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0個月,新車銷售量同比增速僅為3.15%,而二手車的增長率卻高達12%,且各月的交易量都明顯高于去年。全年二手車交易量有望達到410萬輛,同比增長約6.5%。”在日前舉行的2011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表示,這表明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我國的二手車市已經順利跨越市場培育期,進入到快速發展的新階段。“預計2014年前后,國內二手車市將迎來市場的暴發點。”羅磊說。 車市新熱點 進入今年以來,國內二手車延續了以往平穩增長的發展態勢。統計數字顯示,今年前10個月,北京二手車的交易量有4個月都超過了新車。“這種情況在很多城市都已經出現。過去是新車市場帶動二手車市場,今年則是二手車促進新車銷售。”羅磊表示。 他介紹說,在成熟的汽車市場,二手車是汽車市場的主體。而在我國的多數城市,目前二手車的銷量只有新車交易量的三分之一。“這種市場狀況正在發生變化。而最先開始這種變化的一定是一線車市。” 事實上,這種改變在今年已經初露端倪。在一些開始進入飽和狀態的一線市場,二手車置換正在成為維持其車市增長的主要支撐力。華創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王炎學就表示,通過調研,他們發現二手車置換銷量在汽車經銷商總銷量中的比重已經達到了10%左右。在北京市場,這一比例甚至高達60%。 這一市場趨勢,也使得二手車置換業務遍地開花。在北京,二手車置換甚至已經成為經銷商新的贏利增長點。“隨著新車車齡增長和我國二手車流通政策的逐步完善,預計二手車交易量增速有望保持高于新車銷量增速,銷售規模將繼續提升。”王炎學認為。 顯現新趨勢 而隨著各地二手車銷量的提升、市場活躍度的提高,以及經營主體規模的擴大,二手車行業內也開始出現一些新的變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已經完成原始積累的二手車經銷商也開始告別過去的“野蠻生長”,將注意力從單純地增加銷量,轉向服務品牌的塑造。同時,行業內的專業化分工也開始明晰,收車、批發、零售等過去由企業“一條龍”完成的業務,開始由一些分化的專營機構“分而治之”。 作為二手車流通的主要渠道,全國范圍內的二手車市場也逐步優化升級。目前,已經有三批共計150家二手車交易市場完成了升級改造工程,使軟硬件設施、交易流程等得以改善,服務功能得到拓展和提升。而且,伴隨著一些區域中心市場的形成,資源輸出型城市與輸入型城市的分工也基本完成,跨區域的全國二手車“大市場”初現雛形。 提升誠信度 在設備改造升級的同時,二手車市場在發展過程中遺留的經營誠信度不高等問題,也引發了行業的普遍關注。 近日,來自全國的40家二手車市場和500個經銷商就共同成立了全國二手車交易市場誠信聯盟,旨在推動二手車市場交易誠信機制的建立。 對此,有相關人士表示,誠信聯盟的成立,使經銷商群體形成了合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二手車行業中缺乏有效監督機制的現狀,有利于經銷商的自律和相互監督。 跳轉到: 除了經銷商層面的變革,國家相關部門也正在通過健全法律法規,積極推動二手車市場的誠信經營。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副司長曹德榮就透露,下一步除了要研究制定二手車評估技術規范外,商務部還將開展創建二手車誠信市場活動,規范二手車的評估、交易,保護消費者權益。同時,還將推動經銷商與保險公司建立合作關系,以搭建二手車質保承諾體系。 曹德榮還表示,商務部已經把二手車經營網絡建設列為了今后的支持重點。為了規范和促進二手車交易的發展,將大力發展品牌二手車經營,支持汽車企業利用現有的營銷渠道,拓展二手車品牌的發展。同時,還將推動有條件的二手車經營集團,發展二手車交易市場,打造一批品牌二手車精心店,進而形成誠信、有序、高效的二手車流通網絡。 上一頁 [1] [2] 跳轉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