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在會議確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主要任務和扶持政策中,第一條就是針對一些新興產業的,例如新能源汽車等7個產業。 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和鼓勵發展力度是顯而易見的。就在上月中旬,16家央企及國資委相關領導于北京組成了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成立大會。據悉,聯盟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整合中央企業資源,建立推動電動車產業整體發展的開放技術平臺,統一產業技術標準,共同研發電動車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新模式,共享技術成果。 目前,對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落腳點在于電動車。據相關專家表示,目前在研制方面,主要的爭論集中于是走高端電動車市場還是走低端電動車市場。走高端的觀點認為,電動車為我國提供了彎道超車的大好機遇,有希望通過新能源汽車成為世界汽車強國;而低端論者則認為,優先發展低速小型電動汽車更符合消費需求。 其實,這種爭論又回到了對于中國制造業的定位。中國制造業正面臨生產升級,世界工廠地位成了想要改變的對象,即需要提升我國自主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就汽車制造而言,目前的確面臨很好的機遇,因為,傳統的汽車制造業已被經濟危機重創,通用汽車近日的數據顯示,該公司8月的汽車銷售量同比下降24.9%;福特汽車8月的汽車銷售量也出現下降;而日本車企盡管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此前一直走在了同行前面,但是因為召回風波而導致困境,據報道,在8月美國市場的銷售中,豐田汽車的銷售量跌幅達到34%,名列所有汽車生產商之首。 然而,這種國外知名車企所面臨的銷售下滑,并不必然會增長到中國車企身上。汽車市場依然是一個充滿競爭與搏斗的場所。新能源汽車的確是一個可能的增長點,但是,對于中國汽車制造業來說,還需要做好多方準備,并且在汽車制造思路上下功夫,才可能制勝外國車企。關鍵在于,新能源汽車要確立自己的核心技術與優質的品牌形象。新能源汽車剛剛起步,我們需要認真吸取一些其他行業的教訓,在這個新行業剛起步的時候就明確發展思路、改進一些不足。自行車的例子或許可以說明一些問題,本世紀初,中國制造的廉價自行車大量涌入日本,日本自行車紛紛被淘汰。但是,一家日本小企業卻發現一些日本人騎車購物的需求很大,但普通自行車承載量太小,于是發明了頗為精致的載物自行車,頓時生意興隆。中國的自行車制造商,一些忙于生產傳統的廉價車,一些追隨美國流行的山地車,很少有廠商苦心鉆研市場并發展出自己的支柱性技術。最終,電動車等新能源汽車整個產業的發展以及在世界立足,還需要中國人花功夫用心思,要細心琢磨,或者還需要借用豐田的那個著名的精神——不斷“改善”。 此外,在《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也提出,組織實施重大應用示范工程,支持市場拓展和商業模式創新,建立行業標準和重要產品技術標準體系,完善市場準入制度。電動車發展并不是孤立的,如果想要消費者踴躍購買,除了財政補貼以及汽車本身的吸引力之外,配套設施是不可缺少的,而從目前的基礎設施來看,為電動車充電的場所依然較少,這些硬性因素顯然是制約了電動車的產業發展。(鳳凰網汽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