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再好的車都有極限,而冰雪路面則是最高危險級別的特殊路況。近年來,汽車科技飛速發展,大量電子設備的配備,例如ABS制動防抱死系統、ASR加速防滑系統、ESP電子穩定程序等讓汽車輔佐車主駕駛、甚至在危險時刻"自救"都成為現實。但是,再好的主動安全裝備都不能保證萬無一失,特別是在四個輪子都抓不住地面的時候,你的操作和車輛的"自救"措施都無法起到作用。在光如鏡面的冰雪路面上,這樣的情況很容易出現,只要你的速度稍微一快,慣性一大,車子就會不聽使喚地滑出去。還是那句老話,小心駕駛,時刻繃緊安全駕車的弦。 冰雪路駕車當心幾大誤區 誤區一:冰雪路上,后驅車比前驅車更好開 后輪驅動的轎車通常以高性能為賣點,原因是其前后重量分配合理,加速時車輪抓地力好,通過油門容易掌控車輛姿態。前驅車傳動結構緊湊、成本更低而被廣泛使用,這也讓后輪驅動轎車物以稀為貴。因為這種驅動形式更多地出現在少部分中高級轎車和高性能車上,給人留下后輪驅動車更容易駕駛的印象。 不過,實際上,前驅車更符合人們的駕駛習慣,例如轉向時前驅車出現轉向不足時,正常的駕駛習慣是收油門,前驅車就容易回到正常行駛狀態。而后驅車則相反,要加油才能走回預期路線。在冰雪路面上,前驅車比后驅車更好開。因為前驅車的前輪既是轉向輪也是驅動輪,方向導向性較好,起步加速時因為前驅車重心比較靠前,所以前輪負荷大附著力更好,更不容易打滑。而后驅車前輪和后輪分別負責轉向和驅動,所以在濕滑路面容易出現動作不協調,更容易出現推頭和側滑的情況。 誤區二:雪上遇險,ABS能縮短制動距離 不少人認為ABS能提高制動效果,但是這并不是ABS的本職工作,其實它的主要任務汽車在制動時具有方向可控性并提高制動穩定性。通俗來講,就是讓車輪在制動時不抱死,讓車輛在急剎車時依然可以轉向以避開障礙物,并且盡量防止汽車制動時產生側滑。 ABS能讓駕駛者放心地大力剎車,并且輪胎具有一定的滑移率,能充分發揮最大制動效能。但是在雪地或沙地上,因積雪和砂石在輪胎前的堆積效應,所以制動距離反而可能更長。具有ABS的車輛在緊急制動時一定要果斷,不要點剎,而是一腳到底。ABS時就相當于以很高的頻率進行點剎,這時駕駛者會感到制動踏板在顫動,同時也會聽到制動總泵發出的"嗒嗒"聲,這時一定不要受驚并放松踏板,要"堅定不移"地使勁踩住制動踏板,同時可轉動方向盤積極避險。 誤區三:有了ASR、ESP護身,冰雪路上隨便開 汽車在冰雪路面起步時容易發生打滑現象。ASR驅動防滑系統和TCS牽引力控制系統能在驅動輪空轉時,通過減小節氣門或者命令變速箱降擋以及制動打滑車輪等方式降低驅動力,以保證車輛順利起步。 電子穩定裝置是更高級的安全裝備,它不但控制驅動輪,而且可控制從動輪。 具有ASR和ABS等功能,并能通過制動四輪中的任何一個車輪,讓車輛保持與駕駛者意圖一致的運行軌跡,防止過度轉向和不足轉向,避免危險發生。 跳轉到: 需要注意的是,ESP能控制的是四個車輪,但是不能控制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所以ESP并不能超越附著力極限控制車輛。相比正常的干燥路面行車,具有ESP和ASR等電子主動安全系統的車輛依然要小心行駛。 誤區四:四驅車走遍天下都不怕 四驅車幾乎成了越野能力好的代表,不少人認為有了四驅護駕,冰雪地開車也無所畏懼。 四驅車相比兩驅車而言,動力可同時分配到四個車輪,因此每個車輪承擔的驅動力任務就相對更小,更不容易突破附著力極限,讓四驅車更容易起步、加速。但是在利用制動系統制動時,四驅和兩驅同樣是四個輪子起作用,所以四驅車并不能縮短制動距離。最多是減小油門,利用發動機制動時,發動機的阻力能傳到四個驅動輪,效果更好。 四驅車大致分為分時四驅、全時四驅和適時四驅三類,其中分時四驅和適時四驅平常都以兩驅方式行駛,跟兩驅沒有多大區別,分時四驅需要人為選擇驅動模式,被硬派越野車使用。CR-V、獅跑等采用的適時四驅則在平常用的兩個驅動輪打滑時再把動力傳到另外兩輪,它起作用有一定的時間滯后。全時四驅才是真正的一直都是四輪驅動,而全時四驅多出現在高性能轎車上,例如奧迪四驅quattro、斯巴魯翼豹等車。所以在冰雪路面行駛時,駕駛四驅車同樣要小心。而分時四驅的車,則需要駕駛者選擇四驅擋才能發揮四驅的作用。 聽老司機講解雪地開車十注意 經常在雪地行車的司機會有豐富的駕駛經驗,而分享這些經驗,可以讓你少走彎路或者去冒險實踐。看看他們的經驗之談吧。 1.冰雪路停車有時輪胎會與地面凍結,起步前應先用十字鎬挖開輪胎周圍的冰雪、凍土,不得強行起步,以防損壞輪胎和傳動件。起步時若驅動輪打滑,應鏟除車輪下的冰雪,或在驅動輪下撒些干沙、煤渣、柴草等物,或用鐵鎬將路面刨成"X"形或"Y"形槽,以提高附著性能,利于起步。 2.行車時,要更加注意路況,及早做好減速或者制動準備。 3.避免坡道停車,以免不能起步。無法避免要停在上坡路段時,一定要離前車遠一點,謹防前車起步后溜。停車時,盡量把驅動輪壓在干燥一點的地面上,這樣容易起步。 4.冰雪道路上起步,轎車可用二擋,并緩抬離合。部分自動擋車型有雪地模式,可以開啟。沒有雪地模式的自動擋車一定記住輕踩油門。 5.過冰雪路面最好在驅動輪上裝防滑鏈。 6.盡可能避免超車,會車時選擇寬闊路段,保持足夠的側向安全距離,不要太靠路邊。 7.盡可能保持直線行走,不要經常變道,有車轍處最好沿車轍走,沒有轍處要注意周圍參照物,辨明道路的走向,盡量選擇在路中間行車。 8.在潮濕、冰雪路面長時間停車時可在車輪下鋪墊沙石、柴草和木板等物,以防輪胎凍結于地面。若在坡道上停車,應掛上擋、拉緊手制動器,并在車輪下填塞三角木、石塊等,以防溜車。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跳轉到: 9.江湖邊的道路因為空氣濕度大,更容易結冰,橋和山的背陰面路面較冷,也容易結冰。冬天,同一條路在一段路上可能沒有冰雪,但不一定所有路段都沒有冰雪,所以要警惕這些容易結冰的地段。 10.行車中下雨雪時,應降低車速,使用刮水器、多鳴號,開燈光,讓別人提前知道自己的存在。 駕駛課堂雪地行車"慢"字為先 冰雪路行車,所有的技巧總結就是一個字"慢":速度慢、轉向慢、慢剎車、慢加油、慢松離合,過猛的動作對于冰雪路駕駛有害無益。 速度慢 冰雪路一定要控制好車速,因為車速越高,慣性越大、轉向時離心力也大,所以制動、轉向都會變得困難。慢速行駛,有利操控。 轉向慢 因為地面附著力不夠,轉向輪抓地力有限,急轉向時車身慣性大,希望保持原有的行駛軌跡,轉向容易失控。而且急轉向容易導致車身重心急劇偏移,產生側滑。 慢剎車 即使有ABS、EBD、BA等電子系統的輔助,制動力依然靠輪胎抓地力來實現,所以即使你把剎車踩死,也不能達到干燥路面一樣的制動效果。制動距離會比平常長很多,通常是干燥路面的四倍以上。對于沒有ABS的車輛來講,駕駛員只有通過輕踩剎車或者點剎來避免輪胎抱死,保持方向穩定性。 慢加油 起步或者加速時,一定要輕踏油門,以適應冰雪路面較小的附著力,避免驅動輪滑轉,導致無法起步或者側滑跑偏。 慢抬離合 起步或者換擋時,一定要緩抬離合,起步時猛抬離合和猛加油的效果一樣,容易讓車輪打滑。而換擋,特別是高速擋減低速擋時,太離合過猛會導致驅動輪猛然減速,這好比讓車輛急剎車,同樣容易產生危險。 勿在雪地上撒野 我曾參加過多次冰雪駕駛培訓,其中包括奧迪和速騰的冰雪駕駛體驗活動以及賽車的初級駕駛訓練。有了點冰駕駛經驗后,反倒對冰雪駕駛有了種畏懼感。很多有豐富駕駛經驗的同行,甚至是專業雜志的專業試車手,都曾在冰雪路面上折腰。我曾親眼看到有南方的試車記者打著圈滑出了路面,不是技術不好是經驗不足也,畢竟在南方地區很少見到冰凍三尺的陣仗。我也曾在哈爾濱市內坐出租車遭遇撞車,眼睜睜看著車子滑向前車,沒有任何的挽救之力,不是出租車司機經驗不足,而是太"輕敵"了。 在成都周邊高海拔的地區,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場景并不鮮見,出城后兩小時左右就能遭遇冰雪路面。如果沒有駕駛經驗,縱然小心駛得萬年船也很難讓車正常跑起來。而對于莽撞的司機而言,冰天雪地就是大陷阱,很容易讓人翻船。對咱們這些少有高寒地區用車經驗的車主而言,可能還會面臨雨刮器凍結、風擋玻璃結冰、汽車不能啟動的困境而一時不知所措。 如果你想在雪地上開車撒點野找找刺激,建議一定找個寬闊的、沒人的地方去體驗,在城市公路上還是不要撒野。安全第一,切記切記!(網易汽車) 上一頁 [1] [2] [3] 跳轉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