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追夢流星雨1 汽車構造維修 2007-04-08
都說別人修過的車難修,很少有人愿意接別人修了一半的車。原因不外乎一是修好了是別人的功勞,修不好顯得自己無能;二是原始故障好查找,而在維修過程中由于不正確操作人為制造的故障很難找到。往往這類故障又是在無意識情況下制造的,沒有什么規律可言,可謂故障加故障?晌疫@個人卻特別喜歡接這樣的活兒,這種活兒對自己的技術與思維方法是難得的考驗。汽車疑難雜癥的出現頻率其實很低,大多數故障屬于一般性常見故障。當同一種車型同一種故障出現頻率很高時,反而容易診斷。所以,主動承擔一些老大難故障車,非常有利于提高自己維修過程中的思維能力。 一次接到一臺奔馳560SEL,加速無力、冒黑煙。經多位“能人”之手未果。整整三天才找到問題,原來是流量分配器中的一個密封圈在維修人員裝配時損傷,引起燃油泄漏。由于目前國內維修廠不具備試驗設備,也不供應修理包,因而不主張對流量分配器進行大拆大卸。當所有檢測結果都指向流量分配器時,在車主不愿意更換新的分配器情況下,進行解體才發現故障原因。看似非常簡單的結果,其經歷卻值得長時間回味。 在這則案例中,本不該懷疑流量分配器有問題,而且由于流量分配器總成價格昂貴,沒有95%以上的把握是不敢輕易懷疑它的。但最后導致懷疑流量分配器的直接原因一方面由于維修工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好奇心越來越強,過去不敢拆的現在都敢大拆大卸,所以越是認為不可能有問題的地方,反而要刻意地去想一想;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檢驗方法,比如單缸斷火斷油試驗、尾氣檢測分析、電磁差壓閥試驗等進行最后確認?傊,在故障處理過程中想那些過去不敢想的問題或者過去不屑一顧的問題,這就是典型的辨證思維與發散思維的思維方法。 一臺標致605 V6電控燃油噴射發動機,更換了一側缸墊后,發動機啟動后最高轉速只能達到1500r/min左右。20天后,此車由一專修廠技術員和修理工相伴轉到我手里。在仔細了解故障后,特意追問維修工出現以 上故障都做過哪些處理,是怎么處理的,現在對故障是怎么想的。他表示除了換缸墊以后進行了必要的正時校正以外,沒有動過其他地方。聽完他誠懇的表述,感覺他是一個負責任的維修工。 啟動發動機,運轉基本正常,就是轉速上不去。儀器檢查,排放正常、沒有故障碼、各系統都正常,基本判定加速信號不良。隨后,檢查曲軸位置(CKP)傳感器。大家知道,CKP傳感器負責提供點火和噴油時刻、確認活塞位置信號,用于提供活塞上止點、曲軸轉角及發動機轉速。該車為霍爾式CKP傳感器,這種傳感器感知在曲軸后端沿、加裝刻有長方形孔槽的位置。計算機根據這些位置,測定汽缸上止點,并根據變化頻率測定發動機轉速,一并送達信息處理中心。第一次檢查CKP傳感器時由于手邊沒有示波器,用萬用表檢查輸入信號為8V,脈沖信號高電位5V,低電位0.3V,電流與信號、電源與接地兩端電阻均為∞。又是一切正常,陷入困境。再經反復檢查試驗,問題還是指向CKP傳感器,這時最好的辦法是做波形分析,但的確一時借不到示波器,只好想辦法進行旁證。 隨即在燃油系統接上油壓表,啟動發動機,轉速提至1500r/min再也提不上去時,用鯉魚鉗逐漸用力夾緊燃油回油管,油壓增至280kPa左右,發動機轉速瞬間增至5000r/min左右,但排氣管冒著濃濃的黑煙。立即停機,斷定CKP傳感器在接收信號過程中有問題。因為夾住燃油回油管,實際上是提高了燃油壓力,噴油嘴在一定的開啟時間內向缸內噴的油多了,而在這之前測得的燃油壓力是正常的。在夾住回油管之后,壓力比正常值高很多,顯然這種現象是用大量的燃油來彌補提前角不足造成的后果。隨即抬下變速器,發現我們“偉大的”修理工為了對正時,按照習慣做法轉動曲軸時將工具插進了飛輪后面的信號圈的孔槽里,造成孔槽變形。由于變形不太嚴重,只有在高速時影響CKP傳感器在接收信號過程中產生混亂,致使計算機進入保護行程,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沒有故障碼輸出。 最后,修復信號圈,故障排除。那位修理工見到此結果,臉紅得非常好看。 這是一起典型的利用發散思維與辯證思維診斷故障的經歷。 發散思維是根據已有的某一點信息,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推測、想像,沿著各種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組記憶中的信息和眼前的信息,產生出新的信息的一種思維方式。它可以充分發揮人們的探索性和想像力。 發散性思維作為一種極具創造力的思維活動,使人們在思維過程中不受任何框框的限制,充分發揮探索性和想像力。從標新立異出發,突破已知領域,無一定方向和范圍地從一點向四面八方想開去,然后,再把材料、知識、觀念重新組合,以便從已知的領域去探索未知的境界,從而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答案、設想或解決辦法。發散思維能為創造性思維提供多種可能途徑。創造是求新求異,離開發散思維就無新異可言。愛迪生發明白熾燈試用過1600多種材料,進行了最充分的發散?梢赃@樣說,沒有發散思維,人的思路就會狹窄,智能就會枯竭。 發散思維并非必然產生創造成果。發散思維是創造思維的典型思維形式,尤其在創造之初,它往往起主導作用。因為,發散思維可以為解決問題提供大量設想,但大量設想并不等于最佳結論,大量設想只是解決問題的可能而非結論。只靠發散而不管收斂,就找不出最優、最佳的方案。只有發散與收斂密切結合,才能產生創造成果。 不同層次的發散思維有不同的作用。發散思維有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三個特點,也代表了發散思維的從低到高的三個層次,不同層次的發散思維,在創造性思維中有不同的作用。流暢性是較低層次的發散特征,流暢性良好的發散思維能在短時間內想出和說出很多設想,但只是數量多而類別單一。變通性是較高層次的發散特征,發散思維的變通性主要表現發散的“類別”指針,不僅設想數量較多,而且設想的類別跨度也大。獨特性是最高層次的發散特征,它從以前所沒有的新角度認識事物,提出超乎異常的新設想,表現為發散的“新異”、“奇特”和“獨到”。以上三個層次反映了三種發散思維水平,分別說明了速度、靈活、本質。 上例中由發動機轉速上不去為中心點進行分析,會有很多原因造成發動機轉速上不去。最后之所以斷定曲軸位置傳感器信號問題,就是利用提高油壓來替代點火時間的不足,從而反過來驗證電腦沒有接到轉速提高的信號。全過程經過分析——綜合——分析這樣往復思維得出最后結果。 綜觀科學史上的發明,都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上的直線思維?茖W家們往往用自己獨特的思維拐個彎想,以求將兩種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沒有任何聯系的事物通過一定的方式聯系起來,從而得到新的突破,產生新的發明。把三角形和圓形聯系起來,就產生了三角理論;把時間、空間和運動速度聯系起來,就產生了相對論;把光的波動性和粒子性聯系起來,就形成了量子力學。 辯證思維是指從變化發展的視角認識事物的思維方式,通常它被認為是與邏輯思維相對立的一種思維方式。它以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以及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邏輯與歷史、抽象與具體等思維方法的運動,來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對立統一的本質。它是人類認識世界、觀察世界的基本方法,也是人類長期實踐史、認識史、思維史、邏輯史的產物,它凝結著人類對世界認識的深度和廣度。 辯證思維訓練主要是培養一種動態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要求人們在觀察問題與分析問題時,以一種動態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要認識到世間萬物都處在一種永恒的運動狀態中。上面的例子中沒有用示波器直接進行檢驗,而用提高油壓的辦法進行旁證,就是辯證思維模式。我們熟悉的典故“曹沖稱象”也是典型的辯證思維模式。培養辯證思維對現代人具重要意義,目前人們所處的環境變化太快了,只有具備較高的辯證思維能力,只有在對“動”的規律有了深刻認識,才能在急劇變化的世界里保持相對的靜態、以清醒敏銳的思維去把握世界。 再來看一個例子:1994年第一次接觸新的福特天霸車,偶爾在經過一個大坑時,汽車受到強烈震動,發動機立刻熄火,隨即全車都沒有電。經過檢查,電瓶正常、所有插頭沒有脫落、沒有接觸不良的地方、線路也未發現有異;蚨搪返牡胤。正在疑惑不解時,發現電瓶的正極線中間沒有連接任何元件,直接引向車的尾部。莫非在車的后部裝有保險或者開關?隨即打開后備廂,果然在左后部緊貼葉子板上有一個裝置,經進一步試驗研究分析,斷定這就是一個安全開關。這個開關在汽車受到強烈撞擊時或者汽車意外傾斜一定角度時會自動切斷電源,以保護汽車,防止由電源而引起火災。 在沒有任何資料的情況下,利用發散性思維方法找到了故障癥結。當然,這里有點形而上學。每一個故障的排除過程都是多種思維方法的綜合利用,在此只是強調某一種思維方法的應用而已。 發散思維與辯證思維可參考如下類似的題目逐步進行訓練:
最后再來看一個例子:一輛四輪驅動越野車,底盤經常會出現“嗒、嗒”連續異響。經過一個月的維修,故障依舊。這其中對中間齒輪箱、變速器、傳動軸、萬向節等部位做了多次拆檢,稍微有點懷疑的元件都換上了新的(當然是符合技術標準的)進行試驗,而且在臺架上怎么試都不會出現響聲。路試時也不是經常聽到異常響聲,偶爾出現便會連續不斷。這時陷入僵局。為了掌握異響的規律,經過幾十次路試,終于發現異響并沒有規律。這個發現極為重要,它證明了底盤機構沒有問題,異響肯定是外部原因引起的。隨后,經過仔細查找終于發現夾在傳動軸萬向節上方的汽車底板縫中的一根麥桿。拔掉這根麥桿,異響再也沒有出現過,到此故障排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