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免費保修四年十萬公里!在汽車業界,有哪個品牌敢做出這等承諾? 即便是寶馬、奔馳、奧迪這些以品質著稱的豪華車品牌,免費保修期也不過是兩年不限公里保修。 近日,上海通用雪佛蘭旗下科魯茲向媒體宣稱,即日起購買科魯茲的客戶可以免費進行售后保養升級——免費保修的時間延長至四年十萬公里。這一承諾的提出,震撼了消費者,更打破了整個汽車業界的潛規則。 打破“兩年”業界潛規則 一直以來,只提供“兩年質保期”已經是汽車業界普遍遵守的潛規則。通過對市場上的數十款主流車型調查顯示,多數品牌以兩年四萬/六萬公里為質保期。 看似簡單的“兩年”兩個字,內里卻是大有乾坤。對大多數車主而言,買車的時候只留意車價本身,部分精明的消費者會關心油耗、油價或是車險價格,但卻往往會忽略汽車的質保期(也稱保修期或質量擔保期)。用上車之后才會發現,這個質保期是如何的重要——它可能意味著數萬元的維修費,甚至意味著十余萬元、數十萬元買車費用化為烏有,當然,對一些質量過硬的車型而言,它也可能意味著一分錢都不值。 據相關統計顯示,如果一年所需的養車成本在1萬元左右,其中油費占了總成本的50%,維修保養費用占30%,保險和養路費13%,停車費和洗車費用5%,其他費用2%。維修保養費用是僅次于油費的一項支出,因此,如果一款車質保期越長,車主相應的養車費用也就越低。 有經驗的用車者知道,“兩年”這個期限顯然偏短,一般情況下,車輛在使用6萬公里以后一些潛在問題才會陸續出現。相比國外同類車型的保修期,動力系統的質保期均在4年8萬公里以上。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國外路況好,零配件價格低,維修保養成本不高;而中國的路況復雜,新手多,車的損耗相對較大,維修保養成本也偏高,因此無法參照國外的質保期。此外,目前汽車廠家利潤已經轉向售后,自然不愿意增加質保期。 日前,雪佛蘭科魯茲卻向這個業界潛規則叫板,將自己的質保期提升至四年十萬公里。別說同級別車型沒有這個先例,即使是價值數十萬元的豪華車型,也很少向消費者提出這個保障。 車主使用成本大幅下降 從“兩年”到“四年”的提升,并不僅僅只是一個表面數字上的差別,而是一個質的飛躍。至此,科魯茲的車主使用成本將大幅度下降。質保期延長了兩年,卻是非常關鍵的兩年,也是整車壽命周期的關鍵兩年,這也正是汽車業界遵守“兩年質保期”潛規則的奧妙所在。 很多消費者會發現,自己的車在前兩年內因為可以質保索賠,維修開支并不大,基本都是例行保養的費用,但是一但出了保質期,在第三年當年,各種維修費用就突然增加,這種突然增加是有必然性的。 根據相關權威調查顯示,家用轎車前三年正常使用保養與維修成本約為購買成本的14%左右,而第三年占比例最重,高達45%,幾乎就是前兩年的總合。 這主要使因為在用車第三年,車上許多零部件就需要陸續達到或接近使用壽命,其實即便是有一定質量缺陷的零件,在1-2年的使用期內也可能不出問題,但到了第三年、第四年或許就出現問題,此時如果沒有質量保證,這部分開支消費者只能自己掏腰包。 因此,對于消費者來說,四年質保的意義在于廠商通過質量保證的形式,將消費者在第三年、第四年維修成本支出的高峰期也囊括在整體質保期中,從而大大減少消費者的支出。 目前國內消費趨勢來看,一輛車開到報廢的時代已經遠去,3年左右換車的消費者已經越來越多,由于廠家新車更新速度往往在3-5年以內,消費者也多選擇在3年左右進行車輛更新。因此,如果自己的車能夠擁有四年質保,意味著直到換車的時候都不用在維修上有什么大額花費。 汽車保值性大大提升 從廠家角度來看,質保期越長的車型,廠家花在質量控制上的成本普遍都要提高,多一年質保承諾的車型意味著單車的成本將提高1-2萬,多兩年,成本至少要提高3萬以上。據悉,上海通用雪佛蘭科魯茲所承諾的四年/十萬公里要比以前兩年/六萬公里質保成本折合現金將近高出兩萬余元。 此外,消費者在第三年、第四年準備出售二手車的時候,“四年質保”將增加車輛的保值率。如果車輛還在保質期內,其作為二手車出售的價格就肯定要高于已經出了保修期的車型,在消費者換車高峰的“第三年”,這樣的差別就會顯現出來。 對消費者而言,四年質保與兩年質保的差別將體現在維修費用支出上,甚至還會反映在車輛作為二手車銷售的價格上,而對廠家而言,這一年的質保同時意味著廠家要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價格實惠。只有對自己產品有絕對信心的廠家才敢向消費者做出此等承諾。不然,一輛車才賺個幾千元,兩年之后,這輛車出問題,那輛車出問題,廠家還不得賠死? 記者還從雪佛蘭深圳4S店了解到,為了慶賀深圳特區成立三十周年,購買科魯茲的消費者除了享受四年十萬公里的延長質保、三千元的購置稅、三千元的惠民補貼這三大優惠外,還將獲得價值數千元的購車禮包,并有可能獲得去澳門WTCC現場觀戰的機會。 上一頁 [1]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