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一片質疑聲中無車族聲音被忽略 專家: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考驗政府智慧 “禪城區路邊停車位收費擬提價”的消息經過媒體披露后,引起眾多本地論壇持續熱議。然而,在網上鋪天蓋地的質疑聲中,也開始出現一些支持的聲音,并與反對提價者展開激烈的論戰。 “有車族反對提價,無車族贊成提價,這實際上折射出不同群體在爭奪路權這一公共資源時的利益博弈。”佛山市委黨校社會經濟研究所所長趙起超直言,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實現決策的科學合理,將極大程度地考驗著政府的智慧。 尷尬現實 再不限制,以后誰也開不了車? 盡管面對幾乎一邊倒的質疑,但牽頭制定《禪城中心區路內停車規劃》(初稿)的佛山科技學院副教授曾小明,始終堅持規劃的科學性。提價方案出臺的依據,依然在于中心城區突飛猛進的小汽車保有量,以及由此帶來的交通堵塞、停車難等老大難問題。 汽車多,究竟有多少?停車難,究竟有多難? 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09年底,佛山市各類汽車保有量大約76萬輛,但正規的停車位只有10萬多個,面臨六七輛車爭一個停車位的尷尬局面。作為中心城區的禪城同樣情況堪憂,截至目前,禪城小汽車保有量已達到14萬輛,但全區的路邊停車位僅3700個,算上各類專業停車位也僅有泊車位6萬個,供給遠遠小于需求。 根據曾小明的調研,目前禪城區的停車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同濟路、普瀾二路等主干道高峰時刻車位供應不足,二是政府職能部門周圍停車矛盾突出,三是次干道、支路沿線的學校配置停車位不足。另外,道路沿線的辦公、寫字樓高峰時段停車位也比較緊張。 汽車保有量的急劇增加,也給中心城區帶來了嚴重的交通擁堵。去年年底,本報曾就佛山的交通擁堵黑點進行調查,其中,東方廣場、季華路、汾江路被網友列為佛山最堵的三條道路,這三條路全位于禪城。 “如果還是原來的那套方案,每次四塊錢隨便停8小時,那么我保證,過不了多久,大家誰也別想開車了。”在提價方案公布的新聞通氣會上,曾小明說。 各方博弈 反對提價,難道就是真民意? 提起此次提價,禪城區交通局公交科科長饒文賢直言,就是要充分利用價格杠桿,鼓勵車主盡量將車停在室內停車場或少開車,多選擇公交出行。然而,方案初稿甫一公布,便遭到網友鋪天蓋地的“拍磚”,部分媒體也跟進質疑此次漲價的動機及其合法性。 昨日下午五時許,記者瀏覽佛山某本地論壇發現,質疑停車費漲價的發帖已有十多個,其中最火的帖子回帖高達36頁。網友“超人米高”就列舉了此次停車費漲價的四大嫌疑。網友“安建樂”則表示,現在很多小區的配套停車位不夠,只能停在路邊。更有網友建議,應查一查相關部門是否有利益輸送、職權尋租的行為。 但從昨日開始,網上一邊倒的反對格局開始出現改變。自稱無車人士的禪城網友“aomai”公開發帖支持調高停車費。“aomai”說,通過提高路邊停車費,減少開小車出行,提倡坐公交車,能夠促進城市的綠色環保。同時,路邊停車位是屬于公共資源,如果真是4元停一天,一來是對公共資源的浪費,“二來若路邊都停滿了車,行車速度如何提高?” “公共資源是人民的,我們這些無車族也有份的,支持調高停車費!”網友“zengzhengw”說。回帖中,甚至一些有車人士也對提高停車費表示支持,但網友強調,要公開透明,加強收費管理,收的錢也要用于道路建設和支持公交事業。 “不管有車無車,讓18歲以上的成年公民參加投票的話,絕對不會只像論壇上的‘一邊倒’地罵提高停車費了!”有網友如此評價。 網友言論 “窮人支持限制汽車,富人支持禁摩!”——網友“lenvon” “一升油錢(6.3元)就能停一天,你覺得合理嗎?”——禪城摩托車主阿遙 “道路資源本來就是有限的,為什么還要占用公共資源為私家車主多開辟路內停車位?這很難讓人相信政府是要限制私家車而不是為了‘創收’。”——網友“TAOBO”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決策悖論 一邊提價,一邊“漂白”路側帶停車? 細心的網友卻發現,此次政府公布的方案,似乎存在著一個“悖論”。如果真要限制私家車出行,單單提價就可以了,但為什么還要增加5906個路內停車位?“道路資源本來就有限,為什么還要占用公共資源再為私家車多開辟停車位?” “這實際上就是將路側帶停車‘漂白’嘛。”車主劉先生一語道破其中的玄機,他表示,現在的人行道、公共設施帶等路側帶由于沒有劃車位,理論上不許停車,但實際上是個“灰色地帶”,很多車都停在那里,一分錢也不用繳。但今后路側帶也要劃車位,等于將現在路側帶的違章停車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記者也粗略算了一筆賬,目前禪城約有3700個路內停車車位,按照禪城區公交管理公司負責人的說法,每個月的收入約60多萬元,即平均每天每個車位約5.4元,根據每次4元的價格,每個車位的平均周轉率約為1.3。提價以后,假如中心城區每輛車平均停車1.5小時,應收費7.5元,即便提價后周轉率與現在持平,每個車位每日收費應為7.5×1.3計9.75元。而通過增加車位后,禪城區內將擁有大約9606個停車位,因此,估計每個月的收費收入大約280萬元,比現在足足高出4倍多! 網友“Mascara”也對政府此舉提出異議,“現在所有非主干道路都劃了線,給車主們停,原本就不寬闊的道路就會變得更窄了”。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深度思考 趙起超:政府決策應考慮社會利益均衡 佛山市委黨校社會經濟研究所所長趙起超表示,目前類似路邊停車位收費、水電氣等公用事業項目的漲價,政府部門通常以價格杠桿作為理由。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杠桿是用于調整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用于維護社會公眾利益,不能夠成為某些政府部門用以謀取經濟利益的工具。 “路邊停車確實要限制,用價格調節的方式也不是不可取。”但趙起超表示,此次路邊停車位收費提高,之所以引起較大的爭議,主要是因為調價的幅度超出了公眾的心理預期,同時對于調價的動機公眾也有懷疑。“比如15分鐘內免費停,即便是臨時辦事,15分鐘是不夠的。” 同時,趙起超也認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道路資源越來越成為一種稀缺資源,不同的利益群體都想更多地占有路權。因此,政府應當考慮到社會利益的均衡。在提價的同時,也要做好配套設施的建設,比如多建一些室內立體停車場。 面對各種爭議與質疑,禪城區交通局昨日稱,待下周待意見征求結束后,將召開媒體通氣會集中回應大家的質疑。 龍建剛:價格杠桿未必能夠壓制停車需求 “目前方案還是在征求意見當中,市民有質疑是正常的。”佛山知名評論員龍建剛表示,禪城區的停車難,需求多而可供停車的地方少是一大根本原因。因此,通過價格杠桿來壓縮對停車位的需求實際上并不能夠起到太大的作用。 他預計,停車費漲價之后可能會提高車位的周轉率,這又能夠使得停車公司收取到更多的停車費。因此,公眾難免會對政府是否在變相收錢產生懷疑。 “真理越辯越明。”龍建剛表示,城市道路是公共資源,對道路收費市民必須有發言權。通過理性的質疑和爭論,可令佛山進一步向公民社會過渡。即便這樣的質疑最終無法左右政府的決策,但只有質疑才能讓城市管理進步。而有關部門也需要以積極的姿態化解市民質疑。 上一頁 [1] [2] [3] [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