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維修案例 2014年07月07
一輛行駛里程約19.7萬km,配備DBW發動機和自動變數器的2006款奧迪A6L 2. 4L轎車。用戶反映:該車發動機怠速輕微抖動及加速不良。 接車后:發現故障確如車主所述,怠速時發動機有輕微抖動,加速時發動機聲音發悶,排氣管有異響,排出的尾氣嗆人,顯然該車燃燒不良。連接V. A. 55053讀取發動機電控單元內的故障碼。 故障碼顯示第1列氣缸混合氣太稀和第1列氣缸氧傳感器加熱電路故障(開路或對地短路),并且第2個故障碼為間歇性故障。為了慎重起見,清除故障碼后重新試車,接著再次讀取故障碼,還是000369和000048這2個故障碼,看來該車確實存在燃燒不良的故障,于是讀取數據流。 第33組數據1區為第1列氣缸(第1缸~第3缸)前氧傳感器對燃油噴射的修正值,2區為第1列氣缸前氧傳感器的信號電壓值,3區為第2列氣缸(第4缸~第6缸)前氧傳感器對燃油噴射的修正值,4區為第2列氣缸前氧傳感器的信號電壓值。從該組數據流中發現,2區顯示的電壓無論在什么工況下始終是4.995V、 1區的修正值總是在35%左右變化。氧傳感器信號電壓值高說明混合氣過稀,1區的修正量在增加噴油量,但超出了正常的修正范圍(-10%~10???宓氖?菟得韉?列氣缸混合氣整體嚴重過稀,而第2列氣缸工作是正常的。出現這種情況不應該考慮進氣方面,因為在同一進氣道中第2列氣缸工作是正常的,所以應該考慮噴油方面,結合2區信號電壓始終不變化,說明第1列氣缸的前氧傳感器已經失效。正常在怠速情況下,該信號電壓值應為 2V左右,于是更換了第1列氣缸的前氧傳感器,同時更換了火花塞,而后試車發現發動機怠速運轉平穩,并且排出的尾氣也不嗆人了,于是該車出廠。 但是1個月后該車還是由于加速不良故障再次來我公司檢修。連接故障檢測儀進行檢查,發現發動機電控單元并沒有故障碼存儲,再次對該車進行路試,在試車過程中感覺該車行駛時動力不足,加速發悶。于是拆下火花塞檢查,拆下后發現第1缸~第3缸火花塞燒得非常黑,而第4缸~第6缸的火花塞工作正常,而且前者是新換上的。 根據第1缸~第3缸火花塞外觀分析,應該是第1列氣缸內混合氣過濃,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混合氣過濃呢?難道是第1缸~第3缸噴油器有泄漏現象?接著將噴油器拆下,并在噴油器清洗機上做霧化和泄漏試驗,結果沒有發現霧化不好和滴漏現象,于是再次讀取發動機第33組數據流,發現1區數據變為-35.0?區前氧傳感器信號電壓為1. 635V,3區為1.0?區氧傳感器信號電壓為2. 010V,從此可以看出,第1缸~第3缸火花塞黑的現象和1、2區數據流相吻合,第1列氣缸前氧傳感器感知混合氣過濃,發動機ECU發出減少噴油量的指令,為什么兩次故障都是第1列氣缸出現燃燒不良呢?從這次的數據流來分析,氧傳感器工作是正常的,這兩次的故障現象卻是相反的,一次是混合氣過稀,后一次是混合氣過濃。于是回過頭來仔細分析故障現象,既然無故障碼存儲,問題就可能出現在機械方面。結合加速發悶的現象,懷疑三元催化器有可能堵塞。經拆解后發現,第1列氣缸三元催化器嚴重堵塞,第2列氣缸的三元催化器也輕微堵塞。 故障排除:更換2個三元催化器后試車,上述故障徹底排除,1個月后電話回訪,該車運行一切正常。 故障分析:事后對該車故障進行分析認為,其實在第1次排除故障時該車就存在2個障:1個是氧傳感器損壞,1個是三元催化器堵塞。只不過當時三元催化器堵塞沒有那么嚴重。第1次排除故障時只更換了氧傳感器,從故障現象上看有了明顯的變化,就忽略了對三元催化器的進一步檢查,才出現了二次返廠維修的現象。當三元催化器堵塞后,就會造成排氣不暢,影響進氣量,從而導致混合氣燃燒不完全。 |
|
|
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