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修知識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新聞圖片 故障現象:一輛豐田4500吉普車,因掛上前驅動后方向不靈、底盤有異響而送修。故障檢查與排除:路試時發現,該車如不掛前驅動,底盤一切正常。掛上前驅動后,行車中確有別勁的感覺,而且前、后橋均有異響。行駛不到20km停車,用手觸摸前、后橋殼,感到特別燙手。將車開回后用舉升架托起,掛上前驅動試車,故障消失。說明故障在傳動系或行駛系。相關閱讀:野外自駕 汽車底盤機件損壞急救有方 道路碎沙石多 底盤養護要尋求好的方法 首先檢查分動箱,沒有發現異常;然后檢查前后橋主、被動圓錐齒輪間隙,行星齒輪與半軸齒輪間隙,主、被動圓錐齒輪軸承預緊度,基本上都符合技術標準。重新裝配、調整后換上符合要求的齒輪油,結果故障依舊。將同型號在用車的前、后橋換到該車上試車,故障還是沒有消除。 經詢問車主得知,該車購買后僅行駛3個月,在使用前驅動以前,未發現異常。經綜合分析后認為,此故障可能是由于前、后輪外徑不一致造成的。在一般情況下,前、后橋驅動的汽車,主要是使用后驅動,前輪只是被推動,所以后輪輪胎的磨損要比前輪輪胎嚴重得多,因此后輪輪胎外徑要小于前輪輪胎。 經測量,該車前輪輪胎外徑比后輪輪胎大10mm.當前、后輪外徑不同時,如不掛前驅動行駛,前、后輪各自獨立運轉,保持輪胎胎冠上相同的線速度,不會出現上述故障。 該車經換上前、后外徑一致的輪胎后,行駛正常,故障消除。故障分析:當前、后輪外徑不同且掛上前驅動行駛時,發動機通過變速器、傳動軸、前后橋傳遞給前、后輪的轉速和轉矩是相同的,而前、后輪輪胎胎冠上的線速度和對地面的摩擦力均不相同。外徑大的輪胎(前輪輪胎)胎冠上的線速度大,摩擦力(即地面對車輪的推動力)小,而外徑小的輪胎(后輪輪胎)則相反,形成了大輪拖小輪的現象,增加了前、后橋主、被動圓錐齒輪的負荷。這樣既增加了輪胎的磨損,又導致前、后橋主、被動圓錐齒輪的非正常磨損,并使它發熱。久而久之,必然造成該齒輪的損壞(不過,該車尚未達到這種程度)。這就是掛上前驅動后駕車別勁、底盤出現異響的原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