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ydingqi.com 來源:互聯網 作者:lang876 類別:汽車保養維修 時間:2007-01-08
劉先生是北京的一位私家車主。有一天,他在看到電視購物廣告時,上面的節油器把他吸引住了。 上網搜索之后,他發現這種產品五花八門、無奇不有,但原理都差不多,有的是“物理方法改變燃油的分子排列”,有的是“納米科技”。 劉先生對這些原理都不太懂,但是,考慮到油價上漲的因素,他還是電話訂購了北京某公司的產品。 東西到手,按照說明安裝上跑了幾圈后,劉先生發現,所謂的節油器卻一點兒節油效果都沒有。致電該公司售后服務人員,他得到的答復是,需要跑夠2500公里之后,待發動機積碳完全去除,節油效果才會明顯。 對家用車而言,2500公里不能算是短距離。又跑了兩周,劉先生發現自己的車還是沒有什么變化。 難道是安裝位置不對?根據技術人員在電話里的指導,他又在不同位置試著安裝了幾遍,可還是沒有效果。 如此反復幾次,劉先生提出了退貨的要求。這時客服人員告訴他,效果之所以不明顯,是因為火花塞老化,需要更換。之后,客服人員又提出了其他部件的要求,劉先生都一一照辦。 “我就差把發動機換了!泵鎸Α敦斀洉r報》記者,劉先生沮喪地說,這種產品根本沒有節油作用。買節油器花了幾百元,后來換這換那又花了不少錢,但從廠家的態度來看,退貨是不太可能了。 原來,該公司雖然聲稱可以無效退款,但要消費者提供鑒定機構的證明。上萬元的鑒定費用,把所有消費者擋在了退貨的大門之外,因為沒有人會為了退幾百元錢的東西,而花費上萬元去做鑒定。 《財經時報》采訪獲悉,跟劉先生遭遇差不多的消費者不在少數。有的從當地代理商購買,有的是通過電話訂購、網上交易、電視購物等渠道購買。絕大多數消費者都反映,他們使用的節油器、添加劑、節油貼這類產品,根本不像廣告里吹噓的那樣。 然而,為了幾十元或者幾百元,他們也不愿意去跟廠家交涉。大家的態度是,既然退不了,就當吃了個啞巴虧吧。
更多>>
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