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美容技術
“新蠕墨鑄鐵國家標準已經上報國家技術監督局,預計在年底之前出臺,最遲明年年初。”日前,中國機械制造工藝協會理事長張伯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 據了解,蠕墨鑄鐵多用于汽車發動機缸體制造,使用鑄鐵技術發動機并對蠕化率要求大于80%的品牌有奧迪、寶馬、福特、通用、現代、歐寶、雷諾和大眾等乘用車品牌,商用車品牌主要有卡特彼勒、康明斯、達夫、曼、梅賽德斯、納威斯達、斯凱尼亞和沃爾沃。 據張伯明透露,新標準中也規定蠕化率≥80%,但鑒于零件在不同工況下有不同的要求,故也規定“由于鑄件的復雜性,蠕墨鑄鐵應根據工況、服役的條件由供需雙方商定蠕化率(不小于50%)。” “這是國家蠕墨鑄鐵標準向國際靠攏,國際蠕墨鑄鐵標準規定蠕化率大于等于80%,其他國家標準也是大于等于80%,德國VDGW50和美國ASTMA842標準都有這樣的規定。”張伯明對記者說。 相對于傳統灰口鑄鐵和鋁,由于蠕墨鑄鐵具有高出75%的抗拉強度,高出45%的剛度,高出約一倍的疲勞強度,發動機設計師可以使用蠕墨鑄鐵提升發動機的性能,燃油經濟性和耐用性,同時減少發動機的重量,噪音和排放。 張伯明表示,從節能減排的角度看,使用蠕墨鑄鐵技術的發動機比鋁發動機更有優勢,首先是重量上已經低于鋁發動機,其次是生產同等噸位的鐵消耗的能量是生產率的九分之一,三是蠕墨鑄鐵發動機每只缸體消耗的能量只有鋁發動機的八分之一。 盡管蠕墨鑄鐵在汽車領域應用廣泛,但目前國內沒有一家企業的蠕墨鑄鐵技術可以控制蠕化率超過80%以上,這意味著國內大多數汽車蠕墨鑄鐵將不達標,不能參與汽車缸體制造產業鏈競爭。 事實上,全球掌握蠕化率超過80%技術的企業只有瑞典SinterCast(欣特卡斯特),這家汽車主要以租賃設備和收取技術費為業務經營模式。正是由于蠕墨鑄鐵技術在汽車領域內廣闊的應用前景,中國汽車企業正在開始逐漸重視蠕墨鑄鐵技術方面的研發,最早是東風汽車進入蠕墨鑄鐵制造汽車零部件,但技術上還沒有實質的提升。 日前一汽集團也進入蠕墨鑄鐵鑄造技術。今年5月,一汽集團在長春研發中心生產了一套小型鑄造系統,這套系統能用蠕墨鑄鐵技術生產發動機。向一汽集團提供技術的欣特卡斯特首席執行官SteveDawson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欣特卡斯特還在與多家中國汽車企業洽談合作技術,因為這里是全球最好的汽車市場,未來中國將會成長為發動機出口大國。(21CN汽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