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車主王先生買了一輛合資品牌A0級小車,《車主手冊》上說明,行駛到7500公里或是三個月時到4S店做首次保養,以時間先到者為準。時間未到三個月,里程快到5000公里時,4S的短信通知王先生車輛里程在5000公里左右時進行首次保養。5000公里去?還是7500公里時再去?聽4S店的,還是參考《車主手冊》? 4S店給出不同于廠家的保養周期,令多數車主犯難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因保養周期犯難的車主存在于各個檔次的車型之中,包括豪華進口車、豪華合資車型、中高級車及經濟車型。劉先生是一位進口車車主,到4S店做保養時,被告知應該每5000公里做一次保養,而隨車的《車主手冊》上卻顯示15000公里保養一次。 除此,多個合資汽車品牌的車主發現,4S店一般是按照官方要求保養里程的一半來建議消費者的。比如官方要求10000公里保養一次,4S店會建議5000公里保養。 4S店:根據使用環境,建議縮短保養周期 之所以會給出不同于《車主手冊》上保養周期的建議,4S店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如國內的油品及空氣質量沒有國外的好,所以要縮短保養周期,北方的空氣質量沒有南方的空氣質量好,本地路況較差,所以本地經銷商會建議車主縮短車輛的保養周期。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車輛本身好。還有的4S店規定逾期不保養視為自動放棄質保承諾。 另外,有4S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4S店提醒車輛保養是根據車主的用車規律來定。如三個月或5000公里的保養周期,如果上次保養時,該車輛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跑了5000公里,說明該車輛用車頻率較高,下次4S店會以公里數為標準提醒車主;如果,車輛三個月的時間里跑了不到5000公里,說明該車輛用車頻率較低,下次4S店會以時間為標準來提醒車主做車輛保養。 汽車工程師:以隨車《車主手冊》保養周期為準是科學的 雖然4S店給出的理由看起來很有說服力,且很多車主都按照經銷商的建議對車輛進行保養,但是其必要性有幾分呢?曾經某歐系合資品牌的一位工程師坦言:“車輛隨車《用戶手冊》上的保養周期都是汽車廠依據發動機的設計并經長期測試后各自制定的,因此,以隨車用戶手冊上的保養周期為準是科學的。” 中消協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不管車輛是進口還是在國內生產,既然保養手冊使用簡體中文印制,那么消費者就認為手冊中的保養周期就是針對中國路況制定的。如果車主按照保養手冊上的規定使用車輛發生問題該如何解決,廠家就必須做出相應的解釋。” 該工作人員還說:“在新車交接時,經銷商有責任和義務向消費者講解說明書,并定期培訓或以其他形式普及汽車保養知識。但以贏利為目的,忽悠消費者頻繁保養的做法顯然不可取。” 一位汽車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車輛的保養周期都由汽車廠家各自制定,如果汽車廠家覺得國內的路況以及油品問題影響到了發動機壽命,請他們拿出證據來。而經銷商是沒有權力更改車輛保養周期的。” 作為車主你該怎么辦? 所有的說明書都會注明官方規定的保養周期,一些品牌會明確注明超出保養周期將不再享受保修等承諾,提前了解清楚。 上一頁12下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