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如果點子不準,你從4S店買來的新車,有可能是修過的!”一個報料電話揭露汽車行業的“隱私”。報料人稱,自己是某4S店售后經理,曾多次安排下屬,把在運輸途中撞壞的“瑕疵車”,偷偷維修再“包裝”后賣給客戶。之所以打爆料電話,是因為“良心受到了譴責”。我們暫且稱呼這位報料人為方先生。 方先生擁有20年的汽車從業經歷,先后在杭州、寧波的6家4S店工作過。方先生說,新車出廠后,在運輸到4S店的路途當中,難免發生擦碰!按蟛糠中萝囀怯冒遘囘\輸的,路途遠,時間長。另外,在裝卸過程當中,也容易發生事故。有輕微的事故,比如油漆被擦掉了一小塊;也有較嚴重的,比如保險杠被撞斷、大燈被撞壞等。” 方先生以自己的經驗估計,“瑕疵車”出現的概率,大概是3%左右,即100輛新車中有3輛“瑕疵車”!拌Υ密嚧蟛糠纸涍^4S店修復以后,又當作新車偷偷賣給了客戶,真正敢向客戶承認的很少。而對于客戶來說,買到出過小事故的車,問題還不算很大。如果買到大修車、返修車,那就倒霉了!狈较壬f,在他先后任職過的6家4S店中,只有1家會向客戶坦白“瑕疵車”。 在“瑕疵車”到店,被驗車的工作人員發現起,4S店的生財之道來了——首先,4S店會找運輸公司賠償!氨热畿囬T上油漆被刮了,哪怕很小一塊,我們會要求對方賠償整扇門的費用。而4S店在拿到賠償后,偷偷把車維修好,費用遠遠用不了這么多! 方先生說,把“瑕疵車”修復,4S店要冒風險的!霸洺鲞^這樣的事——4S店修復瑕疵車后,忘記把維修記錄刪除。結果客戶在保養時發現了,車子竟然是在賣出以前維修過的。最后4S店吃不了兜著走。” “為了防止這樣的烏龍,4S店也找出了對策,那就是把店里的試駕車拿來作‘擋箭牌’”。方先生說,很多店都有試駕車,平時開得多,經常修理也正常。4S店就利用這一點,明明是瑕疵車的維修,卻記在試駕車的賬上。反正車型是一樣的,把車架號、發動機號改一改就行了。所以,查許多4S店試駕車,你會發現它的維修記錄非常多。其實,中間有很多是給瑕疵車修了。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就算客戶事后發現這是輛瑕疵車,也查不出個所以然來,因為4S店對于瑕疵車的修復包裝,沒有留下任何證據。” 相似案例 王先生花了近3萬元在經銷商處買了一輛微型車。在檢驗新車時,由于以前很少接觸車,他和母親看車身上沒有劃痕,便把車提走了。但1個小時后,他到朋友的汽修店準備給車子做美容時,有多年維修汽車經驗的朋友卻發現,在他車子的左后門內側,有明顯的“二次噴漆”痕跡,他朋友怕自己看得不準,又找來幾個有經驗的維修工,結果大家證實這輛車的確有“二次噴漆”的痕跡。 朋友怕他上火,就告訴他,雖然有“二次噴漆”,但是并不就證明那輛車曾經撞過或出過事故。但王先生自己覺得很憋氣,因為他花的是新車的價錢,不應該買來一輛“翻新車”。同時,他認為汽車經銷商在賣車時,應該如實告知,否則便是對消費者的欺詐。 在購車2個多小時后,王先生又把那輛“新車”開回了經銷商處。 售后工作人員和幾位汽修工檢查后,也證實那輛車的噴漆確實有問題,有可能是“二次噴漆”,也有可能是噴漆時有瑕疵。對此,王先生提出了退車或者換車的要求。但銷售方的工作人員并沒有同意他的要求,當時提出給他賠償500元錢或送兩次汽車保養。對此,王先生沒有同意,隨即進行投訴。 在調查調解過程中,經銷商售后服務經理稱,車輛的噴漆雖確有瑕疵,但不能完全肯定是“二次噴漆”,也有可能是第一次噴漆時處理得不好。王經理稱,那塊噴漆是出廠時出現的問題,經銷商在接車時沒有驗出問題,而王先生購車時也沒有發現。 經過與廠方協商,經銷店可以給王先生把漆面處理好,并贈送王先生2次保養和車身貼膜。當王先生表示對此處理并不接受后,王經理又表示可以再與汽車廠家進行協商。當晚,經銷商同意為他換車。 應對之策 盡管“瑕疵車”玄機重重,但并非一定會被蒙,普通消費者只要巧用如下幾招,就可以防止被4S店“蒙”。 首先,看、摸、敲。“瑕疵車”經過修復,哪怕技術再高的4S店,也很難做到和原廠車一模一樣?,重新做過的油漆,往往不夠均勻,和其他漆面的顏色,也有細微差別;摸,重新做過鈑金的部分,往往會有刮灰,甚至有些地方還有打過石膏的痕跡,這些都可以摸出來;敲,重新修復過的部分,敲打起來聲音會比較悶,而新件敲上去的聲音會比較清脆。 其次,停車的位置。一般來說,4S店對于修復過的“瑕疵車”,是不敢明目張膽地擺出來的。他們往往會選擇店里一塊比較隱蔽的地方,專門停放“瑕疵車”。如果有條件,不妨親自到停車場,找新車比較集中的地方挑車,而不要自己坐在店里,讓銷售員幫忙“挑”車。因為這樣,“挑”來“瑕疵車”的可能性比較大。 第三,找熟人、找專家驗車。如果有關系比較好的朋友在4S店工作,不妨讓他陪同挑車。另外,找專家一起去驗車,也是個不錯的方法。如果身邊有懂車的朋友,也不妨帶去參謀,這樣能夠大大降低買到“瑕疵車”的可能性。(21CN汽車) 上一頁 [1]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