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修知識
在全球按銷售額計算的輪胎企業排行榜上,東洋輪胎緊隨錦湖輪胎之后,排名第十。在業內人看來,這是一家非常負責任的大型輪胎企業。不過,家住莊河的東洋輪胎經銷商鄭傳寶卻并不這么看。今年4月,他突然接到上一級經銷商電話,“過去出了質量問題,可以給三包的,現在可能不包了。”“咱生意人不能這樣,信譽卡都開出去了,怎么能說不包就不包呢?”老鄭說,雖然廠家不給三包了,但老鄭還是堅持按當初承諾給消費者的三包政策辦,半個多月下來,老鄭已自掏腰包,替廠家向消費者賠了8條質量有問題的輪胎。 老鄭的苦惱 “三包”突然不包了 70歲的鄭傳寶跟輪胎打了大半輩子交道,以前曾是一家輪胎廠職工,退休后在莊河三環大道上開起一家老鄭輪胎店,代理銷售東洋大中型貨車輪胎。多年辛苦經營,老鄭有了一點積蓄,但是今年4月,他代理經銷的東洋輪胎廠家突然改變了三包政策,該包的不包了,這一變故讓老鄭意識到,他的養老錢可能因此要賠進去了。“輪胎側面鼓包的主要原因是產品質量問題,鼓完包之后,如果發現不及時,就會爆胎。過去凡是發生這種情況,東洋輪胎都給包換,但現在不管了。”在老鄭輪胎店旁邊的空地上,擺著4條鼓包爆胎的東洋輪胎,老鄭說,“半個月前,我收到了5條鼓包輪胎,送給上一級經銷商,結果只給我賠了一條,他們說另外4條不屬于質量問題,不管賠。現在我又收到了4條鼓包輪胎,打電話給上一級經銷商,他們還是說不給賠。結果半個多月下來,我就砸手里8條輪胎。” 但是老鄭覺得,不管怎么樣,當初銷售輪胎時,給顧客開了信譽卡,承諾要三包,現在不能說改就改。于是,憑著生意人的本分,老鄭硬著頭皮,自掏腰包賠給了顧客8條新胎。“我一共進了1000多條東洋輪胎,賣掉了900多條,全在三包期限之內,按照8%的賠付率計算,我還得賠出去70多條胎,按一條胎2200元算,就是16萬多元。說實話,把我這個小店全賠進去恐怕都不夠。”“我就看不起做生意不講信用的人。”提起這事,70歲的老鄭氣憤難平,“為這事,我找了他們很多次。后來,他們說一條胎最多賠給我200元,別的就不管了。天底下哪兒有這么做買賣的?還跨國大企業呢!咋還不如我一個老頭子講信用。” 上海東洋稱 不包其實有道理 昨日下午,記者致電東洋輪胎(上海)貿易有限公司,該公司一位負責售后服務的工作人員承認,東洋輪胎的三包政策確實有一些調整,但這位工作人員否認了不給三包的說法。“其實我們還是有三包的,如果是輪胎鼓包,我們負責包換,但是輪胎鼓包的同時爆胎了,我們就不給包換了。”工作人員解釋說:“因為我們不知道是先鼓包的,還是先爆胎的,如果是先爆胎而引起的鼓包,這就不屬于質量問題了。” 這位工作人員還解釋說:“其實之前我們的三包政策一直就是這樣,只要同時出現鼓包和爆胎這種情況,我們就不賠。但中間有一段時間,為了更好的促銷,我們開始對同時出現鼓包和爆胎這種情況進行理賠,可是堅持了幾年之后,公司壓力很大,理賠率有些偏高,于是現在對三包這一塊又開始嚴格規范了。” 工作人員的話,聽起來有些道理。 上一頁12下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