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雖然汽車銷售火爆,但汽車投訴增長幅度幾乎與車市銷量增長速度同步。來自中國質量協會用戶委員會、清華汽車工程研究院和車人網第三季度的投訴統計顯示,2010年第三季度投訴量比去年同期上漲7.4%,1-3季度總投訴量已達到2009年全年的90%以上。投訴分析中的一個顯著特征是,汽車質量問題多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也成為困擾汽車消費者一個最主要的問題。 涉及質量投訴超9成 投訴總量增長帶來汽車質量問題日益增多,汽車產品質量與服務問題需要引起廣泛注意。統計顯示,涉及質量問題的投訴占到總量的90%以上,而綜合投訴(同時有質量和服務問題)占比61.8%,說明現階段質量問題仍是引發投訴的主因,而車主對產品質量和服務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在質量問題投訴中,發動機、車身附件的投訴占投訴總量近5成。主要表現為發動機異響、車廂內噪聲大、車身震動等。本季度空調系統和輪胎的投訴量相比上季度繼續增長,典型問題有空調異響、不制冷、輪胎鼓包以及屢修不好、故障責任不清等引發的服務問題。 半年內新車投訴同比增5.1% 按照常理,車輛使用時間越長,出現故障頻率就越高,投訴的幾率也會更多。然而,在2010年三季度中,6個月以內新車投訴占比64.2%,同比去年上漲5.1%。分析發現,其中近2成是發生在購車3天內的投訴,主要有剎車異響、變速箱異響、故障燈常亮及車漆顏色不均等。 而從行駛里程上來看,車輛出現故障的行車里程呈不斷縮短趨勢。投訴分析顯示,95%以上的投訴都發生在6萬公里內,其中,行駛1萬公里內的投訴占到總量的一半,同比去年增長超過10%。 由此可見,汽車雖然賣得火,但新車質量有較明顯的下滑,這也成為目前汽車投訴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新車質量亟待提高。 值得提醒消費者的是,在提車時須認真檢查車況,盡量試用各項配置功能,謹防遇到出廠就存在問題的車輛。 緊湊型車成投訴重點 統計顯示,緊湊型車的投訴比例為44.3%,是車型投訴的絕對重點和熱點,主要問題有發動機異響、怠速不穩、轉向重、剎車異響等。此外,小型車與微型車的投訴量相比上季度也略有上升。 與此相對應的是,在2010年三季度投訴中,價格在20萬元以下車型投訴比例超過80%,說明在此區間的購車者對產品質量與服務更為敏感和關注。可見,廠家應加強產品質量與服務管理,重視車主要求并做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雖然低價格車型投訴有所增加,但與二季度相比,自主品牌汽車投訴占比有所下降,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3.2%。從今年自主品牌銷量增長情況來看,投訴比例亦呈下降趨勢,表明自主品牌在產品和服務質量方面有較大提高,涉及問題主要有車身異響、空調故障、內飾及配件質量差等。 維修影響使用投訴多 在質量問題投訴原因分析中,因維修影響使用仍是投訴主要原因,占比76.3%,較二季度有所上升,而車輛存在安全隱患的投訴比例則呈下降趨勢。 具體比例為:因維修影響使用的占76.3%;安全隱患占15.7%;交通事故占1.5%;自燃占1.2%;消費者認為屬于廠家自身生產缺陷占5.3%。 車主普遍希望服務站能針對車輛故障認真檢查,高效徹底地解決,反映最多的則是服務站未進行專業檢測,就稱“屬正常范圍,不影響使用”,如車輛異響等問題。 統計顯示,在服務問題的投訴中,服務態度、人員技術以及承諾不兌現的投訴占比超過50%。其中承諾不兌現是造成車主多次投訴的主要原因之一,具體表現有對車輛故障原因判定前后不一、廠家承諾的處理方式和優惠方案與車主進站所遇情況不符、承諾配件到貨期限已過仍不能到貨等。 要求賠償訴求增多 投訴解決滿意率由解決情況和滿意度兩部分組成,其中滿意度是用戶對汽車企業、服務站處理汽車產品問題的反映,由滿意、認可、不滿意三部分構成。其中,車主滿意(含滿意和認可)的投訴占投訴總量的70%以上,說明多數車主能認可處理結果,而不滿意的理由主要是問題處理時間長、對于車主提出的延長保修等要求不能滿足等。 值得注意的是用戶要求賠償的投訴同比上升超過10%,包括賠償多次往返維修站的交通費及誤工費等方面,這說明車主不僅要求修好車,更對維修時間和效率越來越重視,提出的要求也更具體化。 2010年第三季度總體解決率為83.1%,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說明在拓展市場的同時,大部分汽車企業還是很重視車主投訴的,并能較為及時地協商處理。 ●消費提示 中國質量協會用戶委員會相關人員提醒消費者,以下兩方面應該引起注意。 一是不少車主對“免費保修期”的認識僅限于“幾年和幾萬公里”,而對于保修期內車輛的保養周期和公里數的規定、整車及配件不同的保修期限等缺乏認識。如燈泡、輪胎、雨刮器等易損易耗件,多數僅有幾個月的保修期,有的甚至不在保修之列,因此,車主需要多了解保修保養規定及其中的限制條件,清晰廠家的服務承諾,以免自己利益受損或陷入索賠糾紛。 二是隨著汽車改裝日益增多,由此引發的糾紛増加。因此建議車輛改裝時,應根據原車設計及材料慎重選擇,并在正規的改裝店選用與車輛價值相符的改裝用品,避免因隨意、劣質的改裝而造成的車輛問題,導致行車安全隱患。來源:中國消費網·中國消費者報 上一頁 [1]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