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構造維修 2014年10月30
一輛裝備112.972發動機、722.644自動變速器的2005款奔馳S350。該車最近出現冷車1檔升2檔遲緩,車速達到25 km/h以上才升入2檔,之后汽車行駛操縱一切正常。正常情況下在16~20km/h由1檔升人2檔,該車升檔時機高出這個范圍。 故障診斷:接到該車后試車確認故障現象,連接專用診斷儀STAR-DIAGNO-SIS對車輛進行快速測試,所有系統均未存儲相關故障碼。考慮到變速器升檔過遲的可能原因有:冷卻液溫度傳感器測量值不準確,節氣門位置傳感器異常,變速器主油路油壓太高,調壓閥油壓太低,閥體故障,液力變矩器打滑,速控閥油路上的各處密封圈或密封環密封不良等。 首先將發動機控制單元和變速器控制單元升級,之后將車放置一段時間待冷卻后起動,讀取發動機系統冷卻液溫度傳感器數值,觀察到冷卻液溫度傳感器實際值隨冷卻液溫度的上升不斷變化。用萬用表測量:在20℃時電阻值為3090Ω,電壓為3.39V; 80℃時電阻為320Ω,電壓為0. 89V,說明冷卻液溫度傳感器沒有故障。再檢測節氣門位置傳感器,觀察到節氣門開度隨加速踏板的踩下在不斷增加,也未發現什么問題。接著就是道路測試,讀取變速器系統1一檔電磁閥y3/6y3的電流,在正常范圍;讀取系統工作壓力、換檔壓力和調節閥壓力,也未發現異常;經檢查1一檔電磁閥電阻為6. 2Ω,供電電壓為12V,正常。 由于是低速升檔遲緩,加之發動機變速器中也沒有什么影響因素,故拆下變速器更換了液力變矩器,重新裝車后試車,故障依舊存在。連接DAS診斷儀進行系統快速測試,仍未發現相關故障碼,難道是閥體有問題?或是2檔的B2制動器及K1、K3離合器打滑所致?萬般無奈之際只能再次抬下變速器,拆散變速器,檢查里面的離合器片、制動器片及活塞,也未發現問題,拆開閥體總成并清洗各電磁閥及閥體油道,重新裝復后試車,故障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冷靜思考此車的故障現象,應該不是變速器的問題,難道是發動機控制系統有故障?在 打算更換一個新的發動機控制系統之際,謹慎起見決定再次調整思路,發動機控制系統確定是否暖機不僅依據冷卻液溫度還參考機油溫度,之后才會把發動機已經暖機、變速器升檔條件已經滿足的信號傳至變速器控制系統,此時若是車速達到升檔車速,變速器便升人2檔。 考慮到此,在冷車下接上診斷儀,試車,重點監查發動機冷卻液溫度傳感器和機油油位油溫傳感器(圖1)。由于此前已經確定冷卻液溫度傳感器是完好的,接下來重點觀察機油油位油壓傳感器。觀察發現機油油位油溫傳感器在冷車時一直好像“卡”在某個位置,但是隨著發動機溫度上升此傳感器又好了,讀數和測量都變得正常。到此一切謎團都已解開,由于機油油位油溫傳感器在冷車時測量不靈敏發卡,導致發動機認為發動機機油溫度過低,于是變速器就啟用延遲換檔功能。更換機油油位油溫傳感器后試車,變速器升檔正常;卦L客戶,反映故障沒有再出現,至此故障徹底排除。 維修小結:變速器升檔延遲功能的作用:在發動機起動后迅速地將三元催化轉化器預熱至工作溫度,發動機控制單元通過CAN(控制器區域網絡)總線,向變速器控制單元N15/3針腳發送改變換檔曲線的請求,在更高的車速/發動機轉速下執行部分負荷換檔(1-2檔、2-3檔)曲線。發動機起動后,當冷卻液溫度小于50℃、車速小于53km/h的情況下,變速器的升檔延遲功能啟用,最多延時160s。 該車故障是冷車時升入2檔時換檔時機遲緩,作者第一步懷疑發動機冷卻液溫度傳感器信號失準,第2步懷疑自動變速器液壓控制系統故障,第三步懷疑發動機油位油溫傳感器信號失準。作者三次因迷茫而自問“難道……”,最后檢查出油面信號低于實際油面,更換油位油溫傳感器后故障排除。作者測量出機油油位油溫傳感器信號在冷車時不正常,好像發“卡”,作者分析冷卻液溫度信號、機油溫度信號如果低于正常值,是升檔時機遲緩的兩個限制條件。 本案例前期,作者只是考慮了機件和電子元件等硬件故障,沒有考慮軟件對冷車1-2檔升檔時機的限制條件,在分析不完全的情況下投入了大量的更換變矩器和解體變速器工作,帶來不應有的維修成本、維修時間、變速器損耗等問題,作者應將這一點寫進維修小節。 對于作者提供的兩幅插圖,由于是整頁復印不易排版,我做了加工并寫上圖注。如果作者資料充足,對技術細節還可進一步闡述,例如機油油位油溫傳感器的結構如何,油溫低時怎樣“卡”,該傳感器信號的類型,該信號由何路徑輸入自動變速器控制單元等。 |
|
|
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