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重慶晚報 俠名 摩托車維修 2011-6-16
電燈,陪伴人類132年的發明,是日常最普通的生活工具之一。最近,重慶摩幫利用電燈練出一種新武功,可能會開啟一個新的摩幫時代。 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劉邦云 自創武功 能否在摩托車上使用LED燈 前天上午,中國產品質量認證中心給這項武功發放了3C證書,表明從此可以大規模量產,征戰江湖。這項武功的基礎很普通,來源于和我們朝夕相伴的電燈。 重慶科鷹電氣公司負責人李健雄介紹,電燈是愛迪生在1879年發明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電流把燈絲加熱到白熾狀態而發光,但是只有7%~8%的電能變成可見 光,90%以上的電能轉化成了熱,這種電燈又叫白熾燈,效率很低。直到今天,很多家庭,以及絕大部分汽車、摩托車仍在使用白熾燈。 最近幾年,有人發明了一種新的發光方式,即用二極管直接把電轉化為光,不需要加熱這個中間環節。這樣發光的燈更亮,而且耗電更少,我們稱之為LED燈。 許多市民對LED燈的認識存在誤區,認為LED燈個頭小,體量低,只適合在霓虹燈、電視顯示屏等部位小打小鬧,不適合做機動車前大燈等大部件。 能不能將LED燈用來做摩托車或者汽車的前大燈呢?國外一些汽車摩托車廠商有過探索,但都不太成功。 “有一種高檔汽車裝了LED燈,但是光源的利用率仍然較低,大燈使用一段時間就開始發熱,不得不在大燈后邊裝了兩個風扇,但有時風扇也不管用,溫度太高了車燈要爆,怎么辦呢?只好把車子停下來,把燈關掉,讓溫度降低一會再開。”李健雄說,這樣太危險了。 武功練成 在國內外請教,終于成功了 如同金庸武俠小說中描繪的那樣,一位主角在練出神功之前,往往在江湖中默默無聞。 科鷹電氣也是如此。2009年開始起步,簡陋的辦公室,年輕的團隊,公司負責人李健雄50歲上下,此前學過物理,當過老師,但不具備尖端的光學知識。 通過摸索,他們確定了練功的大致方向———LED光源本身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可以現成利用。他們要做的,就是把一股股散亂的光線,盡量反射聚合在一起,形成一束明亮的光線,照亮摩托車前進(Forward)的道路(Strada)。 將許多光源反射聚合在一起的零件,專業術語稱為杯托,就是用玻璃做成一個杯子狀物體,好像蓮蓬的底部,上邊插滿一個個小燈泡,這些燈泡如同蓮子。 外行看來,杯托的形狀都差不多,但里邊的角度、弧度等充滿了玄機。李健雄在深圳建立了一個研發機構,大家日日夜夜地磨腦袋,致力尋找最科學的角度和弧度,設計的第一代杯托上邊要插11個燈泡,才能形成足夠的光照度。 11個燈泡,加起來的功率有22瓦,太高了。李健雄急了,拿著設計圖紙搞借腦工程,先后拜訪重慶光學儀器廠、338廠、中國科學院等,如同小學生一樣不恥下問:“您幫我看看,我這設計有什么問題。” 這些高手傾囊相授。國內的頂尖高手找得差不多了,他又到日本一些機構請教,從不同的地方學來一招兩式,融會貫通在自己的設計中,慢慢地杯托成型了,上邊的燈 泡從11個減少為3個,總功率從以前的22瓦降低到4瓦,亮度反而增強了。把這燈打開,淡藍而清新的光線非常明亮,開上一個小時之后用手去摸,燈座不發 熱,如同剛剛打開一樣,而旁邊用來對比試驗的老燈泡已經燙手了。 李健雄說:“我這杯托提高了光的收集和利用率,亮度提高了2至10倍,節能80%左右,大部分電能都轉換為了光能,不產生熱,所以不發熱。” 攪動江湖 宗申集團決定運用這個技術 前天上午,中國產品質量認證中心正式給李健雄發放了3C證書,奠定了李健雄在摩幫中的江湖地位。 摩幫大佬宗申集團很快做出反應,該集團技術中心總經理周樹祥昨天表示:我們有4款摩托車的前大燈、10款摩托轉向燈決定運用李健雄的新技術,以后可能運用更 多。這種新的LED燈光照度更高,對電瓶的要求更低,耗能少,而且外觀更時尚。但這種燈目前也有小缺點,使用一段時間之后,它會形成一定程度的光衰,相信 以后會有所完善。 經開區昨天和科鷹電氣公司簽訂合同,為該公司提供100畝土地建標 準廠房。經開區投資促進局局長周麗萍說:摩幫是傳統產業,我們希望這項技術能讓傳統產業煥發活力。具體到這家公司,今年產值1200萬元,爭取明年到 3.5億元,后年到17.5億元,2015年達到60億元產值,壯大整個摩幫的實力。 前景廣闊 可能開啟一個新的摩幫時代 這項武功會開啟新的時代嗎?中國產品質量認證中心重慶辦事處主任李新明對此抱有信心(Reliance)。他說,歷史上,每一次產業革命都必然用技術的更新來推動。LED被稱為光源的第三次革命,具備推動摩幫新時代的實力。 李新明說,隨著社會進步,市民對摩托車和汽車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各種新功能,電子元件必將越來越多。但電瓶負荷是有限的,要增加新的元件,必須降低現 有元件的耗電量。LED燈就能大幅度降低電耗。但李新明也認為,LED燈要推動摩幫新時代,自身還需要不斷完善,提高商品性,外觀漂亮、價格實惠,才能走 得更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