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構造維修 2016年01月11
故障現象 一輛2008款1.3L本田三廂舒適版飛度轎車,手動擋,行駛里程1.5萬km。報修項目為車輛不能啟動。 故障診斷與排除 根據車主反映,該車在行駛途中發動機突然熄火。再也無法啟動。并且車主反復強調,該車未進行過任何維修。考慮該車使用狀況,不應該出現大的問題。打開點火開關。儀表盤指示燈一切正常,轉動點火開關啟動發動機,啟動機轉動有力且符合啟動轉速要求,但是發動機不能啟動著火。 由從簡單到復雜的思路入手,首先查油路。該車發動機屬于程序控制燃油噴射系統,燃油泵有電腦控制。打開點火開關接通電源2s后燃油泵電腦自動停止工作,只有發動機啟動后才能持續工作。反復轉動點火開關,開2s后關。反復開關十余次,同時打開燃油箱蓋聽燃油泵工作情況,能聽到燃油泵在接通電源時嘶嘶的聲音。打開發動機罩,松開燃油道軌燃油進油管夾箍,有燃油噴出,初步證明油路基本正常。 接下來查看電路。該車點火系統采用本田最新的I—DSl(智能型獨立雙點火)系統,每缸有前后兩個點火線圈和火花塞。取下1、2缸的前點火線圈和火花塞,發現火花塞有很濕的燃油液體,說明燃油已經進入汽缸。將火花塞插入點火線圈放在汽缸蓋上搭鐵,啟動發動機,火花塞無跳火火花,說明點火系統有故障。拔下該車點火線圈的三芯插頭,三根線的顏色分別為黑/黃色、白色、黑色,查找手冊知道三根線分別電源線、電腦控制回路線、搭鐵線。打開點火開關,首先用萬用表測量黑/黃(電源線)電壓,應為蓄電池電壓,結果無電壓。按照電路圖查找,發現駕駛員側熔絲盒內的14、15號熔絲熔斷,14號為前點火線圈熔絲,15號為后點火線圈熔絲。更換新熔絲,打開點火開關后熔絲馬上熔斷,這說明點火系統短路故障。用萬用表測量熔絲盒內14、15號熔絲插座與搭鐵之間電阻,測量值為0。說明電源對地短路。將點火線圈插接器全部拔下來,測量熔絲盒內14、15號熔絲插座與搭鐵之間電阻,測量值為無窮大,說明線路一切正常。故障點應該在點火線圈,于是將8個(前4個,后4個)點火線圈逐一拆下測量,結果發現有2缸的前后點火線圈均有內部短路故障。 更換2缸前、后點火線圈,裝回所有的線路和熔絲,啟動發動機,火花塞跳火火花強烈,說明點火系統故障已經排除,但是發動機還是不能啟動。由于多次啟動,這時發動機轉速明顯不夠,說明蓄電池電量已明顯下降,給蓄電池充足電后繼續啟動發動機。發動機有突突聲,但還是不能啟動。 繼續檢查機械和控制系統。該車發動機配氣正時傳動采用先進的靜音式鏈條,又只跑了1.5萬km,估計點火正時出問題的幾率不大。用金德KT600診斷系統檢查車輛電腦,未發現故障碼。啟動發動機讀取數據流,發現發動機轉速只有60r/min,明顯不正常。發動機轉速信號是由曲軸位置傳感器獲取的,于是拆下曲軸位置傳感器測量其電阻。這時發現傳感器端部(與曲軸觸發輪獲取信號的部位)有非常明顯的磨損現象,該車采用電磁感應式曲軸位置傳感器,通過曲軸觸發輪的轉動來獲取發動機轉速,正常情況下,其與曲軸觸發輪有一定的間隙。不應磨損。于是懷疑觸發輪存在故障,準備拆除油底殼檢查。升起車輛時發現油底殼曾碰撞過,碰撞后將油底殼拆下進行重新焊接(該車采用全鋁發動機和油底殼)。于是將油底殼拆下,發現油底殼內有一塊齒輪。再看曲軸觸發輪,剩下一部分固定在曲軸上。看來是曲軸觸發輪已經裂為二塊,其中有一塊已掉在油底殼中。觸發輪上的齒輪只能給傳感器很低的發動機轉速信號,并且還不連續。致使發動機有啟動征兆但是不能啟動。更換觸發齒輪后,發動機順利啟動,用金德KT6。0進入ECU系統查看數據流,一切正常。故障排除。 事后得知,此車曾經進行過維修。可以斷定不規范的操作造成點火線圈無故損壞,而觸發齒輪則是由于油底殼和曲軸帶輪的間隙有限。往下拆卸油底殼時操作不當造成的。在此提醒廣大車主,修車盡量到正規的維修廠或4S進行維修。同時,提高企業員工維修素質,提高企業員工規范操作,是急需期待解決的問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