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日前保監會公布了一季度保險投訴情況,在財產險投訴情況統計中,車險投訴占到八成,屬“重災區”,車險成為了財產險投訴的“大頭”。而理賠難依然是車險投訴的重點,占到了整個車險合同糾紛的八成以上。車主對于車險的投訴主要集中在:定損價格低于維修成本,定損人員吃拿卡要,理賠周期過長,服務態度差等問題。 在車險投保人投訴的車險消費問題中,定損價格低于維修成本首當其沖,在一些車輛出險維修過程中,車主不得不貼錢維修。“這樣的情況在上海基本不存在。”人保財險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上海的財險公司與車輛維修點基本都在維修價格上達成了協議,定損和維修都遵循約定。出現定損價格低于維修成本的現象,可能是部分小城市的保險分支機構在查勘定損時與客戶未能達成一致,也不排除一些非定點維修廠惡意抬高修理價格導致。另外,一些超級豪華轎車也可能出現此類不夠賠的情況。 車輛出險了,保險公司定損人員來到現場,定損結果與事故造成的損失不完全有關,如果車主“識相”,噴漆可以從一扇門變成兩扇門,不“識相”,一次事故必須要分成兩次理賠,變成了兩次事故。 從此次保監會公布的投訴信息來看,“吃拿卡要”在保險行業依然存在,那么上海車險行業服務態度如何呢?昨天,有關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從去年開始,車險行業整治理賠難的問題,對于定損、理賠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使定損、理賠越來越透明化,如果出現這類情況,保險公司一旦接獲投訴,將對定損人員嚴處。但是在一些地區,車險行業仍然無法完全排除理賠中的“暗箱”問題,車險理賠涉及定損人員的主觀判斷的問題,有關人員借此謀利一定范圍內存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