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維修莫名多收3千多元 報修項目與實際維修不符,沒維修的部件也收了錢,車主稱4S店有欺詐。維修店稱結算的是預算單,多收款項已退還 車輛發生事故被送往4S店維修,待車主結完賬取車后才發現,維修結算單上報修的項目卻與實際維修的相差甚遠,一些標明了的維修項目卻沒有維修。“要不是我心細找人查看,早就被騙了,4S店這種行為簡直就是欺詐。”3月10日,車主周先生氣憤地說,4S店“宰車”毫不手軟,而且還“心狠手辣”。 據周先生回憶,春節前,公司里的一輛汽車因發生車禍而損壞,今年2月8日,公司便將車輛送到了海口東風日產海龍專營店進行維修,維修費用為45500元。在交完1萬元的保證金后,公司隨后以轉賬的方式陸續結清了所有維修、更換零部件費用。 2月28日,周先生來到4S店取車。“當時在路上的時候,我就感覺有點不對勁,后視鏡外套沒有修。”周先生說,當他將車開到公司后,仔細打量了一下車子,結果發現之前有很多要求維修或者更換的部件都沒有維修或更換。心細的周先生隨后拿出4S店提供的維修結算單,并喊來一位維修廠師傅進行核對,結果令他大吃一驚。 “價格昂貴不說,很多報修的項目都沒有修。”周先生說,更讓他不能接受的是,明明送去時還好好的車尾拉桿,卻被重新維修還收了錢。 一氣之下,3月1日,周先生駕車再次來到4S店討說法。在經過重新核查后,4S店表示愿意退還多收取的維修費用3590元。 “4S店曾一度是品質、服務和誠信的代名詞,也正是這一點,我們才相信它,不料,現在卻陷阱多多。”周先生說,接下來遭遇的窩心事不斷,他曾多次找到4S店討要退款,但一直未果。 記者注意到,在維修結算單上共有70項維修內容,其中前門總成(右)、后側窗玻璃總成、后視鏡外罩未進行維修,三項維修費用共計3882元。 在沒有維修完畢的情況下,4S店為何會收錢?應退的款項為何遲遲不退?帶著疑問,記者當天中午來到了4S店了解情況。 據該店售后服務部許經理解釋,維修結算單上的維修內容是在周先生付款前做的預算,工人在沒有對三項內容維修的前提下,將結算單給了客戶,因此才會出現維修內容與實際不符的情況。 “這的確是我們的責任,之前客戶也來過,我們并沒有推卸責任,而且退款也已匯出。”許經理說。當即周先生撥通公司電話,證實退款已收到。 “你這是欺詐行為,應該負責任。”周先生在現場表示,4S店既然承認有過失,就應當負責任,應賠償損失。 “我也只是個打工的,這事得給公司領導匯報一下,而且還得咨詢一下公司法律顧問。”許經理表示,會在當天下午與周先生聯系,就賠償一事進行回復。 當天晚上7時許,記者致電周先生,對方表示4S店沒有與他聯系,他將會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為此,本報也將繼續關注此事。 站長統計站長統計 海南汽車行業投訴集中三方面 延遲交貨時間虛假宣傳拒絕“三包” 本報海口3月10日訊(記者王渝實習生陳嬌妮)3月10日,記者從海南省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指揮中心獲悉,2010年該中心共接受有關汽車方面的投訴204宗,與2009年的294宗相比,下降了44.11%;投訴主要集中在商家延遲交貨時間、虛假宣傳、商家拒絕“三包”等問題。 案例一:售后服務態度差 2010年2月25日,劉先生開著在海口剛買一個多月的力帆轎車從老家巴中返回海口時,途中撞到了緊急停車道邊的護欄,造成了兩萬多元的經濟損失。 交通事故發生后,劉先生當即聯系了售后服務部,要求他們派人過來鑒定輪胎質量,經鑒定,爆胎是由于其他原因。為此,劉先生提出經濟賠償時,工作人員卻聲稱力帆廠家是不敢保證質量的。 案例二:養護變成了維修 2010年2月底,王先生駕駛自己買了不到一年的華晨中華駿捷FRV系列小汽車,到海口一家售后服務部進行汽車養護。20分鐘后,汽車換了機油準備發動時,卻發現怎么也發動不起來。 于是,本來是“養護車”卻變成了維修車,這一修就修了20多天,而且售后服務部的技術人員未能找出汽車發生故障的癥結。 而相關負責人表示,王先生的車可能在養護之前就存在故障隱患,養護人員的行為可能觸動了故障處,不可能存在人為的問題。至于質量問題,或許是由于車本身就已存在潛在的故障,沒有顯示出來而已。 案例三:商家虛假宣傳 覃先生訂購了汽車,卻發現汽車的尺寸與宣傳冊上的尺寸不符,而且相差很大,覃先生要求退定金,經營者不同意。 案例四:拖延修車時間 黃先生的車在保修期內出現問題,但是該4S店一直拖延至保修期外才給維修,而且要求付費,黃先生認為不合理。來源:海南新聞網 上一頁 [1]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