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坊間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是我國剛進口高級奔馳轎車時,專職司機們開了不到一年,普遍反映提速慢、油耗上升,于是聯系德國奔馳公司。奔馳技術人員來中國了解情況:查看車況后又詢問了司機平時如何駕駛、如何保養以及加減擋時機等,并打開車的發動機蓋看了看。幾天后,技術人員駕駛汽車拉到4000r/min才換擋,一路狂奔了將近200公里。交還給司機的車子頓時變成了一頭被吵醒的怒豹。以上故事說明一點:走合期內的駕駛習慣與車輛性能息息相關。 如何過走合期?前1000公里內要溫柔地踩油門或剎車,3000公里后要去高速拉一下速度,這是很多司機交流心得時總結的。但也有人質疑:現在的很多車出廠前已經過磨合,所以開在路上根本不需要擔心。 發動機磨合要領 不要用怠速預熱發動機,發動機不要高轉速行駛,發動機的轉速應嚴格控制在2000-4000轉/分 走合期要怎么走? 前幾天,本報車市熱線85052800接到一位車主的求助電話,詢問該怎么過走合期。帶著車主的疑問,記者首先上網搜索了相關的常識,結果發現,讀者的疑問是有原因的,網上關于走合期的介紹五花八門,根本讓人無法判斷哪一方有道理。 關于走合期,網上最普遍的說法有三種,一種認為車輛出廠前已經過磨合,所以上路后不需要再磨合。另一種認為,很多進口車說明書上都沒有關于新車磨合的說明,意味著這些中高檔轎車生產裝配精度高,不需要磨合。還有一種說法贊成任何新車都要磨合,并介紹了在不同公里數內的不同磨合方式。 “到底哪種磨合才是正確的?”這樣的求助在網上隨處可見。帶著讀者的疑問,記者經過多方面了解,試圖為大家提供一份正確的走合指南。 廠家證實新車上路需走合 新車是否需要走合?對此,廣州豐田客服部明確告知,車輛需要經過一定行駛距離的磨合。原因是,新車出廠前多為冷磨合,而各組裝零部件間的咬合并非十分匹配。 這好比一個軸承,剛投入使用時,齒輪間的縫隙可能不均勻,以至整個軸承無法達到最佳效果。而當使用了一段時間后,由于摩擦作用,齒輪間的密合度相當高,無疑提高了部件的使用率和效果。 在新車時,有些車輛可能發生沙礫跳動般的聲音,這是因為,車輛運行時,發動機氣缸活塞和缸壁之間、傳動系統的部件之間(尤其是變速器齒輪)因相互接觸、摩擦而產生金屬碎屑和其他雜質。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部件間并非完全貼合。 細看說明書了解“走合” 不同的車輛其設計原理都有諸多差別,因此新車車主了解自己愛車的最佳途徑就是用戶手冊,上面基本都有關于走合期的介紹,內容不盡相同。 在凱美瑞的用戶手冊上,走合期的重點被概括為“平穩駕駛、避免高速駕駛”,其詳細說明道:該車輛的走合期定為最初1000公里,雖然不需要很復雜的磨合,但在最初1000公里內起步和駕駛時應避免油門全開(最大油門),避免超速運轉發動機;其中,在最初300公里內避免緊急制動;不要以單一速度長時間地進行快速或慢速行駛;不要在最初800公里內拖拽掛車。 上一頁123下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