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電器維修 2014年08月06
1.點火線圈的工作原理
點火線圈是產生點火所需高壓電的一種變壓器。一般發動機點火系所采用的點火線圈以磁路區分,可分為開磁路式及閉磁路式兩種。開磁路式點火線圈一般為罐狀結構。它以數片硅鋼片疊合而成棒狀鐵芯,次級線圈和初級線圈分別繞在鐵芯的外側。初級線圈繞在次級線圈的外側,故次級線圈所產生的磁通變化與初級線圈完全相同。閉磁路式點火線圈的鐵芯是封閉的,磁通全部經過鐵芯內部,鐵芯的導磁能力約為空氣的一萬倍,故開磁路點火線圈欲獲得與閉磁路點火線圈相同的磁通,則其初級線圈非有較大的磁動勢(安培匝數)不可。因此,必須采用匝數較多,線徑較大的初級線圈;初級線圈的匝數多,如欲獲得同樣匝數比,則次級線圈的匝數也需增加,因此,閉磁路點火線圈可將點火線圈小型化。目前,閉磁路點火線圈已相當小型化,可與點火器合二為一,甚至可與火花塞連體化。
點火模塊的作用相當于電子開關。它控制著點火線圈的初級繞組中的電流。此轉化功能感應了點火線圈次級繞組中被直接通過轉子和次級導線點燃火花塞的高壓。點火模塊在車輛啟動時通過接受信號而控制點火線圈進行缸內點火。如點火模塊出問題,可能會導致發動機熄火,無法啟動車輛。
2.主要性能指標
(1)點火線圈的熱態點火性能
點火線圈的熱態點火性能包括下面兩個內容:當點火線圈的周圍介質溫度在+70℃和規定的分電器工作轉速下連續工作3h情況下,能在標準的三針狀放電器上保持規定連續的不間斷的火花間隙。當點火線圈以不工作狀態置于+120℃的恒溫箱中保持1h后,按上述方法進行30 s的試驗應能可靠地工作,試驗后不得有絕緣物溢出。
(2)點火線圈的冷態點火性能
若冷態試驗,應將放電裝置的電極間隙比通常數值增加2 mm。點火線圈(12 V)初級繞組、次級繞組及附加電阻的:電阻值(20℃)應符合有關要求。或點火線圈以不工作狀態置于-40℃的低溫箱中保持3h后取出,在5 min之內作常溫點火性能試驗,當分電器轉速為2500 r/min時,連續不間斷的火花間隙不小于9 mm,
(3)點火線圈常溫點火性能
車用點火線圈在常溫下,一般點火線圈的低壓線圈的電阻值為1. 95Ω,高壓線圈的電阻值為3600Ω,附加電阻為1.1~1.2Ω。將點火線圈的次級線圈所產生的高壓電經分電器接到標準的三針狀放電器上,點火線圈應在分電器不同轉速情況下,在標準三針狀放電器上發生連續不間斷的火花,間隙應不小于規定值。
3.檢測方法
(1)用高阻抗萬用表和發光二極管測試:無分電器點火的車型,先拔下4通道點火線圈初級繞組插頭,用高阻抗萬用表檢測3~4孔,電壓應不小于11 V。再分別在1、4孔和3、4孔接上發光二極管,發動機啟動時發光二極管若不閃亮,說明沒有低壓信號,應重點檢查低壓電路。功率晶體管故障會影響點火控制信號,功率晶體管是點火控制信號放大器,斷開點火開關,在蓄電池正極和功率晶體管端子a之間連接發光二極管,啟動發動機,使之運轉10s,如發光二極管不亮,應更換功率晶體管。
(2)電阻值測試:點火線圈電阻值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點火性能的好壞,如出現無火或火花弱,應重點檢查初級繞組、次級繞組的電阻值,分別拔下各缸的高壓線,20℃時測量1、4缸之間,3、4缸之間的電阻值。如電阻值在生產廠商規定范圍內說明正常,如電阻值過低說明內部短路;如電阻值過高則說明內部斷路。如測量值和廠家規定不符必須更換。
(3)點火線圈將要損壞時的主要特征是點火線圈發熱、燙手。
(4)傳統汽車檢查點火線圈故障主要是看高壓跳火,在低壓電路正常的前提下,如點火線圈也沒有故障,跳火時應為強烈的藍色火花。電子燃油噴射的點火線圈則主要是測初級和次級繞組的阻抗和用發光二極管測電路通斷。
(5)如發現某個缸火花塞無火或工作不良,可拔下該缸高壓分線,連接一個新的火花塞,在缸外距缸體8 mm處跳火,如正常,說明故障在原裝的火花塞。
行駛中突然出現無火或火花弱,可用紅外線測溫儀或手摸來確定點火線圈或點火模塊是否產生內部短路或斷路故障。判斷故障時,也可以重新啟動,無論能否啟動,都可以測點火線圈外殼的溫度進行判斷。
①點火線圈過熱:點火線圈表面溫度大于95℃,說明點火線圈內部短路,必須更換。
②點火線圈過冷:啟動時點火線圈表面溫度和環境溫度相等,說明點火線圈內部斷路,必須更換。
③點火模塊過熱:點火模塊溫度高于100℃,說明點火模塊內部短路,必須更換。
④點火模塊過冷:啟動時點火模塊和環境溫度相等,說明點火模塊內部斷路,必須更換。
注意:在熱車狀態下,嚴禁用冷水沖洗發動機,劇烈的溫差變化會導致點火放大器損壞(裂開)。
|
|
|
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