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wl04qc1b 汽車電器維修 2006-11-27
汽車空調系統由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蒸發器和有關控制裝置等組成。當空調系統出現故障時,可用以下方法檢查診斷。
1.手感檢查 空調系統工作時,將手放在車廂冷風出口處應有冰涼感覺,否則為空調不制冷。
觸摸空調制冷劑循環回路(圖 1),低溫低壓側應較冷,高溫高壓側應較熱。兩手分別觸摸壓縮機進、出氣管,前者應較涼,后者應發燙,若無明顯溫差,說明該系統泄漏或缺少制冷劑。觸摸冷凝器,上部(制冷劑進入端)應比下部(制冷劑流出端)熱,若兩者溫差不大,說明冷凝片堵塞,未能將高溫高壓氣體冷卻。手摸干燥器進、出液管,其溫差應很小或無溫差,否則說明干燥器因臟堵塞。手摸冷凝器出液管至膨脹閥進液管間所有管道和部件,溫度應一致,哪里有溫差,哪里就有堵塞;膨脹閥進、出液管應有明顯溫差。 2.目測檢查 檢查各管道接頭、壓縮機軸封、冷凝器和蒸發器表面有無油漬。若有油漬,說明該處密封不嚴,制冷劑泄漏。之所以有油漬,是因為制冷劑泄漏后立即進入大氣,而混在制冷劑中的冷凍機油則留了下來。檢查膨脹閥出口至制冷壓縮機的軟管應發冷結露,但不結霜;若在壓縮機吸氣管表面掛霜或有大量露滴,說明膨脹閥開得過大或感溫包失靈。檢查壓縮機、風扇V型傳動皮帶,若V型傳動皮帶側面發亮,說明V型傳動皮帶過松打滑。 3.聽診檢查 壓縮機工作時,接通電磁離合器,若聽到有刺耳的摩擦聲,說明離合器打滑。若壓縮機有不正常的敲擊聲,說明壓縮機安裝松動或閥片破碎,軸承因磨損而損壞,或潤滑油太少引起干摩擦。若V型傳動皮帶處發出“唧唧”響聲,向V型傳動皮帶上灑點水后響聲減弱或消失,說明V型傳動皮帶松動或過度磨損。 4.窺視鏡檢查 儲液干燥器的蓋子上或出口處有一透明玻璃窺視鏡,通過窺視鏡可檢查循環制冷劑的流量。空調系統工作正常時,應能看到清澈且無氣泡的制冷劑在不停地流動,且蒸發器出風口是冷的。由于制冷劑是透明的,容易混淆人們的視覺,為便于觀察,可抖動發動機油門,這時有可能出現氣泡;或周期性地開啟和關閉空調,若關機后出現小氣泡,隨即逐漸消失,說明制冷劑量適當。另外,在高溫情況下也可能出現小氣泡,應注意區分。 若玻璃窺視鏡內每隔1-2s就能看到氣泡流動,且冷凝器出風口不夠冷,說明制冷劑不足;若窺視鏡內連續不斷地出現氣泡,且出風口不冷,說明制冷劑漏得差不多了;若窺視鏡內無氣泡,但出現類似霧狀的油沫流動,或出現油沫條紋,說明制冷劑已全部漏光;若窺視鏡內出現渾濁的乳狀液體,說明干燥器內漏出了干燥劑。 5.儀表檢查 將壓力表接在制冷壓縮機排氣閥高壓端和進氣閥低壓端,當發動機轉速穩定在2000r/min左右,蒸發器入口溫度為30-35℃,風速調至最高檔,溫度調至強冷檔時,若高壓端排氣壓力表指示1.3-1.5MPa,低壓端壓力表指示0.1-0.2MPa,說明系統正常。 若高壓端排氣壓力過高,則可能是風扇V型傳動皮帶松馳或冷凝器片堵塞;若停機后壓力迅速下降,則可能是制冷劑中進入空氣。 若高壓端排氣壓力過低,則可能是制冷劑不足,熱敏管漏氣,膨脹閥凍結、損壞等;若停機后高、低壓端壓力很快相等,則可能是壓縮機排氣閥或進氣閥損傷,也可能是排氣閥被雜物卡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