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110網 俠名 汽修知識 2009-4-15
【正文】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布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一季度全國汽車實現銷售267.88萬輛,首次獲得季度全球銷售冠軍。這也是我國汽車銷量連續第三月超過美國。 與持續上升的我國汽車業相比,美國汽車銷售量降至1963年以來最低點,3月份美國新車銷量為85.77萬輛,與去年同期的136萬輛相比下降了37%,前三月累計銷售220.88萬輛。這意味著我國汽車市場在今年前兩個月連續超過美國之后,第三次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 我國汽車銷售在全球實現首季“開門紅”,與以實施燃油稅、降低購置稅等新政為代表的國內汽車振興規劃的穩步推進不無關系。這說明,國家對于汽車業“救市”是十分成功的,成效遠遠超過一拖再拖的美國,更是走在世界汽車“救市”的前列。然而,對于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一些西方人并不高興。近來,西方媒體一席“曇花一現”、“豐產不豐收”的評論,給我國汽車業澆了一通冷水。 在美國媒體一篇題為《中國汽車3月銷量創歷史新高但可能豐產不豐收》的評論中稱,中國汽車業第一季報出亮麗銷售業績,這是否意味著中國汽車產業已經復蘇?答案可能會令人失望。評論援引業內人士的說法稱,一季度汽車市場的快速成長,大部分因為產業政策的刺激,一季度微型車和經濟型轎車增長最快,但是,這些車型價廉利薄,很可能造成部分汽車企業增產不增收。 美國一家廣播公司則在《在中國,購買美國車依然能引起共振》的報道中稱,在中國,仍然能夠聽到中國客戶這樣的聲音:“我還是喜歡美國車的性能。”中國百姓打開電視,隨時隨地都能看到汽車領袖是美國。福特和通用都在中國建立分公司專為中國市場造車,但他們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恐怕也是因為他們叫福特和通用,他們的名字在中國就是銷量的保證。 這些評論給人的印象是,對我國奪得全球銷售冠軍,贏得第一大汽車市場的稱號,西方人心里似乎不舒服。因為幾十年來國際汽車產業的第一把交椅都是由美國、日本這些發達國家所占據。然而,事物總是在發展中不斷變化的。二十多年來,通過大量引進先進技術或自主研發,我國汽車制造業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 眾所周知,汽車業是否發達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和國民消費能力的綜合體現。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一些制造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汽車業就是一個典型。2006年,我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市場。今年前3個月,我國又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 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如果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這實際上是我國汽車業發展的一個風向標,也是國內產業參與國際產業轉移的一個信號。 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一直是中國人的追求和夢想,如今如愿以償。事實上,實現這個夢想的基礎是我國巨大的潛在需求,按百分比計算,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汽車擁有量基本飽和,美國達到70%以上,但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剛剛起步,不到1%,差距很大,因此對汽車的需求量是巨大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