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夏季是汽車銷售和保養的高峰期,關于汽車銷售、維修的消費糾紛也開始熱了起來。以汽車4S店集中的鄞州區為例,該區消保委直屬分會僅6月份就受理與汽車4S店相關的投訴12起。 有些保養并不是必須的 6月20日,金女士將她的榮威轎車送到4S店進行常規保養。換機油時因聽了工作人員的介紹,花了220元額外做了一個抗磨系統修復保養。等金女士保養完回到家,上網一查發現該項保養并不是必須的,于是向消保委投訴,稱4S店在欺騙消費者。 鄞州消保委的工作人員接到投訴后立即聯系了這家4S店,工作人員承認該保養為非必須保養,但保養了對汽車有好處,所以會建議消費者做這項保養。可能是工作人員誤導了消費者,也可能是消費者誤解了工作人員的意思,以為該保養是必須做的,最終導致消費者的投訴。 免費保養原來是“白條” 6月23日,消費者趙先生投訴稱,去年10月他購買一款新轎車時,銷售員表示送兩次汽車保養,因為當時店方的保養券已用完,銷售員就給趙先生打了一張蓋(Guy)有4S店銷售章的欠條。然而,近日趙先生去4S店進行保養時卻被告知,該銷售員已經離職,其開出的欠條一律無效。趙先生無奈之下只能向消保委請求幫助。 消保委的工作人員在了解事情經過后,認為既然蓋(Guy)有4S店的章,其效用和合同一樣,銷售員的離職不影響該欠條的效用。經過協調,4S店同意以積分的形式補償給消費者50000積分,先充值40000積分,剩下10000積分以后充入,消費者表示接受。 高價買了“過期”導航 消費者汪先生于去年12月購買新車時花了8200元配了汽車內置導航系統。但是,導航系統內的數據太過陳舊,好多新路數據都沒有。汪先生到銷售公司要求升級導航,卻被告知無法升級。趙先生要求退導航系統也遭拒絕,無奈之下向工商部門請求幫助。經過消保委工作人員的積極協調,該公司同意幫消費者聯系導航系統廠家,由廠家為消費者免費升級導航系統。 消保委工作人員表示,處理汽車4S店的糾紛難,主要在于消費者與4S店的信息不對稱。4S店聲稱配件定價、車輛更換等權力在生產廠家手上,他們也沒有辦法解決,因此面臨消費糾紛往往采取回避推諉的方式。同時,由于汽車保養維修方面專業要求高,而消費者舉證困難。此外,我國汽車行業的保養維修缺乏相關的標準,同時缺乏“汽車三包”,使消費者維權困難。 對于當前汽車銷售、維修行業存在的問題,有關部門除呼吁盡快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外,還要求消費者多學習汽車使用和消費的知識,不要做只會用車卻不懂車的人。(大河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