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汽車配件110網 >> 供\求\合作、代理、招聘信息中心 >> 物流運輸 >>重慶到上饒物流公司-貨運公司 |
詳細內容:~~~~~~~歡迎來電(13883418515李先生023-89319211)(重慶遠順物流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經營重慶到上饒物流。 秉承“先做人、在做事,做好人、做好事,客戶至上,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以“互利雙贏”“專業團隊” “真誠服務”真正為客戶提供經濟、安全、準時、便捷的物流服務。 我們的服務宗旨:鑄造強拓口碑 創造規范效益 實行科技創收 實現跨越發展 , 遠順物流,安全,貼心。現代物流業作為一個新興的復合型產業,近幾年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社會物流需求持續、高速增長。物流業增加值穩步上升,社會物流總成本趨于平穩。據統計,2004年我國的社會物流總額超過了38萬億元,同比增長近30%.我國物流市場規模巨大,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各類物流企業快速成長,傳統的運輸、倉儲、聯運、貨運等企業也加快了業務重組和資源整合的步伐;新興物流企業在努力擴大規模和提升水平,民營和外資物流企業紛紛興起和加入。目前,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經營模式、不同規模層次的物流企業共同發展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從目前中國物流業發展狀況看,具有現代物流特征的物流企業一部分是在運輸企業或倉儲企業的基礎上,通過物流服務的延伸和運作方式的變革轉變為物流公司;還有一部分是為滿足物流市場的需求,以物流事業為經營內容的新型物流企業;其中包括第三方物流企業和以提供物流服務信息為主要內容的第四方物流企業等。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物流業起步較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仍然過高,社會物流整體效益差。由于管理體制改革的落后,我國企業物流的發展仍然處于“小、多、散、弱”的狀態,普遍存在經營分散、功能單一、自動化程度低、布局不合理、技術含量不高、企業橫向聯合薄弱、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不盡如人意等問題,難以滿足社會化物流的需要。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傳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機制影響著物流效率的提高 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相當多企業仍然保留著“大而全”、“小而全”,“產、供、銷一體化”,“倉儲運輸一條龍”的經營組織方式,物流組織活動主要依靠企業內部組織的自我服務完成,使采購、倉儲和配送職能未能進行充分整合,無法實行一體化的內部供應鏈管理,不利于社會化專業分工[4].這種分散的、低水平的管理活動必然會導致物流成本責任主體不清,物流管理效益難以凸現。 (二)企業對物流服務的認識不夠全面和深刻 隨著經濟的發展,顧客對物流服務的要求越來越個性化、多樣化,蘇州物流服務已成為企業銷售差別化戰略的重要一環。可是我國的許多企業在制定物流服務要素和服務水準時,將有限的物流服務資源平均分給所有的顧客和所有的產品,往往影響到具體的物流服務績效以及由此帶來的顧客滿意度。另外,物流服務管理僅由物流部門單獨進行以及對物流服務的實施情況沒有定時進行檢查等都影響了物流服務的價值實現。 (三)企業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 首先,我國企業物流的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舊有倉儲設施,功能單一,設備陳舊,作業效率較低,作業質量不高,難以適應現代物流產業運營的需要。其次,由于物流基礎設施和裝備水平低,缺乏統一、規范的標準,致使物品在運輸、裝卸、倉儲環節中難以實現一體化、全過程的流動。再有,目前我國物流領域中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和普及程度還不高,發展也不平衡,企業間沒有信息接口,難以實現物流企業與用戶間的聯網和供應鏈管理等。在企業現代物流管理上,很多企業還停留在紙筆時代,有些企業雖然配備了電腦,但還沒有形成系統,更沒有形成網絡,同時在物流運作中也缺乏對EDI、個人電腦、人工智能專家系統、通信、條形碼、掃描等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物流作業自動化水平低。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調查結果顯示,認為“送貨耗時,渠道不暢是網上物流最大問題”的人數比例呈上升趨勢(1999年7月至2001年7月的四次調查數據分別是6%、9.2%、10%和9.86%),這說明物流技術水平和物流管理的滯后、物流配送體系不完善與物流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明顯,并開始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 (四)企業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 由于沒有信息技術的支持,物流信息本身也被分割在不同環節和不同職能部門之中。信息分散、信息處理能力低,其結果是上下游企業之間以供應鏈為基礎的物流流程優化和物流功能整合無法開展,造成物流活動的重復操作、準確性差、應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快速反應能力難以形成等,這不僅影響每一個企業的物流運作效率,增加物流開資和資源占用,而且直接影響供應鏈的整體競爭能力。 (五)企業物流人才匱乏 隨著中國加入WTO以及世界制造中心逐步形成,全球采購與全球銷售形成龐大的國際物流系統,企業需要的是精通進出口貿易、海關業務、電子商務、采購系統、供應鏈管理、國際法的復合型物流人才。但是與現代物流在國民經濟以及地區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和其發展速度相比,我國的物流教育和人才培養相對滯后,不僅數量不夠,而且結構單一,遠遠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特別是綜合性物流人才奇缺,已對我國物流業現代化建設形成制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