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維修網 俠名 修車常識 2014年10月24
柴油機的機件在高溫、高壓和高速狀態下工作,工作條件惡劣,因此,對柴油機潤滑要求很高,其潤滑油(機油)要具有一定黏度,并且當溫度變化時,它的黏度變化較小;具有良好的潤滑性(俗稱“油性”);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具有較低的凝點;在燃燒和分解時無膠質沉淀;不含引起機件腐蝕和磨損的物質,不含機械雜質和水分。 但是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機油的品質會下降,甚至會變質。機油變質后生成的大量有害物質對柴油機的危害較大,如因氧化生成的有機酸使機油酸值增大,機件腐蝕生銹(以鉛青銅軸承最為嚴重)。使用中,機油酸值不斷增長正是“老化”的標志;漆膜(也稱膠質)是一種黑色黏稠物質,不僅難以清洗,且易使活塞粘結在環槽內而失去作用;積碳會形成炙熱點,使零件過熱,磨損加劇;油泥是水和機油混合的結果,它凝結在油管中,不僅增大機油流動阻力,甚至阻塞油路,使柴油機潤滑失去作用。 1.機油變質的原因 (1)工作溫度。正常油溫下,機油氧化并不明顯,但隨著溫度的上升氧化變質將加快,溫度每升高10℃,機油氧化速度就提高1倍左右。 (2)金屬磨屑和燃燒產物。零部件磨損的金屬粉末和燃燒產物對機油氧化具有催化作用,在磨損的金屬中,銅對機油老化影響最大,而鐵的催化作用為銅的20%,其他金屬催化作用不明顯;燃燒室內燃油燃燒生成的氧化鐵、氧化釩等,都是活性很高的氧化催化劑,將加快機油的氧化作用。 (3)摻人水分。機油中有水,會促使油泥的形成,使機油沾污變質。當機油含水量超過0.1%時,機油中的添加劑(抗氧化劑、清凈分散劑等)將失效,使機油變成了乳化液,破壞了油膜。從而加速機油的氧化。實驗證明,當機油中水分達到1%時,機件磨損將加快2.5倍。 (4)曲軸箱通氣性差,機油散熱不良。柴油機工作時,會有一些燃燒氣體竄人曲軸箱內,若活塞環嚴重損壞,此現象將更嚴重,曲軸箱內的氣壓將因此而升高。若壓力高于外界大氣壓力,則會給活塞運行帶來一定阻力,導致機油由油底殼與氣缸體結合處向外滲漏。另外,泄漏到曲軸箱內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硫,會加速機油變質。為此,必須使曲軸箱內的氣壓與外界大氣壓力相等。有的柴油機上特設有通氣管(呼吸管),其目的就是使曲軸箱的內、外壓力處于均衡狀態。 (5)保養不當。在清洗曲軸箱時,若機油濾清器或散熱器清洗不徹底或漏裝機油濾清器的密封墊圈,則柴油機在加人新機油后,即使時間只有幾個小時,也會使機油變得又黑又臟。 2.機油變質的鑒定 在實際使用中要鑒定機油是否變質,有條件的可采用機油分析器,也可用XD-I型油質分析盒(農業部農機維修研究所專利產品)取樣后進行油滴斑點色域跡象法分析,鑒定機油是否變質;沒有條件的,可憑經驗對油的性能進行判斷鑒定。常用以下經驗方法: (1)手捻搓感覺法。即用手捻搓機油并與新機油比較,憑感覺檢查其黏度。檢查時,將食指沾少許機油,并使食指與拇指對研幾下,如感覺不粘,則說明這些機油已變稀,黏度下降。 (2)氣味法。即用鼻子聞一下新機油,再用鼻子聞一下從油底殼放出的機油,氣味異常是機油污染的表現。鼻聞時,如感覺到有一股難聞怪味,則說明機油已產生強酸或混人其他雜質;如感覺有“灼燒”或刺激的氣味,則說明機油被高溫氧化;如感覺有燃油氣味,則說明機油已被柴油稀釋。 (3)外觀法。即用試管直接取已用機油油樣并用肉眼觀察。如比較清澈,仍保持一點原有顏色,表明機油污染不嚴重;如油色混濁或乳化,表示被水污染嚴重;如油色變黑,表示被燃油燃燒不完全的煙灰污染,以及油中有沙粒、金屬屑、鐵銹及塵土等固體物質在靜置中下沉。 (4)油流法。取機油盛人容器內,然后慢慢倒出,注意觀察油流。如油流能保持細長和均勻,說明油中無膠粘性物質和雜質,含水分較少。如油流易斷,粗細不均,渾濁發黑等,則說明機油已經變質。 (5)耳聽法。用干燥的紙或棉紗浸上一些機油,然后用火將其燃著,如有輕微的炸裂聲或聽到有“吩味”的響聲,同時有閃光現象,說明機油中水分較多,不宜繼續使用,應及時更換。 (6)油滴試驗法。將使用過的油樣滴在白紙上,觀察斑點情況。如在油痕中心黑點里有較多硬質瀝青和碳粒,表明機油濾清器作用不良,應檢修濾清器,油可繼續使用;如黑點較大呈黑褐色并無顆粒,則表明機油已變質應更換;如油滴中間黑點與四周黃色浸潤痕跡邊界不明顯,有擴散花邊,表明添加劑沒有完全失效,可繼續使用;如果邊界清晰表明添加劑不起作用,應更換。 (7)光照法。在天氣晴朗的日子,用螺絲刀將潤滑油撩起,與水平面呈45°角,對照陽光觀察油滴情況,在光照下,可清晰地看到潤滑油中無磨屑為良好,可繼續使用;若磨屑過多,應更換潤滑油。 |
|
|
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