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110網 俠名 汽修知識 2009-5-14
【正文】 [案例回顧]汽車貼膜投訴集中 案例1:汽車美容不成反毀容 周小姐是個時尚女孩,車子剛買下來,就在一家汽車裝潢店貼上了一款個性隔熱膜,但結果卻令她大跌眼鏡。僅兩個月,貼膜就開始掉顏色;3個月后開始變皺起翹,還有好多氣泡,不僅毫無隔熱效果,且異常難看。本想給車子美容,卻成了毀容。 案例2:貼上保護膜,車窗裂了于先生有一輛馬自達轎車,日前,他將新車送到經銷店裝潢美容,并貼上防爆太陽膜。回家后,車一直停在車庫里,誰知第二天早上取車時,發現原本完好無損的后擋風玻璃裂得粉碎。 案例3:貼膜反光撞上路牙 孫先生剛換了個2000多元的貼膜,可有一天開車時因膜反光,擋住了自己的視線,一個不小心,車撞到了路牙上,把保險杠右下角撞癟了。 據消協人士介紹,貼膜投訴主要反映在以次充好,以國產冒充進口,有的甚至還會貼碎車窗玻璃。據分析,當前類似投訴較多,一是由于隨著汽車用品價格戰越來越激烈,市場上車貼膜產品質量混亂,大量劣質車貼膜混跡其中;再就是服務人員不夠專業,對車貼膜本身的型號、系數掌握不好或根本不掌握。 [記者調查]500元就能買到“雷朋”車貼膜? 昨天下午,記者以貼膜為由來到永興汽車裝潢美容店,除了桌上有本車貼膜的樣品書外,店內并未看到車貼膜。“你是什么車子?”女店主問記者。記者表示是拖貨的面包車,對方稱一般的只要百十塊錢。隨后,一男子走進店內,勸記者別花太多的錢,“拖貨的車子就用一種正常的,不光防太陽,外面還看不到里面。”男子又問記者,車子有沒營運證,“沒有營運證,貼上這種膜,拖貨也查不到。”隨后,男子便將記者帶進旁邊一間臥室,記者看到,床的東面有好幾盒標注為“雷朋”的車貼膜。 “雷朋的貴呢,不開票,最低要500塊錢。另外還有3M的,價錢差不多,你放心好了,我們不會跟你瞎來。”記者表示擔心掉色,男子叫記者放心,稱掉色的是假的。而據記者了解,正宗的3M、雷朋等品牌車貼膜至少也要1000-2000元。 無廠址的解釋是“網址就等于廠址”在揚州華業汽車裝潢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店內有好幾種品牌的車貼膜,包括“先鋒”、“泰格”、“超力”等,但每一種車貼膜的包裝盒上都沒有完整的廠名廠址,還有一種車貼膜,包裝盒上一片空白,無任何標識。 當記者問包裝盒上為何無廠名廠址時,對方的回答令人驚詫,“包裝盒上有網址呢,可以到網上查廠名廠址,網址不就等于廠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