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駕車途中不免遇到各種路況,那可是對您車技、判斷和應急能力的大考驗。面對如下路況,您真的準備好了嗎? 涉水 轎車涉水能力較差。轎車涉水前,應在發動機運轉正常、轉向和制動機構靈活可靠的情況下進行。轎車開到水邊,若輪胎和制動鼓溫度較高時,應稍休息一會,待其適當冷卻后再下水。涉水前,應查清涉水路段的水流深度、流速、流向和水底情況, 當水深超過汽車的輪胎高度的一半時,則不宜冒險涉水。涉水時,應掛低速擋,使車從岸上平穩地駛入水中,以免水花濺起。在行駛中要保持發動機有足夠的動力,避免中途停車、換擋或急打方向盤。眼睛要看準固定目標,不可注視流水,以免擾亂視覺,使方向失誤。通過漫水路面或漫水橋時,一般情況下,以均勻速度、沿固定路線一氣通過。如果涉水處的流速過急,則應順水流方向成斜線通過。汽車在涉水中如車輪打滑空轉,應立即停車,不勉強進退,更不可猛踏加速踏板,以防越陷越深。要保持發動機不熄火,并組織人力或其他車輛協助拖出。 涉水后,應駛離岸邊,選擇空闊地點停車,擦干電器的受潮部分,注意清除散熱器及車身上的漂流物、輪胎間的嵌石以及底盤上的水草雜物等。起動發動機,讓發動機升到正常溫度,烘干發動機的潮氣和水珠。檢查后,確認汽車技術狀況完好,再低速行駛一段路程,并輕踏幾次制動踏板,讓制動蹄片與制動鼓發生摩擦,使附著的水分受熱蒸發,待制動效能恢復后,再轉入正常行駛。 多車涉水時,不要同時下水,待前車到達彼岸,后車才下水,防止前車因故停車,迫使后車也停在水中。 山路
山路其實不如人們想象中可怕,因為越是看起來可怕的路,司機越是全神貫注,所以事故發生率并不高。但走山路很考驗駕駛技術和操作習慣,頻繁地剎車、過分使用離合器、擋位不合適等,都容易造成車輛故障,增大危險性。 土路 控制車速。土路上坑洼碎石較多,直接威脅行車安全,特別是雨天在有積水和泥濘的路段行車,更要穩住油門,控制車速,用中低擋通過。在地面溜滑的地段,不要加減擋或緊急制動。選擇路面。在通過松軟、泥濘、積水的路段時,應先下車觀察,判斷車輪確實不會陷入泥土中,才能掛低擋緩緩通過。如果有車轍,最好沿著車轍行駛。 陡坡 遇到陡坡應及時正確判斷坡道情況,根據車輛爬坡能力提前換中速擋或低速擋。
上坡一般采用低擋位,馬力足。自動擋選二擋位置,手擋根據車速選低擋。但要隨時注意觀察水溫是否正常。假如水溫達到警戒線時,應將車停放在安全地帶,帶上手剎,檢查一下水箱是否虧水,水箱箅子是否被異物遮擋。虧水需補足,有異物清理掉再行車。要保持車輛有足夠動力,切不可等車輛慣性消失后再換擋,以防停車或后溜。如被迫停車,應在停穩后再起步,以免損壞機件甚至造成事故。萬一換擋未果造成車輛熄火后溜,不要慌張,應立即使用腳剎和手剎將車停住(千萬不要踩離合器踏板)。如果仍然停不住車,應將方向盤轉向靠山一側,用車尾抵在山體上,利用天然障礙使車停下。 下坡一般應掛低擋位,可利用發動機的牽阻作用和腳制動控制車速,切忌空擋滑行,盡量避免使用緊急制動。無論晴天雨天,下坡時都要選擇中低擋,減小油門緩緩下坡,特別是有些土路下坡途中有急轉彎,空擋溜車,制動時極易發生橫甩翻車。 沙地駕車
在通過沙地時,有時會感到車輪遇到強大的阻力,那是因為沙子太松軟,此時,車速會明顯減慢,不要慌張,稍微加大油門,試著提高車速。在沙地行駛,切勿突然加大油門,因為此舉有可能導致某個驅動輪空轉,車子失去前進(Forward)的動力,陷入沙內。 溝渠 車輛跨越淺溝應低速慢行,并斜向交叉進入,使一輪跨離溝渠,同軸的另一輪進溝。跨越較深的溝渠,應用一擋通過,車輛如有全驅動裝置應將其啟動。進入溝底時應加大油門使車輪快速爬上溝頂。 溪谷和丘壑 溝壑一般由流水沖刷而成,應選擇適當的位置通過。通過前應先停車觀察,然后低速接近,到達岸邊時,應以剎車控制車輪緩慢進入溪谷,讓前輪同時落到谷底,隨后加速到正常行使速度,在前輪接觸對岸時加大油門爬上坡頂。 高速公路 對于長途旅行,高速公路是比較安全的選擇,但高速公路上發生的事故可能后果更加嚴重。所以一定要注意車速不要過快。跑高速,距離過長時,最好輪流駕駛,防止司機疲勞,反應能力下降。因故要在高速路邊停車時,要在距車后方100米處放置警告標志。 國道 跨省的國道通常路面不錯,但不寬,很多上下行車道間沒有硬隔離,超車、會車頻繁。在有事故多發路段標記、地面標有實線、轉彎、上下坡路段,最好不要超車。另外國道上很多長途卡車往來,體積大、速度快,司機經常疲勞駕駛,所以在國道開車要特別小心。 夜路
最忌下半夜趕路,若實在要趕一段路,上路后則要密切注意交會車輛。在交會前,就得連續變換遠光燈和近光燈,提醒對方注意。一般來說,兩車交會時應都打近光燈,如果對方車上的遠光燈未關,自己一定要減速、防碰擦,因為對方車上的駕駛員有可能已很疲倦,反應已遲鈍,甚至有可能在打瞌睡。 上一頁 [1]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