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ydingqi.com 來源:互聯網 作者: 類別:修車常識 時間:2008-07-24
近一段時間,全國各地陸續進入潮濕多雨的夏季,這個季節中伴隨雨水天氣的增加,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里小編就來談一談雨天駕駛的安全問題。 雨天駕駛特點 根據調查顯示,雨天駕車的交通事故率比平常高出大約5倍。因此,駕駛員在雨天行車時一定要提高警惕。遇到下雨天氣,直接影響行駛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視線受阻和路面情況的多變,比如雨水灑落或車內霧氣都會使風擋和車窗玻璃模糊不清,而濕滑路面的光線反射和路面附著力降低會使駕駛車輛與日常相比增加不少難度。另外,遇到路面積水也是雨天駕車時對駕駛員的一大考驗。俗話說“未雨綢繆”,對于有車一族而言,提前準備是從容應對復雜駕駛情況必不可少的工作,也許大家可以在下面的介紹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防范措施。 路面附著系數對駕駛的影響 通過對3種不同路面情況下附著系數的比較,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汽車在濕滑程度不同的路面上行駛,路面附著系數會隨路面濕滑程度的加重而降低。在降雨開始的初期,路面對車輪的附著系數達到最小值。此時由于輪胎與路面間的積水不能及時排出,隨之產生的動力會使輪胎微微上浮,在輪胎與路面間形成薄薄的一層水膜,使輪胎與路面間的附著力喪失,這就是所謂的“水滑”或“水膜”現象。 同時,雨天路面附著系數與車速也有很大關系。在干燥路面駕駛,隨著車速提高,車輪與路面間的附著力(也稱摩擦力或抓地力)幾乎沒有變化。而在下雨天時,當車輛在潮濕路面行駛,車輪的抓地力會隨車速的增加而減小。雨天行車,由于路面濕滑,車輛很容易在車速提高或急轉方向時發生滑動,因此,這時不要急踩制動踏板或急轉方向,應利用發動機制動力減速。 雨天駕駛的安全要點 結合日常經驗和使用習慣,我們為大家總結了一些雨天駕駛的安全要點,包括減速防滑、輕踩制動、低速涉水、視線清晰和日常檢查。 減速防滑 由于雨天路面情況的特殊性,行車時應適當降低車速,準備停車時最好提前100~200 m開始減速,給后方的車輛留出足夠的反應時間,也為自己留夠制動距離,以免發生追尾。還需要注意的是雨天行駛不要跟車太近,更不要頻繁超車。尤其在超越大型車輛時,大車濺起的水花會讓小車司機看不清車外的情況,容易發生危險。 雨天車輛打滑時,如果是前輪側滑,應當將方向朝側滑的相反方向糾正;如果是后輪側滑,則要將方向朝側滑的相同方向糾正。 輕踩制動 雨天行車使用制動時要采取“點剎”的形式,連續輕踩制動踏板,使制動力輸出平穩均勻,避免車輪抱死。因制動發生側滑時,應立即取消制動,并把變速器換入低擋,利用發動機制動力達到減速的目的。 低速涉水 在經驗豐富的老駕駛員和自駕游愛好者中,流傳著“急走沙,慢走水”這樣一句話,其中“慢走水”所說的就是面對雨天涉水時采取的有效措施。車輛在涉水時不能車速過快,因為過快的車速會將水花濺起,進而吸進空氣濾清器,導致發動機熄火。車輛在涉水前要觀察積水深度,一般情況下,當積水深度超過前保險杠時,建議不要繼續行駛。 基本上積水深度沒有超過半個車輪或達到淹沒排氣管的深度,就可以安全通過。涉水時應使用變速器低擋位并穩住油門,不可中途停車、換擋或急轉方向。如果涉水途中熄火,不要繼續嘗試起動發動機,以免發動機進水,對車輛造成損傷。 視線清晰 隨雨量的增減,應調整雨刮器的刮水速度,保持風擋玻璃透明。下雨時,封閉的車內空間空氣流動性差,容易在車窗上形成霧氣,此時可以利用汽車空調冷風或暖風功能除霧。所不同的是,空調冷風除霧速度快,關閉空調后霧氣很快又會出現。空調暖風雖然在除霧速度上稍慢,但除霧效果徹底,關閉暖風功能后不易再起霧。 日常檢查 定期檢查車輛的狀況可以避免在遇到雨天時手足無措。檢查的內容包括雨刮片應一年一換、定期添加玻璃水、定期檢查輪胎的胎紋深度和磨損情況、檢查朝向風擋玻璃的空調出風口是否暢通、定期疏通車輛排水通道,清理排水口周圍污垢等。類似這樣的檢查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自己動手就可以完成的,看似簡單,卻可以保證雨天駕駛的安全。(編輯:杜洋) 卓眾汽車網
相關:
更多>>
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