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常聽到朋友、同事痛斥SUV耗油多、提速慢,但也有人深愛SUV,裝上頂框、護杠、負值輪轂等增加風阻、負重的配件,掛上四驅在擁堵的城區穿梭。 在過去的一年中,上至包牌價近200萬元的保時捷卡宴Cayenne、BMWX5,下至20萬元即可牽手的東風日產逍客Qashqai、上海通用科帕奇Captiva;有完全進口的道奇酷搏Caliber,也有曾經一車難求的東風本田CR-V,我們都曾涉獵——以價格、以排量劃圈,捉對比較、評價——并非抵觸節能減排,只因為SUV仍有市場。 買車,本就是一件感性的事。 考慮用戶對低油耗的期待、多數時間在市區駕駛,車廠取消了傳統的車架,轉而使用承載式車身、低風阻造型;與轎車共用平臺、動力總成,降低離地間隙,強調起步加速;使用鎂鋁合金等新材料制造發動機、懸架,降低自身重量;要求輪胎供應商提供專為鋪裝道路設計的低阻力輪胎,放棄對側壁支持力和抓地力的執著…… 為了實現低轉速下的大扭矩輸出,負擔四驅系統、車架的額外重量,抵消高大車身、大面積后視鏡的風阻,提供足夠的拖拽力,車廠熱衷于為SUV裝上大排量的自然吸氣引擎。與此同步,技術上的挖潛使得SUV的油耗逐漸下降——2.4升排量的緊湊型SUV,在市區使用的油耗與同排量轎車相近;在2008北京奧運會期間,4.8升排量的BMWX5在北京的市區道路可以取得百公里耗油12升的成績。 硬件俱備,想真的省油還要看開車的人。 進入環島、進入主路的車輛能夠讓行——慢,只是暫時的;路口左轉、環路出入能夠排隊——等,只是暫時的;頻繁制動、粗暴加油能夠避免——急,只是暫時的。 平常心,省油需要,做人也需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