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維修案例 2014年07月09
一輛行駛里程約18萬km的2004年福特蒙迪歐轎車。該車后低速行駛,踩制動踏板時出現制動踏板抖動嚴重的現象。維修人員已將該車的四個輪速傳感器、ABS執行器總成及ABS電控單元更換(兩者為一體),但未能排除故障。客戶反映,該車是行駛中出現這種現象的,剛開始時故障不是很明顯,后來越來越嚴重,就開到福特維修站檢查。 故障分析:聽了維修人員及客戶的反映后,進行了路試,發現故障為在40km/h以內踩制動踏板時,制動踏板抖動,慢慢踩制動踏板故障較為明顯,即ABS“頂腳”頻繁。用專用診斷儀檢測,無故障碼,讀取數據流,四個輪速傳感器信號數值均正常,能隨著輪速的變化而變化,且各車輪輪速值相差不多。但當觀察8個電磁閥的動作狀態時發現,右前輪的進油閥及回油閥動作狀態從開至閉變化較為頻繁。把其中一個ABS輪速傳感器的插頭拔下或拔下ABS的熔絲時,ABS警告燈點亮,即讓ABS不工作,進行試車,該故障現象消失。由此可見,該故障主要由ABS引起。 在檢修該車故障碼,有必要對該車ABS的組成及工作原理說明一下。該車的ABS,主要由液壓調節器、輪速傳感器、ABS警告燈、ABS電控單元、常規制動系統組成,ABS電控單元與執行器集成于一體,與大眾車相似。不同的是,該車輪速傳感器不是電磁感應式的,而是霍爾效應式的。傳感器為兩根線,一根為12V電源線,另一根為信號線,搭鐵直接由傳感器與車身搭鐵連接完成。其工作過程是:當車速超過15 km/h時,踩下制動踏板,ABS電控單元接收到制動開關信號,ABS進入工作狀態。如果輪速傳感器檢測到輪速信號未達到設定值,ABS電控單元無動作信號發出,三狀態電磁閥(增壓、保持、泄壓)處于常規工作狀態(進油閥打開,回油閥關閉),踏板力所產生的液壓由制動主缸直接進入各制動輪缸,推動制動蹄片進入制動狀態。這一階段的制動方式和沒有ABS的制動方式一樣,主要是常規制動過程。當車速下降以后,輪速傳感器檢測到車速脈沖信號達到設定值時,ABS電控單元向執行器發出信號,三狀態電磁閥移到切斷制動主缸來油的位置(即進油閥關閉,回油閥關閉),各輪缸的液壓缸處于獨立封閉狀態,其制動力既不增加也不減小,汽車在恒定的制動油壓下繼續減速。當輪速傳感器檢測到輪速進一步下降,車輪有抱死的危險時(臨界值),ABS電控單元發出信號使三狀態電磁閥移到打開卸荷閥的位置(即進油閥關閉,回油閥打開),此時各輪缸液壓油經閥體流向儲液罐,制動力降低,車輪恢復旋轉;同時ABS泵電動機起動,將儲液罐中的制動液泵回到制動主缸的液壓缸。此時輪速傳感器檢測到車輪抱死的信號已經消失,于是ABS電控單元又發出信號,使三狀態電磁閥又回到壓力保持的位置,主缸的液壓缸又與各缸接通,制動壓力通過各輪缸又重新施加于各制動盤上,輪速又一次下降。如此周而復始,直到輪速下降到某個下限值(車速太低,電磁感應式輪速傳感器產生的電壓過低導致檢測不出車輪的角速度,所以在ABS電控單元中設定有下限值),ABS電控單元使電磁閥處于導通狀態,恢復汽車傳統制動直至停車。待放松制動踏板后,各輪缸內的制動液經電磁閥和單向旁通閥流回主缸,一個正常的制動過程到此結束。 通常ABS低速“頂腳”的故障現象有以下幾點原因: ①制動盤不平,主要引起高速踏板抖動。 ②輪速傳感器線路接觸不良,導致傳感器信號不良。 ③傳感器不良。 ④傳感器與感應齒圈的間隙不正確。 ⑤感應齒圈的齒不良。 檢查制動盤及傳感器線路均正常,傳感器的信號數值均能顯示,且傳感器與感應齒圈的位置是不能調整的。該車輪速傳感器感應齒圈與車輪軸承安裝于一體,類似于上海別克新世紀車型ABS輪速傳感器的軸承齒圈。對各輪的電磁閥工作狀態顯示進行分析,右前輪兩個電磁閥動作頻繁,說明ABS電控單元接收到右前輪的輪速信號過小或過大,其計算出的數值低于ABS電控單元內預設定的制動抱死臨界值,故ABS電控單元向右前輪電磁閥發出信號,使右前輪制動狀態頻繁處于保持與回油的狀態。用示波器檢測右前輪速傳感器信號發現,其波形不規則。不規則的傳感器信號主要原因是傳感器感應齒圈不良。 故障排除:最后,更換右前輪軸承后,故障排除。 |
|
|
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