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上海(2012年5月24日)在2012中國車用塑料峰會上發言的嘉賓們表示,中國汽車制造商正在積極推動創新,設法在汽車性能、減重和成本效益上達到最佳平衡。 從某些方面來看,中國的汽車廠商領先于西方國家的競爭對手。 德爾福連接系統業務部的亞太區總經理楊曉明說:“中國OEM更敢于在創新過程中承擔風險。”在他看來,眼下中國正在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中國擁有一些無可比擬的優勢,有助于加快對創新產品的創造和應用,而寧波華翔汽車零部件公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該公司的研發總經理KarstenBrast介紹了華翔在降低碳素纖維增強樹脂(CFRR)的加工成本上取得的進展。 他說,CFRR是汽車輕質結構中最有發展前景的材料之一。但也存在明顯的阻礙,包括加工成本、零部件生產和裝配成本,還有缺乏仿真能力。 汽車行業正在開發成本較低的加工工藝和新型成型工藝(包括加快樹脂成型),并且已經將此類工藝投入量產。 他指出:“然而,這需要高額投資和大量的人力準備工作提供支持。”他補充說,中國的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比較適合在本地對CFRR零部件進行量產,這樣可以降低投入的成本。 寧波華翔說,其最新開發的HP壓縮RTM工藝能夠把CFR-R零部件的循環時間縮短至不到3分鐘;而傳統的RTM/RIM工藝需要超過8分鐘。 Brast說:“生產工藝是重要的成本驅動因素。”該公司計劃很快建立一座卓越中心(ExcellenceCenter)。 內飾減重 據IAC集團的北亞區副總裁BrianPour介紹說,汽車內飾在汽車總重量中約占到130-150公斤。而目前亞洲的汽車內飾重量比歐美產的汽車要輕大約20公斤。 他說:“要將這一優勢保持下去的關鍵在于,要了解如何增加功能性元素(即更軟的表面,存放空間),提高乘員安全性,或是減輕內飾噪音。” Pour說,塑料約占汽車總質量的10%,占內飾質量的75%,因此在減輕內飾重量上有“很大的潛力可挖”。通過結合薄壁儲藏、樹脂添加劑和復合材料,可將各種零部件的重量減輕5%-50%。 德爾福的楊曉明補充道:“[企業]會花費百萬美元來設法減輕一磅的車重。”他在會上談論了采用電氣/電子設計帶來的減重優勢,包括“迷你化”趨勢。 江森自控有限公司的業務開發高級經理鄒麗說道,企業正在努力通過提升功能性來減重。她認為,將現有的所有材料全部換為塑料不一定是最好的解決方案,應當將塑料應用和設計解決方案結合得恰到好處,實現最佳的協同作用。 她說:“將塑料與互補型材料結合起來,既能大大減輕車重,又能使功能性得到提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