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保養維修
說起來比亞迪也夠“背”的,歷經坎坷,其媒體形象剛剛開始扭轉,一起惡性醉駕事件又將其卷入其中。被撞起火的偏偏是正常行駛的E6電動出租車,連司機帶乘客,三個鮮活的生命瞬間被熊熊烈火吞噬,比亞迪數十億股票市值也隨之蒸發,并再次引發了人們對電動車發展現狀的強烈質疑。10多年來,中國電動汽車雖然歷經兩次勞民傷財、成果寥寥的“大躍進”,但從未像今天這樣處于如此負面的聚焦之下。 比亞迪E6是否存在設計缺陷? 連日來,除了不幸失去親人的家屬的悲痛,相信壓力最大的就是比亞迪了。而從事態進展來看,深圳交警部門的壓力也不小——肇事司機被疑“頂包”,監控錄像的不完整也被疑做了手腳。關鍵的是,這一切并非空穴來風,事故現場個別交警對媒體的威脅令人作嘔(詳見《南方日報》27日報道),實在有辱深圳的城市形象,據此人們完全有理由懷疑其背后又有什么拿不上臺面的“內部措施”,甚至會招致對比亞迪與力推電動汽車的深圳市政府親密關系的自然聯想。 E6被撞起火車毀人亡的悲慘一幕,到底是純粹外力所致還是自身設計或電池安全存在缺陷?在相關調查結果出來之前,我們不妨根據已公開的信息,還原一下事發現場。 根據深圳交警部門最新發布的情況通報,5月26凌晨,肇事車輛以不低于180公里/小時的速度與兩輛同向行駛的出租車(速度約80公里/小時)先后發生碰撞,導致其中的一輛比亞迪E6電動出租車失控,尾部與右側綠化帶樹木相撞,隨即起火,造成E6出租車上3人當場死亡。根據該通報,肇事車輛的右前方與E6的左后方發生了“劇烈碰撞”,而肇事車輛內的4人只受了輕傷。 另據媒體從相關出租車公司了解到的情況,此次出事的E6恰好被撞到電池的充電口,導致電池短路出現火花,瞬間發生燃燒。據介紹,之前E6也發生過交通事故,車頭、車尾和腰部都被撞過,但從未發生過起火燃燒的情況。 可也有媒體指出,E6的車身尾部的電池組防護設計已經被取消,顯然降低了安全標準。另有圖片顯示,以E6的體量,其離地間隙僅有150毫米,電池裝置拖底的風險很大。但另一方面,據包括《國際商報》在內的一些媒體親眼所見,比亞迪“鐵電池”的安全測試及研發生產流程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盡管并未得到具體的相關數據。 剛出臺的電動汽車國標面臨挑戰? 巧合的是,5月17日,工信部剛剛發布了電動汽車國標《純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并將于7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特別規定,電動汽車的安全首先必須達到乘用車的通用安全標準,包括正面、側面碰撞和制動性能;同時在儲能裝置(電池組)、功能安全和故障防護等方面也有極為嚴格的標準。現在看來,假如比亞迪E6在安全方面存在設計缺陷,《條件》的技術標準恐怕還得提高。 我們知道,沃爾沃電動汽車C30經過數百次碰撞試驗才確定了安放電池組的最安全位置,而且碰撞角度為360度,碰撞速度都在100公里/小時以上,至今也沒進入商業運行。奔馳S400混合動力累計做過上千萬公里的路試,發生碰撞時可在瞬間切斷電池電路。而在中國,包括E6在內的一些自主品牌電動車雖然也通過了國家對新車的強制性碰撞測試,但是,據國家863計劃電動汽車權威王子冬介紹,國內電動汽車安全碰撞試驗的模擬時速都在事故概率較高的40~70公里,如果要進行時速100公里以上的碰撞試驗,則需要1~2年的時間,撞壞好多輛車,企業是不愿意干的。 上一頁12下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