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此處查看全部新聞圖片 對于在鏡湖新區辦廠的私營企業主馮先生來說,以往關于汽車4S店保養維修時的種種謀利內幕只是“聽說”,但最近他在給自己的愛車做保養時,卻是親身體驗了被“宰”的感覺,莫名其妙地消費了一個“燃油系統清洗套餐”,為此多花了不少冤枉錢。相關閱讀:保養費用漸成車主緊箍咒 捧車族增多 兩嫌犯攜帶解碼器來偷高檔車 馮先生的愛車是一輛東風日產的奇駿,當時的車價是25萬元左右。5月21日中午,馮先生前往特約維修保養企業--位于104國道北復線上的紹興東成汽車有限公司做2萬公里的定期保養。由于廠里事情比較多,當時馮先生交車后就回廠了。當天傍晚,馮先生前去提車時也沒有仔細查看結算單,匆匆付了1778元錢就開車回家了。 馮先生的一個好友去年同期也買了一輛與奇駿同檔次的進口SUV,最近也剛做過2萬公里保養。第二天兩人在通話中聊起了車子的事,當得知對方的保養費用只要800多元時,馮先生頓時感到自己被宰了,因為按照常理,同檔次的進口車保養費用要貴于國產車和國產合資車。于是馮先生當即查看了維修結算單,發現問題出在“燃油系統清洗套餐”保養項目上,該套餐的材料費和工時費合計1010元,如果剔除這筆費用,保養費用僅需700多元。此后馮先生又查閱了汽車用戶手冊,對照《定期保養項目表》,發現壓根兒就沒有這個燃油清洗項目。為此馮先生打電話給東成公司,對公司擅自提供的這個套餐提出了質疑。不料對方卻說“做了總比不做好”,對方這樣的回答讓馮先生氣不打一處來,遂打電話給東風日產公司進行投訴。 隨后,記者陪同馮先生請教了一位汽車維修保養技師。據這位技師說,從馮先生出示的維修結算單來看,這個套餐所用的材料包括了發動機油泥積碳清洗劑、潤滑系統保護劑、燃油系統清洗保護劑、進氣系統清洗劑和噴油嘴清洗劑,再對照馮先生車子的實際情況,做這個套餐至少有兩個“不應該”。其一是該車已經在使用合成機油而非原廠機油,其作用與潤滑系統保護劑的作用一樣,再做這個項目是重復并浪費了。其二,套餐中的燃油系統清洗保護劑也就是俗稱的汽油精,如果車主平時在加的汽油已經達到了規定的標號,也就沒有必要再使用這種清洗保護劑。 5月28日,東成公司主動與馮先生取得了聯系,并最終答應給馮先生減免600元保養費,但這減免的錢并不直接付給馮先生,而是要在以后的保養中抵充。 一位從事汽車維修保養工作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不少4S店為了在售后服務上增加盈利,利用廣大車主“花錢買平安”的心理,紛紛推出了一些名目眾多的套餐,這些套餐的名稱很專業,許多車主看了都是云里霧里,其實有些保養項目根本沒有必要做。像“做了總比不做好”這樣的說法,純粹是忽悠車主、為自己謀利的一種托詞。中國柯橋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