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維修案例 2015年11月10
一輛行駛里程約2.7萬km的奧迪A1。車主反映:該車高速行駛時聳車,技師跟車主一同去試車,發現小油門開車時,升降擋一切正常,當車輛在6擋行駛、大油門加速時(無強制降擋)會感覺到車輛有一次或連續多次的聳車現象。 故障診斷: 1.用診斷儀6150B檢測,02變速器控制單元內有3個故障碼,分別為:P177C,離合器2達到公差極限;P189B,離合器間隙太小;P1725,比較變速器輸出轉速1+2不可信信號。 2.通過引導型故障查詢提示造成設置故障碼P177C和P189B,可能是在過去的這段時間內雙離合器未像期望的那樣關閉和打開。 3.通過讀取FID碼第56組數據,顯示分別為176、167、187,而正常值應該為65535,查詢資料找到相關的解釋。 176:為K2離合器位置,但尚無維修說明。 187:為K2-P1和零位之問的距離(行程)達到允許范圍。維修說明:進行基本設置和自適應路試,如無改觀更換雙離合器。 167:為CAN上的轉速失真。維修說明:檢查軟件,如合格,更換機電單元。 根據診斷儀的檢測把問題指向了離合器K2 、那么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款干式雙離合器變速器離合器的上作原理,這款變速器有兩個離合器,這兩個離合器被做成了一個整體,離合器K1負責1、 3、 5、 7擋,離合器K2負責2、 4、 6、倒檔,離合器K1與離合器K2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這里只介紹離合器K2的工作原理。 離合器的接合過程:機電單元J743通過壓力調節閥N439控制離合器撥叉,推動離合器撥叉后,壓力軸承沿與碟形彈簧作用力相反的方向按壓壓盤,因為碟形彈簧支撐在離合器殼體上,所以壓盤會壓向主動輪,扭矩便傳遞至輸入軸2上。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干式雙離合器變速器的離合器的工作原理與手動變速器離合器的工作原理正好相反,干式雙離合器變速器的離合器是采用推撥叉的方式來壓緊的,手動變速器推撥叉恰恰是離合器分離。在正常情況下,規定的離合器位置應該傳遞規定的離合器扭矩。機電單元J743會通過對比變速器輸入轉速傳感器G182的轉速與變速器輸入軸2的轉速傳感器G612的轉速來分析離合器K2是否存在打滑的現象。 故障排除:1.根據以上對離合器工作原理的分析,總結出造成設置故障碼P177C:和P189B的可能原因有:①離合器促動器閥N439有故障(機電單元J743);②離合器磨損、黏結或打滑(離合器本身);③離合器促動器和選擋桿(離合器撥叉)之間的機械相互影響有故障;④接合軸承操縱不正確。③和④可歸納為中間操縱機構。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再次帶著診斷儀進行試車,觀察離合器K2的位置,發現機電單元J743會隨著油門踏板開度的增大(即發動機扭矩的增加),而對離合器K2的執行器活塞推桿進行調整。即發動機扭矩越大,執行器活塞推桿伸出就越多,離合器壓的也就越緊,這說明機電單元J743在控制上沒有問題,符合控制邏輯(推桿伸出的距離符合要求)。 2.故障碼P1725比較變速器輸出轉速1+2不可信信號,診斷儀提示為檢查軟件,如合格,更換機電單元。檢查軟件版本正常,懷疑是由于離合器K2打滑造成的,不能盲目地更換機電單元,所以暫不做考慮。 3.將車輛開回店內,拆下離合器促動器的防濺護板,執行離合器促動器和撥叉的目視檢查,在拆下護板后發現,離合器K2推桿的頭部沒有正確落于撥叉的凹槽中。由于沒有正確落于撥叉的凹槽中,控制單元這端雖然執行了正確的控制,但在大扭矩輸出時,推桿還是不能完全壓緊離合器,最終造成人油門加速時的打滑聳車現象。 4.通過專用工具(T10407)把離合器K1與離合器K2的撥叉撬開,將離合器K2推桿的頭部置于凹槽中。 5·簡單的復位不能徹底解決問題,還必須對離合器執行基本設置,原本以為這樣就可以排除故障,但試車時故障現象還是存在。 6.還要通過自適應行車匹配離合器和促動器的位置,觀察180-1和200-1組數據,離合器成功匹配次數必須超過3次。 7.最后,以6擋交替加速踏板位置0~90%(無強制降擋)反復進行試車,故障不再出現,故障代碼P1725也沒有出現。 故障總結:1.無論遇到什么問題,一定要搞懂工作原理以及設置故障碼的條件,然后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對問題進行綜合分析。 2.這里還要指出一問題,就是對故障碼P1725的解釋,診斷儀提示為比較變速器輸出轉速1+2不可信信號,查詢SSP390自學手冊時,發現這款變速器沒有輸出轉速傳感器,這里的輸出轉速傳感器應該就是輸入轉速傳感器。如果解釋為輸入轉速傳感器就好理解了,因為在離合器不打滑的情況下,變速器輸入軸2的轉速傳感器G612的轉速應該等于變速器輸入轉速傳感器G182的轉速,在離合器打滑時 G612的轉速就不等于G182的轉速,所以控制單元認為G612的轉速不正確,設置此故障碼。這有可能是診斷儀編排軟件不夠準確的原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