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110網 俠名 修車常識
近日持續高溫,汽車自燃現象時有發生。 14日下午,北五環功德寺橋上就發生一起自燃事故。事故發生后,明火直接從車后方躥出,火越燒越旺,司機卻束手無策,只能眼看著愛車燒成了空架子。 因為自燃時,車內唯一的救命稻草——車載滅火器并沒有按要求配置。 記者隨后統計本市今年6月以來各媒體報道的汽車自燃事件。自6月1日至7月15日,媒體報道的京城汽車自燃事件共有16起,在這些報道中,僅有1起私家車事故發生時,車主使用了車載滅火器進行自救。 京城私家車滅火器配備情況到底如何?配備在車內的滅火器是否能夠正常使用?記者采用調查問卷、隨機采訪的方式,對200名私家車主進行了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僅有一成車主定期更換車載滅火器,過半車主從未關注過自己車上滅火器的使用年限,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 問卷調查 多數車主不知年限 調查中,九成車主都表示自己車里配備了滅火器。 記者在中關村請一位車主填寫調查問卷,車主認真打開后備廂查看了自己的滅火器,才發現已經超過使用年限半年多。“要不是你們問我,我還真就忘了看了。”他說。 車輛自燃時,除了及時報警外,一個可用的滅火器成為降低損失的關鍵因素。調查中,過半車主表示不清楚自己的車載滅火器是否真正能夠使用。“買車的時候商家送我的滅火器,我也沒用過,確實不知道能不能用。”一名車主在填寫調查問卷時說。 綜合200份問卷,記者發現,大部分車主在添置滅火器時都屬于“被動添置”。 隨機采訪 真正使用的不足一成 200名受訪對象,只有16名車主表示,自己曾使用過車內的滅火器。 而對于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很多車主也存在誤區。 一位在西三旗附近停車的車主說,只要汽車冒煙就趕緊把車里的干粉滅火器拿出來,頭朝下噴射,就能夠滅火。 而實際上,干粉滅火器在使用時不能橫臥或顛倒使用,否則是噴不出干粉的。 市場探訪 干粉滅火器是主流 北京永福安消防器材銷售中心的劉女士表示,車載滅火器以干粉滅火器為主。 她介紹說,1211滅火器(滅火器的一種)由于污染性較大,目前已停止使用,而其他幾種滅火器則是由于市場上很少會有小型量銷售,所以一般不會使用在車載滅火器上。 劉女士表示,今年市場上新流行的一種“高效阻燃車載滅火器”銷量一直不錯,雖然價格比普通滅火器高,但其使用年限比普通滅火器長三倍,而且事后便于清理。 雖然天氣炎熱,發生汽車自燃的概率較高,但記者詢問了永福安、京盾等5家北京市消防器材銷售中心,負責人均表示近期車載滅火器的銷量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基本與平時持平。 交警說法 不帶滅火器處罰200元 交管局車管所京北分所檢測站的徐先生向記者介紹,前來車管所檢驗的車輛基本上都配備了滅火器。驗車時,檢測站會檢查滅火器是否在使用年限之內,是否能夠正常使用。 針對調查中不少人選擇在年檢前才臨時購買滅火器,徐先生表示確實存在這種現象,但由于沒有具體統計,所以檢測站也沒有相關的數據統計。 沙河交通隊劉警官告訴記者,近期由于天氣炎熱,發生車輛自燃的案件比平時明顯增多。 劉警官表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未攜帶滅火器上路的車輛一旦被交警查出,將按照“安全設備不齊”處罰,雖然不扣分但要罰款200元。 專家提醒 新舊車區別對待 夏季雨天需留神 一汽大眾北京海聯力通4S店首席技術專家高玉珂表示,夏季是汽車自燃高發季節。 高玉珂介紹說,新車和舊車自燃的原因有所不同,“大部分新車自燃都是因為改裝后增設了新設備,導致線路過窄而引發火災。舊車電路容易老化,油管也會松動,在使用6到7年或開到20萬公里以上后,應當及時做維護保養。” 高先生說,由于夏季雨水天氣較多,在高速、長距離、長時間行駛后,汽車底部的三元催化器會產生高溫,如果突然涉水,三元催化器內壁會在熱脹冷縮的情況下破碎,破碎后的三元催化器一旦堵塞就會引起自燃。 高先生提醒私家車主,發現汽車自燃或冒煙時,除了及時報警外,切勿打開引擎蓋查看。“這樣會使車輛自燃部位更加通風,火勢反而會變大。”他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