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修知識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新聞圖片 雨災導致汽車發動機故障 保險往往不理賠 車險“不合身”現象普遍存在 相比愛車,對于車主而言,車險顯然是附屬品,然而小車險卻有著大學問。如果險種搭配不當,也會給車主帶來一些麻煩。家住紅橋區的車主王先生就遇到這樣的麻煩:“我把車停在了馬路上過夜。結果,車不見了,找到保險公司報案,結果卻遭到了拒賠,人家的理由是說我沒有上盜搶險。”然而,一位長期投保盜搶險的車主孫先生,卻向記者表明了相反的態度:“買車有10余載了,每次都找那個業務員辦理,年年都上盜搶險,可最后用處都不是很大,感覺花了很多冤枉錢。” 對于這種情況,相關專家表示,這些麻煩都源于上車險時,險種搭配組合不當。那么該如何能讓車主在上車險時實現合理搭配,顯然保險公司的專業水平決定了車主險種組合的合理性。 據了解,當前車主對車險的選擇情況大不相同,而類似這種車主險種購買不合理的現象卻時而發生。而今,電話車險逐漸成為主流投保渠道,買賣雙方不在相同區域,如果電銷座席人員不熟悉投保人所在區域情況,反而會推薦一些不合理的險種,造成車主保險權利的流失。 “裁縫”專業素質需加強 目前,電銷業務系統建設正在成為眾多保險公司在未來10年勢必開墾的一塊田地。但隨著越來越多的車險公司加入電銷行列,市場競爭在變得日趨激烈的同時,良莠不齊的現象也逐漸突出。 如何讓投保電銷的車主能夠“對號入座”地購買車險,是眾多經營電銷業務的車險公司共同面臨的問題。對此,記者向平安電銷車險相關負責人了解情況,該負責人表示,如果在車輛盜搶率非常低的區域,我們就不會強烈建議車主上盜搶險,而在一些盜搶率比較高的城市,我們會告訴車主盜搶險是非常有必要上的。而且我們也會結合車主的車輛停放情況、小區治安情況等,為車主提出合理的取舍建議。不光是盜搶險,其他險種也是一樣,我們有各地的數據統計,比車主更清楚哪個險種在當地更需要上,哪些險種則沒有太大必要。 保險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解決這種險種不合理問題的關鍵因素在于,其一,電銷公司座席接線員最好是按照區域劃分,固定一個團隊接聽一個地區車主呼入的電話,這樣就能對這個團隊做有針對性的培訓,讓他們更了解這個地區的車況和相關特點;其二,在保證一個團隊服務一個地區的情況下,還需要時時更新當地的最新信息,讓座席接線員時刻保持對該地區信息的了解。 車主也需加強對險了解 雖說車險是否“合身”與“裁縫”專業素質有很大關系,但車主本身也應提高對險種以及理賠方法的認識。為車主所熟知的是,交強險是通過立法予以強制實施的險種,乃車主必須投保的保險。但商業車險卻屬于自愿投保范圍。在這些自愿投保的車險險種中,有數據顯示,85.7%的消費者更傾向于投保第三者責任險,這一投保傾向主要與近年來交通事故頻發息息相關。 其實,除第三者責任險之外,車輛損失險也是建議車主盡量投保的主要險種。這兩個險種是車主在出事故以后,人和車的損失能夠得到賠償的基本保證。另外,有兩個附加險建議車主最好要上,一個是盜搶險,另一個是不計免賠險。盜搶險可以保證一旦車輛被盜或被搶,車主的損失能夠得到賠償。為了讓自己承擔的經濟賠償減少到最低,車主最好再花不多的錢買一個不計免賠險。 此外,“車上人員險”也是在投保時可以考慮的一個險種,每年100元可以買車上5個位置的人員安全,每個位置可保障10000元的賠付額度。一年100塊對車主而言不算什么,而關鍵是很多車主想不到,這就需要座席為車主考慮全面一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