時間稍長,由于感知刺激單調,便容易轉移注意,尋求其它刺激,或東張西望,不放過映入視野中的每一個事物,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上去;蛴|景生情,想入非非而走神。 二 、長時間開慢車駕駛員的情緒松弛,由于單調刺激加上汽車有節奏的聲響,就似一支催眠曲,使駕駛員極易疲勞而瞌睡,造成操作不穩。 三、長時間開慢車駕駛員易產生憑經驗辦事。行車中,對出現在視野內的情況漫不經心,認為反正車速慢,臨時采取措施也來得及;甚至對來車、行人、自行車等一些異常變化的情況也滿不在乎 。 四、長時間開慢車易影響駕駛員的情緒,車速越慢駕駛員越感到沮喪,其操作動作隨之而產生不自然。有時無精打采,有時急躁不安。 五、長時間開慢車易導致駕駛員開賭氣車。由于自己的車速慢,被其它車超越的現象頻繁,自己又很不樂意讓別人超車。因而,往往占著道路中線行駛,這樣一來則很易激怒超車的駕駛員,導致強行超車或超過后采取報復行為。 六、強制開慢車,易使駕駛員產生抵觸心理。你不是強制慢嗎,他則故意掛上一、二檔把車速降到最低限度,或借故停車逗留,延誤時間后又猛沖快趕,以發泄不滿。
淮安潤東之福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2006年12月31日
友情鏈接— 吸煙有害健康吸煙有害健康,眾所周知。但吸煙不利于安全,卻未能引起人們的重視。 第一、開車吸煙是司機違反交通法規的不良行為。《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嚴格規定,機動車駕駛員嚴禁在駕車時吸煙 、飲食或有其他妨礙安全行車的行為。開車吸煙極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 第二、開車吸煙,容易使司機產生口干舌燥,視力下降,時間長了還會引起精神疲乏和大腦反應能力下降,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后果實難設想。 第三、開車吸煙,容易因煙灰落下燙傷自己或引燃車輛的易燃品,造成本不該發生的意外事故 。 總之,開車吸煙,除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外,最大的弊病是不利于行車安全,盼望引起司機同志重視!
更多>>
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