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修知識
汽車維修與保養6月3日報道 一、中國汽車售后市場的疑問 自21世紀初,中國的汽車工業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猛然間使人們意識到了汽車維修服務業的光輝前景。國內外的企業,將美國的、韓國的、日本的等國外的成功汽車售后服務模式引入到中國來。一波又一波的先行者,鮮有成功的故事,更多的是失利的啟示。 問題出在哪里?一般的經驗,發達國家現在發生的事情,接下來便會在中國上演。為什么在汽車服務的發展模式上,國外現成的經驗為何在中國就失去了靈驗了!我們首先看一看國外有哪些發展模式。 二、國外汽車售后市場的商業模式 1.日本汽車售后市場 市場特點:日本汽車售后服務系統很封閉,非獨立的售后服務體系占重要地位。日本汽車保有量約為8000萬輛左右,汽車零部件售后市場的規模小于美國和歐洲。日本政府有嚴格的車檢制度,要求車輛的大量車檢項目必須到4S經銷店保養。 與嚴格的車檢政策相關,日本的汽車售后服務體系有如下特點:日本的獨立售后服務體系較小,主要由整車廠的特約維修店為主導,售后服務體系中所用的汽車配件80%以上是OEM產品,市場密集,平均每個維修店為710輛車服務。 代表:在日本汽車獨立售后服務企業,AUTOBACS是代表性企業之一。 企業經營業務:主營業務是銷售汽車配件、機油、化學用品和附件。自營和特許經營汽車維修店(修理放松管制的部分,也出租地坪給專業維修商)。連鎖店規模:600多家,部分為直營,部分為特許經營。 公司概況:日本最大的汽車零部件零售連鎖經營公司,作為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經營三大類產品:車輪產品、機油及化學用品、視聽產品。化學用品(包括機油)所占比例15%,內外裝飾用品12%,輪胎、鋼圈25%,視聽產品24%,機電零部件占比例19%,其它所占比例5%。AUTOBACS主要經銷以獨立品牌進入售后市場的產品,這在銷售的產品的結構體現出來。但該公司以日本獨立售后市場的發展為契機,開始向流通的下游,即汽車養護維修業滲透,其發展模式向類似于美國的NAPA過渡。 點評:日本是一個國土面積不大,市場比較密集,同時他的市場汽車品牌比較單一,絕對是本土品牌占市場主導。這就使得汽車制造廠的服務網絡覆蓋和主導市場成為可能。主機廠的強勢,決定了獨立的汽車服務企業要避開主機廠的作業強勢范圍—汽車維修業務,從而只能從汽車用品方面入手。另外日本人的生活很精致,有意愿和需求購買汽車美化、舒適用品。這是AUTOBACS生存的商業土壤。 2.歐洲汽車售后服務市場 市場特點:歐洲注重反壟斷,通過法案限制汽車制造企業通過保修,技術等手段使得4S店獲得優勢競爭。所以4S店在歐洲不像在日本那樣強勢。同時在歐洲的獨立汽車維修服務企業,也沒有幾家獨大的情況。 代表:我們以歐洲的汽車大國德國為例,看一看歐洲汽車維修市場的情況。在德國有十幾個有一定影響力的維修連鎖品牌,連鎖網點規模從幾十到一兩千家不等。連鎖的發起人為配件銷售商、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及維修企業。 經營范圍:汽車的診斷、維修保養,汽車消耗品和養護產品的銷售,部分店鋪銷售輪胎鋼圈產品。在德國很難見到面積很大,以汽車美容、裝具銷售為主導的汽車服務網點。 點評:在歐洲,車輛保持了新車的原貌,沒有鋪設地膠,也沒有粘貼太陽膜,更沒有增設真皮座椅、座套等售后的裝飾。歐洲人的汽車文化樸實自然。自己動手保養車輛的人也不在少數。這源于上百年的汽車普及進程,大眾對車輛認知水平較高,另一方面,車輛維修的工時費十分昂貴。以德國為例,技工的工時收費約70~140歐元/h。歐洲人對于車只把錢花在不得不花的地方,因而維修是歐洲汽車連鎖企業的主要業務。 3.美國的汽車售后市場 市場特點:美國擁有2億多的汽車保有量,售后市場產值約為3000億美元。汽車獨立售后市場占到整個售后市場80%以上的水平。非獨立售后市場即所謂的4S店服務體系占據市場的20%,其規模和影響遠遠落后于前者。美國獨立售后市場有諸多的汽車服務品牌,代表性如NAPA、AutoZone和Pepboy等。 代表企業:(1)NAPA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及附件經銷商零售,1925年成立,入選世界企業500強。NAPA有60多個倉儲式經銷中心,約6000個汽車配商店,其中900多個為公司自己所有,其余為特許經營店,在墨西哥、加拿大、加勒比海岸和拉丁美洲國家設有連鎖店。此外1萬多個汽車養護和維修中心。 NAPA經銷產品和范圍:自制產品(機油濾清器、制動件、電瓶等);汽車配件(主要類型有制動系統、電器系統、燃油系統、轉向和懸架系統、各種皮帶和管子、發動機附件、空調系統和排氣系統,還有其頗有優勢各種專業的鈑金件);汽車附件(如各種小工具、裝飾件等);化學用品(其中部分是自制或OEM);鈑金修復設備;其他工業機械零件等。NAPA的業務線貫穿整個產業鏈的各環節,可整合產業資源,并能發揮規模優勢。龐大而完整的分銷體系和為數眾多的銷售終端(維修中心)是其競爭優勢所在。NAPA通過互聯網將1萬多件家維修中心聯系在一起,為各種類型的客戶提供在線服務,已經取得巨大成功,更好的留住了客戶。 NAPA經營汽車養護和快修業務(特別在鈑金修復方面在全美國居領導地位)。NAPA的汽車養護連鎖網絡是多層次的,包括事故車維修中心,以事故車維修、保險理賠及處理車輛突發緊急事故為主要業務。此類企業占地規模大,維修設備和技術水平都較高,但所處位置一般距市區較遠,但交通便利。而以汽車快修養護服務為主的汽車快修養護店規模相對要小得多,有的業務也比較單一,或專門維修制動系統、冷卻系統、轉向/懸架系統,甚至專管換油換濾清器。這類店數量較多,且大多分布在市區或交通要道附近,對顧客來說非常便利。NAPA的成功顯示了連鎖經營模式的強大優勢。連鎖經營的規模化確保了服務價格和服務質量的優勢。連鎖網絡成功地將分散零落、規模不大的區域市場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巨大而穩定的用戶市場,確保了巨大而穩定的經營額,從而以獨立經營者所不可能具備的強大實力獲得價格優勢。 (2)ATUOZONE是美國第二大汽配零售商。以DIY用戶為主要目標客戶,同時也向專業維修廠提供配件。ATUOZONE連鎖店有4200多家配件銷售店,2萬多家維修養護店,年銷售額15.89億美元。ATUOZONE經營產品為零部件、機油、化學品(清潔劑、發動機添加劑)、附件(各類小工具、裝飾件和音響用品)。零部件的種類有:牽引、傳動制動系,發動機常規保養用品,各類啟動、電器、發動機控制用品。燃油系統部件有油管、油泵。 ATUOZONE重視對DIY用戶的培養,在網站上提供各種養護技能,提供維修軟件包,甚至可以向專門的商店借用專用的維修工具,免費為客戶檢測蓄電池、發動機和發電機及控制系統,提供的產品也是DIY客戶能夠使用的產品。 點評:美國幅員遼闊,同時又是世界各個品牌汽車的賣場。車輛品牌多,市場區域大,依賴主機廠在各地建立網絡,覆蓋市場的所有的需求,明顯是不現實的。美國人喜歡駕車出行,活動半徑全國,甚至到墨西哥和加拿大。市場呼喚一個能夠提供便捷的車輛維修保養的體系,這個體系需要有一定的專業性,一致性,并能夠覆蓋一個廣闊的區域,而且服務的模式又比較經濟實惠。這樣的體系,主機廠的4S店是很難解決的。相互獨立的各個汽車維修廠也沒有可能的解決可能性,市場的特點和需求培育了美國特有的汽車售后市場模式。 如果要根據國外的汽車售后市場的發展模式,來預言中國將來汽車售后市場的發展方向,哪一種模式會更適合中國的國情?中國幅員遼闊,而且城鄉差別大,區域差別大;中國也是個萬國車市場,我們知道的品牌還有幾個沒在中國設廠,沒在中國賣車?美國人的平均收入是中國人平均收入十幾倍,美國的汽車不比中國的貴,油價中國也和美國同步了,即使這樣美國人養車還心疼汽車維修保養費,還要自己動手養車修車。所以在中國,沒有理由不考慮養車修車的費用問題。綜上考慮,將來的中國的汽車售后市場或許會更像美國的模式。 從21世紀初到目前,眾多企業投資中國汽車售后不成功的原因,從以下方面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1.市場發展不到位。2008年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包含乘用車、輕型和重型卡車)只不過5千萬輛多一點,這還是在車輛銷售快速增長5、6年以后的結果。即使這樣,這一數字和美國2億多輛汽車保有量比,還是相去甚遠。由于汽車保有量基數小,市場階梯狀增長,因而中國的在用車平均車齡非常低,2008年結果是1.7歲。這和德國在用車8.8歲的車齡相比,可見車齡并沒有進入維修期,車輛進入維修期的年齡是3-3.5歲。可見中國汽車售后市場的潛力還沒有爆發出來。 2.市場成熟度不高。首先,市場的消費群體成熟度不高。車輛進入尋常百姓家的時間短,消費者的車輛知識普及度不高,認知程度不深。所以沒有形成理性、合理的消費文化。其次,市場從業成員成熟度不高。本世紀初,汽車維修從業人員,還沒有太多的機會接受系統的市場營銷、卓越服務、現代化管理等系統培訓。近年,在競爭的推動下,主機廠將先進的市場概念、服務、管理以及技術等源源不斷導入到各自的體系中,為中國市場培養大批技術、營銷、管理、服務人才。這些人才將逐步在推動行業進步方面發揮作用。試想,在沒有成熟客戶群體和優秀從業人員的前提下,導入國外先進理念到中國,很難得到貫徹和執行。 3.有特色的中國市場。當私家車的客戶還沒有成為市場的主體時,決定維修企業生死存亡的是公車消費。做公車業務,關系公關是很重要的生產力。沒有當地人脈關系經營一個新的汽車維修服務企業是有難度的,所以投資中國汽車維修服務市場的外國企業,生存會比較困難;急于擴張,到處建立網點的本土企業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 那么中國的獨立的汽車服務企業將來的發展,正確的應對之策是什么呢? 汽車保有量圖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新聞圖片
首先,要馬上準備,在企業的標準化運作上下功夫。市場的需求在高速積聚,五年內會逐步釋放出來。標準化重點應在服務流程、技術規范、銷售規范和質量控制上,尤其要提高汽車保養服務的規范化水平。美國的經驗告訴我們,那些簡單的維修保養工作反倒是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 其次,不要盲目擴張,要培養當地絕對優勢。在投資汽車服務產業的諸多教訓中大多和盲目擴張有關。要專注于當地市場,學習NAPA的多層次全方位的市場覆蓋。外資企業投資中國的汽車服務市場,失敗后撤出了中國市場,這只是他們進入的時機不對,時機成熟了他們還會卷土重來。同時國內實力雄厚的企業也會再次操刀國內汽車服務業的整合升級。所以對于本地的汽車服務企業,要首先牢牢占領本地市場,上策是不斷做強逐步向外擴張,下策也可以等著別人來收購,總比讓競爭者趕出市場要好的多。 最后,注重產品的銷售,總結國外的經驗,汽車服務企業如果想做大,一定要做產品銷售。靠服務盈利,容易受制于人手和場地的限制。此外,DIY將來必定會成為一種重要的商業模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