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維權是永恒的話題,消費者似乎一直處于一種弱勢的地位。在汽車后市場中,消費者的權益更應該得到保障。近年來,在汽修、汽車美容等方面出現過不少令消費者憤慨的事情。那么,在遇到類似事件的時候,作為消費者,我們該怎樣進行維權呢?在此之前,我們又該怎樣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呢?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進行一次維權盤點,看看在后市場中有哪些容易讓您步入陷阱的事情。 汽修陷阱多維修需謹慎 汽車維修陷阱多,其主要原因是汽修行業一直處于低標準,低規范的狀態。很多不規范的快修店就會在不經意間“坑”消費者,而4S店的維修服務態度也欠佳,并且時常會出現服務態度差、甚至是更換零件的事件。偷換零件是指維修時把這輛車的零件卸下來換到另一輛車上去,而維修人員偷換的這些零件一般比較隱蔽,車主很難發覺。過度維修,小病大醫,只換不修是汽車維修過程中常遇到的問題。維修工人一般是能小修的一定大修,能修修就好的非得換零件,只修一下就好的非要整體修。而事實上,有很多項目,其實是不必維修的。越修越壞,出事故的車越修越壞,一旦消費者發現或者修不好,則把責任推到事故上面。類似該事件就有“大眾發動機質量堪憂新換發動機質量誰保?”因此,消費者們在去維修廠進行維修的時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小心損害到了自己的利益。如果真的出現了事故,一定要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 汽車美容高暴利質量卻不咋地 汽車美容現在發展的還是非常迅速的,但是其相應的規范還是不夠。汽車美容的規范不足,行業定價標準不一。使得其中以次充好的現象非常猖獗,讓消費者吃了很大的虧。那么,在對于汽車美容業進行審視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面對推銷打折時一定要正確面對,小心上當。例如“汽車美容行業陷阱多面對推銷打折需謹慎”等。消費者在進行汽車美容的時候,一定要首先自己能夠懂得其中的一些知識,然后再去比較正規的美容店。不要因為貪小便宜,而吃了大虧。 總之,汽修與汽車美容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在逐步地發展中完善。消費者在這其中,必然會受到一些損害。但是,消費者也不可以任人宰割,要懂得自己維權,維護自身利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