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成都商報《用車成本調查報告》發布,10萬元的普通家用車10年后用車成本可能高達20余萬元。 一輛價格10萬元的1.6升普通家用轎車,其油費、停車費、保險費、維修保養、洗車美容等各種費用加在一起,每月的正常用車成本在2000元左右。使用年限按10年計算,其間養車費用高達24萬元,已經遠遠超過了車價本身。用車成本已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一筆數額巨大的開銷,逐漸成為了廣大消費者關注的熱點話題。 那么,用車成本主要由哪些費用構成?決定用車成本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哪些品牌和車型的用車成本更低?成都商報攜手成都神鳥數據咨詢有限公司聯合推出的《成都市民用車成本調查報告》今日(Today)新鮮出爐。該報告旨在為廣大車主和準車主們提供一份真實、權威、可信的養車費用參考,為消費者明白購車、輕松養車提供一些幫助。 買得起不一定用得起 用車成本事關重大 羅先生供職于本市一家事業單位,他于2008年購置了一輛自主品牌的SUV車。然而,近年來羅先生的這輛"大塊頭"卻時常被一件灰色的車衣罩得嚴嚴實實,紋絲不動地停在小區的車位上,羅先生每天依然延續著"滾鐵環"上下班的生活方式。 據羅先生介紹,當初之所以決定購買這輛SUV完全是因為受了周圍朋友的影響。大空間、大排量、四輪驅動、9萬余元的實惠價格,這些都是羅先生當初閃電下單的完美理由。然而當新車使用數月后,各種煩惱變隨之而來。由于排量大、發動機技術老舊,該車的百公里市區綜合油耗高達13升以上。此外,由于保有量小,配件價格高,每次維修保養的費用都快趕上20萬元級別的中高級轎車了。羅先生不得不感嘆"買得起,用不起!" "派系"不同 養車花費差異驚人 德系車皮實、美系車氣派、日系車省油、韓系車實惠。每當人們在選購新車的時候往往會根據自身的訴求和各品牌"派系"的特點來作出購買決策。然而卻很少有人把各"派系"車型的用車成本進行專門比較。事實上,同一級別、不同品牌車型之間的用車成本可謂天壤之別。 調查報告顯示,受設計理念、品牌定位、零部件采購渠道等多種因素的差別影響,同級別不同"派系"的車型,其用車成本差異可能高達50%以上。專家建議,消費者在作出購買決策之前,一定要對各個品牌車型的油耗、保養費用、零部件價格等用車成本構成做到心中有數。(來源:成都商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