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baggio911111 汽車構造維修 2007-05-04
1.國外安全氣囊的發展 60年代末,美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員會(NHTSA)開始建議制定一個可選擇的安全氣囊法則,鼓勵汽車廠商去發展安全氣囊。 70年代,美國通用、福特,德國奔馳,日本豐田等汽車公司以及美國MORTON公司、TRW公司、德國TEMIC公司、ICT研究院、日本DAICEL公司、瑞典AUTOLIV公司等均開始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研究與發展安全氣囊,其中1971年5月德國的一個研究小組成功地將火箭推進技術應用于汽車安全氣囊。這些綜合力量使安全氣囊的研究與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2.國內安全氣囊的發展 在十多年的研究與發展過程中,國內許多大學與事業公司的研究與產品已初具基礎,其中部分研究與技術已接近國際水平。清華大學的黃世霖等人在汽車碰撞實驗研究中,系統地研究了多種國產汽車中安全氣囊的匹配技術對汽車安全氣囊的點火控制模擬、汽車碰撞的過程模擬和實驗驗證以及有關軟件在汽車安全氣囊系統設計中的應用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對國內的汽車安全氣囊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坐落在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錦恒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安全氣囊生產企業,其生產能力和所占市場份額在國內最大。錦恒公司建有國內一流的研發中心,實驗室通過了國家CNAL認證,具有正面碰撞、角度碰撞、柱撞、側面撞等實車碰撞試驗能力和臺車試驗能力。公司的主要碰撞、檢測設備和組裝生產線均由國外引進,技術裝備水平國內領先。他們通過引進美國公司的安全氣囊生產技術,開發出填補國內空白的機械式安全氣囊產品;與一汽汽研所共同承擔了國家“九五”汽車電子產品攻關計劃,開發出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電子式安全氣囊產品。目前,該公司共為國內20多個汽車生產廠家的30多個車型研發、配套安全氣囊,已形成單班年產20萬套安全氣囊總成、120萬只氣囊、15萬只飾蓋的生產能力,是國內同行業中首家實現為整車配套的企業。今年,他們還與國際著名的安全氣囊供應商簽訂加工安全氣囊零部件的協議,產品將走向歐洲、北美等國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