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美容技術
乘聯會最新的銷售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各大合資車企基本都超額完成銷量目標,而自主品牌大部分都未完成目標。而這其中,銷量目標由80萬輛降至60萬輛的比亞迪汽車(微博),全年最終銷量以52萬輛收官。在連續幾年的翻番之后,增速跌至16%,僅為市場平均增速的一半。比亞迪公布的2010年前三季度業績顯示,與2009年同期11.6億元人民幣相比,其第三季度的凈利潤大跌99%至1182萬元。 中國汽車市場如火如荼的2010年,對比亞迪而言卻是多事之秋。試圖集體與比亞迪協商雙方矛盾的經銷商在談判無果后掀起大范圍的退網風波,使比亞迪一度陷入危局。之后在國土資源部召開的“國土部掛牌督辦違法案件新聞發布會”上,比亞迪在西安投資50億元啟動的40萬輛產能擴張項目(比亞迪最大的擴產項目),因涉嫌“非法占用耕地”而被緊急叫停。緊接著,比亞迪在車企中率先宣布調低銷售目標25%,全年以86.6%的完成率告終。 作為一家成長歷程僅十五年的民營企業,比亞迪從一家僅靠數百萬元發家的手機電池生產商發展至目前涵蓋IT、汽車以及新能源三大產業的大型集團,其發展速度令人驚嘆。一家電池生產商,不具備相關行業經驗一下子跨入汽車領域,同很多自主品牌一樣,比亞迪從模仿發家。以市場上走俏的高端車型為原始版本,通過“改版”重新包裝使之成為自有車型,并在低端市場尋求細分空間,以合理的價格切入。旗下車型F3,4年累計銷量突破50萬輛,并創造了單一車型月銷4萬輛的奇跡。可以說,比亞迪把模仿工夫做到了極致。但成亦蕭何敗亦蕭何。產品更新換代周期過長以及新產品的乏善可陳,是導致比亞迪如今兵敗的一大因素。目前比亞迪的主力車型仍是F0、F3以及F6三款車型,所推新車也不過是F3平臺上開發出的衍生車型,競爭力可想而知。 此外,蓋世汽車網的汽車分析師認為,過快的網絡擴張下管理體系的滯后也是阻礙比亞迪發展的重要原因。在急求規模壯大和市場份額提升的攻城略地中,比亞迪內部系統的運行已經嚴重超負荷,2010年其所遭遇的經銷商退網困境以及表現出來的疲態增長,只是問題的一次集中爆發。 雖然面臨種種問題,但比亞迪無疑也有自身優勢。電動車可以看作是其再次發展的法寶。股神巴菲特的入股、加之與奔馳的合作,或許可以彌補比亞迪在資金和造車技術方面的不足。但無論如何,在品牌價值低、產品線薄弱、商務政策不穩以及管理體系滯后等不利因素存在的情況下,比亞迪能否解開癥結,才是其能否東山再起的關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