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美容技術
持續火爆的汽車銷售行情帶熱了汽車用品市場,“七分養、三分修”等愛車新觀念被越來越多的車主所認可。記者近日從申城車市獲悉,整車貼膜、底盤裝甲、漆面封釉等“汽車后市場”的商品種類日漸豐富,而標準化服務也進一步推動了這一市場的發展。 在本市最大的汽車用品連鎖企業“美車飾·汽車百貨”金橋店看到,等候進行“汽車美容”的汽車足有幾十輛,在原本寬闊的廣場上排得滿滿當當。除了常規的洗車項目,漆面拋光、精品打蠟、車內除味清潔、空調專業養護等項目,也是車主們選擇的對象。工作人員介紹說,車主們喜愛的汽車美容項目已經出現了變化:原本,很多車主喜歡對車輛內外進行個性化裝飾,汽車用品市場中多的是各種裝飾品,包括坐墊、內外飾品等。但現在,更多的車主偏向于維護車輛性能,特別是進入秋天以后,選擇自駕游的車主多了不少,在出行前為車輛進行維護保養成為他們的首要功課。 消費者對專業保養的要求日漸增加,整車貼膜、底盤裝甲、漆面封釉等基礎服務項目,每一個都演變為多個等級。比如整車貼膜,基礎護理大約幾百元,費時3個小時;但較為高級的貼膜近千元,費時8個小時。雖然高級護理價格貴了,但大部分產品有“綠色”、“環保”的底牌,使用期限也比基礎產品長不少,很多車主看中了它們的總體性價比,所以總體銷量不錯。 “汽車后市場”也在電子商務中嶄露頭角。除不少專業企業在淘寶網等綜合購物網站上開設網上店鋪,一些汽車專業網站也從介紹車輛性能轉向推介汽車用品,形成“線上下單、線下服務”的格局。與實體店鋪相比,網上的汽車用品市場產品更加豐富,價格也相對優惠。從網友留言看,選擇此類服務的大多為年輕車主,他們認為,這樣的服務價格透明、程序規范,讓人比較放心。 業內人士指出,“汽車后市場”涉及汽車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服務,既包括車輛美容裝飾,也涉及維護保養甚至小修小補等服務,基本涵蓋了消費者買車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務。目前,每輛車每年對相關汽車用品和服務的消費約2500元,保守估計,全國的“汽車后市場”有超過20億元的消費能量。 不過,“汽車后市場”的相關服務標準還未出臺,準入門檻也較低,業界存在企業規模不一、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對此,專業化和品牌化的服務應當成為車主的理性選擇。(汽車美容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