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美容技術
近日,微博中一條“跟央企玩,你玩不起”引來網友無數,那么將它引申到中國的汽車后市場(Rialto),再延伸到汽修行業,是不是要發出“跟汽修行業黑暗潛規則玩,你玩不起”的感嘆?眾所周知,近些年有關整個后市場(Rialto)的整治策略一直就沒有放松,但是,黑暗潛規則還是照樣肆虐。 在日前廣東發布的“十大消費潛規則”中,汽車銷售“潛規則”就占了其中兩席,銷售汽車捆綁上牌就名列“排行榜”第五位。在廣大車主看來,4S店在售汽車的同時也順便幫忙上牌和上保險,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但這其實屬于一種被迫消費的行為。 4S店是集汽車銷售、維修、配件和信息服務為一體的銷售店。然而近年來,曾經被車主們信賴的4S店,正在遭遇一場嚴重的信任危機。 銷售汽車“捆綁”上牌、保險和配套物品:部分4S店要求購車必須通過該店辦理上牌手續、購買保險,或擅自添加相關配套物品強售。此外,輪胎不列入新車質保范圍:汽車生產企業把輪胎作為“易損件”,排除在整車質量擔保責任范圍之外等問題也被列入到新興消費潛規則當中。 配套物品暴利強售 近日,記者在多家汽車4S店發現,由于部分車型供給緊張,消費者想盡快提車,需要被迫接受汽車銷售商“買車搭售保險”、“買車搭售汽車精品”等種種附加條件,而許多遭遇“搭售”潛規則的消費者為買到新車常常選擇沉默。 市民王先生剛拿到駕照,他在多方比較后,將購車目標鎖定在一款價格在12萬元的A級兩廂車上。在這家4S店內,這款兩廂車并沒有出現在銷售展位上。銷售人員介紹說,這款車如果現在預訂,半個月左右能提到車,目前只能加價7000元買該車的“升級版”。 銷售人員解釋說,“升級版”的汽車裝備了“無鑰匙啟動系統”。隨后銷售人員展示了“無鑰匙系統”的種種好處,例如可以防盜、熄火后自動關窗等等。 在同一品牌另一家4S店里,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正好過幾天會到一批新車,是沒有加裝無鑰匙系統的“普通版”,但在店內買車必須加價3880元安裝指定的GPS防盜系統。 同一款車型為什么出廠時既有“升級版”又有“普通版”?帶著困惑,記者撥打了生產廠家的電話。該公司制造部一位負責人表示,廠里生產的這款車并沒有所謂的無鑰匙系統升級版,這些加裝都是4S店自行購買加上去的,和廠家沒有關系。如果要投訴只能找銷售公司,廠家不接受投訴,只負責生產。 汽車消費市場(Rialto)長期存在消費者“加價買車”、“買車搭售汽車精品”等問題,不少汽車消費者都有“被搭售”的不愉快經歷。搭售的配件五花八門,除了無鑰匙啟動系統,還有搭售DVD導航或者強行綁定各種保險。這些配件往往質量難以保障,出了問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維護。負責汽車維修的專業人士告訴記者,這樣的“無鑰匙啟動系統”市場(Rialto)價不過2000元左右。 擦刮補漆價差動輒數百 “如果不是核心部件的毛病,千萬莫去4S店。”一些論壇、微博出現了這樣的忠告。
4S修車貴劉先生早已耳聞,但是他還是不明白:4S店的維修保養費用,難道真像傳說中那樣,高到令人望而卻步嗎? 劉先生年初買了輛日系商務車,因為駕駛技術不太好,每隔一兩個月總會因為擦刮之類的事故去一趟4S店,每次花費少則數百元多則上千元。“我是覺得貴,但考慮到車價比較高,修起來應該不便宜,所以沒多想。” 上個月,劉先生倒車時不小心刮花了后保險杠,去4S店一問,做漆加工時費要500多元。由于當時工作忙離不得車,劉先生決定暫時不修。幾天后,他在和朋友聊天時談起了這件事,沒想到,對方在聽到4S店報價后竟跳了起來:“那點點漆就要500?你到外面隨便找家做漆的店問一下,超過300我幫你出錢!”劉先生有些意外,但他很快在附近的幾家修車店驗證了朋友的說法,“最便宜的一家報價200,喊價最高的也不到300。” 提成布下保養維修陷阱 “做漆還算是明碼實價,保養、換配件,那里面的名堂才叫多。”自己經營修車鋪的鄧先生說,車主如果不大懂車或不了解行情,進了4S店就等于進了“地雷陣”——基本上每走一步都要響一聲。 “比如新車來做免費保養時,很多車主都會提到油耗比說明書上寫的高。對這種連磨合期油耗偏高都不知道的車主,我們一般都會往節氣門有積炭、油路不干凈等原因上面引。”鄧先生說,只要車主接受了清洗節氣門、油路的建議,一套項目做下來少說也要七八百元,而在他的修車行,總共只要300多元。相比于保養,車輛維修更為復雜,“貓膩”也更多。 “現在的車都買了保險,所以遇到事故車,4S店一般會勸車主換新配件,反正錢是保險出。”鄧先生說。 “小事故當大事故來修”在不少4S店也是通行的游戲規則,“換幾個配件就能搞定的,只要保險公司的人不反對就直接換整套新的。這么一搞,本來一兩百塊的業務就可以上千。” “運營成本高、主機廠壟斷配件供應是事實,但不是4S店收費高的主要原因。”鄧先生稱,利用車主對4S店和原廠件的信賴,用歪曲、夸大的“專業建議”給車主下“套”,甚至以“在外面修了車做了保養算自動脫保”相脅,是4S店“賺大錢”的常用手法,“畢竟有車的人越來越多,但真正懂車、了解這些‘潛規則’的人只是極少數。”劉先生從事汽車維修工作多年。他介紹說,“4S店的修車工人都有提成,工人更換配件的價格跟提成無關,提成只和維修項目與維修工時掛鉤。因此,小病大修。” 這不是第一次對汽車后市場(Rialto)潛規則的揭露。整個市場(Rialto)需要規范毋庸置疑,但是,整治與規范遠未到來。姍姍來遲的背后,是車主在潛規則面前的“很受傷”。 相關鏈接 汽車“捆綁式”銷售 潛規則內容:部分4S店要求消費者購買汽車后,必須通過該店辦理上牌手續、購買保險;或未經消費者同意,擅自添加相關配套物品(如玻璃加貼防爆膜),并強迫消費者付款。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陳北元:大部分汽車4S店都采取“饑餓營銷”,造成“表面緊俏”假象,如果購買了搭售的產品,就可以優先拿車。消費者可以做的,就是冷靜,看穿4S店玩的伎倆。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上一頁 [1]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