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構造維修 2014年08月04
輪胎的磨損有自然磨損和異常磨損。自然磨損是輪胎使用過程中的正常現象,輪胎在出廠前在胎側都標注有磨損極限記號,有的為三角形符號,表明當輪胎花紋磨損到此標記,應更換新胎,因為此時輪胎的排水性能和抗扎性能都會大幅下降。輪胎異常磨損是指正常輪胎在行駛過程中所發生的磨損速度加快,胎面形狀出現異常的狀態。 汽車在正常使用過程中,輪胎損壞的形式很多,但常見的損壞形式是輪胎的異常磨損。它大大縮短了輪胎的正常使用壽命,說明車輛使用中存在隱患,應該根據輪胎的磨損特征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排除,延長輪胎的使肘壽命。 1.輪胎異常磨損的原因 (1)輪胎胎冠的內側偏磨,呈現內錐體。主要原因有:汽車長期在拱形路面上行駛,不及時換位,車軸兩端向上彎曲變形,使輪胎內側承載過大;前輪外傾角不正確等。 (2)輪胎胎冠外側磨損嚴重,呈現外錐體,則為車輪外傾角失準或長期未換位所致。在輪胎定期換位的情況下,當胎面外側肩部磨損嚴重時,則為外傾角過大;當胎面內側磨損嚴重時,則為外傾角過小。 (3)輪胎的胎冠中部磨損嚴重,即胎面中部磨損。主要原因為輪胎長期在過高胎壓下工作,這樣容易造成輪胎胎冠中部磨損增加,花紋底部開裂。另外,車輛過載,在行駛中隨著輪胎內部溫度升高,同樣也會加劇輪胎氣壓的升高。 (4)輪胎胎冠的兩邊磨損嚴重。主要原因是輪胎氣壓長期不足,或輪胎胎面過窄、輪輛過寬,輪胎的磨損主要由胎面兩側承擔。 (5)輪胎局部磨損嚴重。主要原因為汽車使用中緊急制動較多,制動鼓失圓,輪胎不平衡;輪胎變形等。 (6)前輪胎單側胎肩磨成橢圓形。主要原因是前束值不正確且氣壓不足所致。 (7)輪胎花紋斑狀磨損。車輪總成動平衡不好或車輛減振性能差,使車輛行駛中車輪跳動過大,造成輪胎花紋出現斑狀磨損;也可能是由于汽車長期在棱角石塊路面上行駛所致。 (8)胎面兩邊小花紋或大花紋塊磨成鋸齒形。一般是由于胎面接觸堅硬路面的瞬時,花紋塊的前端受擠壓變形。 (9)胎面磨損痕跡從外向內橫過胎面,外側磨損較嚴重,內側磨損較輕,則為前束過大;如磨損痕跡從內向外橫過胎面,內側磨損較嚴重,外側磨損較輕,則為前束過小。 2.預防及排除措施 (1)輪胎換位及安裝 為了使全車輪胎磨損均衡,避免不正常磨損和損壞,應適時進行輪胎換位,其方法有交叉換位法、循環換位法、混合換位法和同軸換位法。其中用得較多的,而且效果較好的是交叉換位法。其優點是:對拱形路面的適應性好,能更好地保證各條輪胎均衡磨損。換位時不用從輪惘上拆胎調面,并且備胎也可參加換位。交叉換位法應用廣泛。如果已經選定此法,應始終按所選定的方法換位。車輪向車上裝復時,帶有旋轉方向的輪輞上有“人”字花紋輪胎,應按規定方向裝用。裝后輪雙胎時,兩個氣門嘴應對面(相隔180°)裝入,并且氣門嘴和制動鼓與蹄片的間隙檢查孔要錯開。后輪雙胎中,高、低壓胎或大、小花紋輪胎不可混裝。若兩胎磨損不均,可將磨損大的裝在外面,以適應拱形路面。 (2)調整轉向盤轉向角度 轉向盤轉向角度過大造成輪胎波浪狀磨損。調整方法是:將汽車停置于平地,保持直線行駛位置。轉動轉向盤,在一定范圍內車輪并不偏轉,表明轉向盤自由行程很大,但轉動過程中并無卡滯,說明轉向器中齒輪齒條并無異常磨損。將汽車置于舉升架上,檢查轉向連接球頭銷、連接螺栓無松曠,表明故障不在此處。綜合以上診斷,結論是轉向器間隙過大,導致轉向盤自由行程過大。 松開轉向器上鎖緊螺母,用內六角扳手轉動調整螺栓,消除齒輪與齒條的嚙合間隙,然后再將鎖緊螺母鎖緊(注意:不要使調整螺栓同螺母一起轉動)。轉向系統中各運動副均無間隙配合,即轉向盤為無自由行程。所以一旦感到轉向盤有了自由行程,則要調整和檢查球頭銷、球頭座及彈簧。若是轉向器間隙較大,就可能導致轉向盤產生很大的自由行程(游隙),這樣在轉向盤轉向時就會有很大的空轉角度,并會產生轉向盤的振顫現象,有可能會出現輪胎胎面波浪形磨損的情況。 (3)前輪前束的調整 前束可以通過調整橫拉桿的長度來加以保證。前束數值一定要按說明書提供的數據進行調整。 開始調整車輪前束時,應將左右車輪輪流用千斤頂頂起離開地面,檢查左右擺動情況。若發現擺動過.大,應對兩輪輪轂內軸承的間隙進行調整。如果曠量不大,就將兩輪全部頂起并擺正,在兩輪胎胎面中心各畫一道直線,用鋼卷尺測量兩線間的距離,記下數據。將輪胎后方數據減去前方數據所得差值,與規定的前束值進行比較,如數值不符,則用扳手松開橫拉桿上接頭鎖緊螺母,旋緊或旋松橫向拉桿。當差值小于規定值時將橫向拉桿旋松,當差值大于規定值時則將橫向拉桿旋緊。反復進行,直至調好,最后按規定的轉矩值緊固鎖緊螺母。 (4)合理操作 車輛駕駛時應選擇相對平坦良好的路面,防止路面上的石塊、玻璃等尖銳鋒利的物體刮傷輪胎或使輪胎過度磨損;盡可能減少緊急制動,起步加速時應平穩,汽車轉彎時應減速靠右慢行,隨彎轉動方向,避免急劇轉動方向,以減少輪胎的磨損。 |
|
|
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