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panzhihao 汽車構造維修 2007-09-02
在維修技術人員越來越重視示波器、發動機綜合分析儀等相對復雜檢測設備的使用時,卻常常忽略真空表這樣一種簡單而又實用的檢測工具。實際上,借助真空表對發動機的性能與故障進行分析,可以給維修診斷工作帶來很多方便。在此,筆者談談真空表的數值分析判斷,并結合典型故障案例中真空表的應用情況,與大家共同探討真空表在診斷檢測工作中的作用。
發動機在運轉過程中,進氣歧管內將會產生一定的真空度,而這一真空度的大小、穩定與否將直接反映出發動機的總體性能與故障部位。在測量一臺發動機時,只要發動機能轉動(運轉起動機),或在不同轉速范圍內均可對發動機的真空度進行測量,在測量時把真空表接于節氣門后方的進氣歧管上,并通過不同的轉速與讀數來分析和判斷故障的部位。
真空是低于大氣壓的壓力,測量單位一般是“kPa”。一臺性能良好的發動機運轉時的真空度比較高。當節氣門在任何角度保持不變時,只要發動機轉速加快,或是進氣歧管無泄漏且氣缸密封性良好,真空度就會增加。當發動機運轉比較慢或氣缸進氣效率變低,那么歧管內的真空度就會變低。下面介紹各種工況下的真空度測試方法。
1.起動測試
為了使測試結果精確,需保持發動機在熱車時進行。如發動機因故障無法著車,也可在冷車時測量,但精確度會降低。測量時關閉節氣門,切斷點火系統,連接真空表于節氣門后方的進氣歧管上,起動發動機,觀察真空表數值應在11~21 kPa之間,如果低于10 kPa,可能原因如下:發動機轉速過低(起動機無力),活塞環磨損(密封不嚴),節氣門卡滯或燒蝕,進氣歧管漏氣,過大的怠速旁通氣路等。
2.怠速測試
一臺性能良好的發動機怠速運轉時,真空表數值應穩定在60~70 kPa之間。
(1)低而穩定的真空 如果真空讀數低于正常數值且穩定,可能原因如下。點火正時推遲,配氣正時延遲(過松的正時齒帶或正時鏈條),凸輪軸升程不足。
(2)擺動的真空 在怠速時如果真空表數值從正常值下降而又返回,有節奏地來回擺動。可能原因為:個別氣門發卡或某一凸輪軸嚴重磨損,如真空表在52~67 kPa之間擺動,可能的原因為:氣門彈簧硬度不夠。如真空表在38~61 kPa之間來回擺動,原因通常為:氣門漏氣,氣缸墊損壞,活塞損壞,缸筒拉傷。
3.背壓測試
排氣系統內阻力越大,其壓力就越高,這一壓力被稱為背壓。
(1)真空表接于節氣門后的進氣歧管內,起動發動機怠速運轉并記錄這一數值,提高發動機轉速至2 500 r/min,此時真空表數值應等于或接近怠速時真空數值,讓節氣門快速回到怠速狀態,此時真空讀數應先快速增加然后又回落。也就是說,從起初高于怠速時讀數約17 kPa的讀數,快速回落到原始的怠速讀數。
(2)如果發動機在2 500 r/min時,真空數值逐漸低于怠速數值或在從2 500 r/min猛然降到怠速時,真空表讀數沒有增加,說明排氣系統內背壓過高,其排氣阻力過大。可能是轉換器堵塞,排氣管與消聲器堵塞。
以上數值僅供參考,因發動機真空數值會隨著海拔高度與空氣密度的不同而變化,并且每一種發動機會各自有著不同的標準數值,工況不同真空度也會有所變化,所以在故障分析前應參考同等型號的正常發動機數值進行對比與綜合分析。
接下來結合故障案例的診斷檢測來分析真空表在故障診斷中的應用。
一輛富康988轎車,停放了一個晚上,第2天早晨無法起動,發動機轉動正常,但無著車跡象。經測試高壓火花發現有強烈的火花輸出,拔下噴油器插頭,插入試燈,起動發動機時,試燈閃亮,看來電控系統基本正常。卸下火花塞,發現4個火花塞上面全是汽油,已經淹缸了。更換4個火花塞之后試車,發動機有著火跡象,隨后再無任何反應。再次拆檢火花塞,發現上面還是有汽油,經過多次更換火花塞,依然如故,卸下4個火花塞起動發動機,逐缸測量氣缸壓力,缸壓均在820 kPa以上,分別檢查了燃油品質、配氣正時還是一無所獲。
一般情況下,發動機只要燃油霧化正常,高壓火花正常,氣缸壓力正常,發動機就能正常工作,但該車在以上幾方面似乎并無異常,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該車無法起動呢?該車在停放之前一切正常,一夜之后就出現了故障,莫非是排氣管堵塞了(當時天氣比較冷)?為了證實該想法,在節氣門后連接真空表,起動發動機,發現真空表指針在起動時的一瞬間跳動到10 kPa上,隨后數值指示到零。為了更進一步確認故障部位,卸下了氧傳感器。再次試車,發現每次都能正常起動。卸下排氣管,發現排氣管尾節的最低處已被冰塊堵嚴。
發動機在熱車起動時,真空應在11~21 kPa之間,最低也不應低于10 kPa,即便是冷車排氣系統不堵塞,進氣管真空度也應在10 kPa以上。遇到這種情況時如果懷疑排氣系統堵塞,可以卸下氧傳感器,因為通過氧傳感器座孔對排氣背壓進行調整,支持發動機著火是沒有問題的。
下面再列舉一個案例:一輛豐田克羅娜轎車,發動機怠速不穩,有點冒黑煙,在起步時需連續抖動油門方可起步,當車速達到40 km/h后加速性能好轉。接車后修理工幾乎把所有的電控部件都快換完了,已反復修理多次但是故障依舊。筆者接手該車后試車,在起步過程中踩了一腳制動,發現制動踏板發硬。進行反復測試,感覺好像真空助力器不起作用。看來加速無力與制動不靈有著直接關系。進行全面的目視檢查,不存在真空管脫落和真空泄漏的情況。卸下火花塞測量氣缸壓力,均在850~950 kPa之間,連接真空表于節氣門后,起動發動機怠速運轉,真空數值在37~50 kPa之間來回擺動,可能是因為節氣門關閉不嚴造成的,因為此數值已經低于標準的數值。拆檢缸蓋,發現4個氣缸16個氣門中有2個缸的進氣門和1個缸的排氣門有著不同程度的漏氣。更換一套氣門之后,故障完全排除。
此車正常怠速時應穩定在61 kPa,此數值已經遠遠低于標準數值,一般人會有2個問題:其一是為什么氣門漏氣而缸壓正常。因為在測量時發動機連續運轉,在漏氣量不是很大時,氣缸壓力不會降低太大。其二是為什么低速無力而中速以上正常。因為在起步時,發動機各氣缸充氣量少,而此時由于發動機負荷增大,氣門運動速度低,造成漏氣量大。而在高速時,由于氣門速度加快,漏氣量相對減少,功率下降不大,所以高速行車時感覺沒有明顯異常。
除了以上2個故障案例之外,筆者借助真空表還排除了很多發動機相關故障。總之,真空表作為一種簡單有效的檢測工具,只要運用得當,在故障診斷中可以給維修工作帶來很多便利,在很多時候可以使維修效率大幅度提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