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俠名 汽車美容技術
網絡之于買車,當然很重要。幾乎所有接受采訪的消費者都向記者表示,買車之前一定會上網瀏覽資料、評價……注意,受訪者說的是“買車之前”。那么,買車,你敢不敢在網上直接刷卡買呢?面對這個問題,大部分消費者開始搖頭。網上購車,有汽車廠家已經在淘寶等網站試水,到底是什么讓中國汽車消費者對網絡購車說“不”呢? ■記者觀察后遺癥多優惠少網購汽車想火難 網上購物,貪圖的是便利,還有實惠。網上購車是否做到了這點呢?以上幾宗案例,也許足夠說明一些問題。并非廠家的初衷不好,也并非消費者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實則是網上購車引發的“后遺癥”實在太多。其次,價格并不誘惑,更讓消費者難以產生沖動消費。 目前,網上購車基本還是以“團購”、“秒殺”等營銷手段炒作為主,短期的促銷猶如一陣風吹過,對外宣傳稿也能耀武揚威地說成功“網上賣車”。仔細看起來,實實在在扎在網上運營賣車業務的,也就吉利旗下的幾個品牌。然而,這家正經嘗試網上賣車的企業,并未得到豐厚的回報。記者采訪該品牌網上旗艦店客服獲得的信息顯示,幾乎每次都是“搞活動”,即低價團購時,才能吸引一批用戶到網上商城搶購新車,一旦價格恢復常態,客服大部分時間都在“拍蒼蠅”。 如果網上購車依然淪為車企的一種宣傳、造勢手段,那只能算是一種悲哀。如若車企能讓網絡銷售的差異化優勢凸顯出來,提升服務便利性,將網店替代實體店經營所節省的經營成本讓利給消費者,相信網上購車不火也難。據《廣州日報》 ■現象一網下提車有貓膩要加價買高配車 前段時間,小劉在知名網上商城的某車企官方旗艦店購買了一輛5萬元左右的新車,輕點鼠標,選了車,網上順利交齊款項。 等了一個星期,指定的4S店致電讓小劉去提車。到了4S店,先是銷售人員告訴他,他在網上付款指定購買的黃色只有一輛了,但那輛新車加裝了鋁合金鋼圈和CD,需要加2500元。小劉不想加錢,向4S店提出換顏色。4S店幫小劉找了一圈告訴他,有一輛白色的在別的店,要調一下。小劉等了一個小時,又被告知白色的車被別人搶買了。小劉非常郁悶,他向銷售人員提出能否將黃色車上加裝的鋼圈和CD拆下后按照原價賣給他。銷售人員表示:“都是原廠配的,沒法拆。” 這讓小劉相當費解:明明網上訂的時候,顏色、型號和配置都列得清清楚楚,總部客服人員也打電話來與他核對過全部信息,官網上的車型并沒有寫明車型會被額外加裝鋼圈和CD,怎么到了4S店提車時卻要被“宰一刀”?由于擔心其后在4S店的保養服務出問題,不想跟4S店翻臉,小劉只能挨宰,加了錢把車提了回去,但之前網上買車的痛快早就被提車時的一肚子氣一掃而空。 ■現象二網上購車想換?肯定“不包退換” 汽車三包一直遲遲未出,這讓網上購車的消費者有些忐忑。孔先生在網上某汽車官方商城購買了一輛新車,當天開去車管所上牌時就出現了小問題,當他開回4S店要求換一輛時卻遭到拒絕。“你這是官網上購買的指定產品,我們不包退換。 ”致電給官方商城的客服,客服說原則上不包退換,如果有問題,可以免費維修。剛買的新車,就要修?孔先生覺得非常納悶。 購車是一項大宗交易,消費者要親身體驗試駕才可落實該車是否適合自己需求,然而網上購車大多在售后退換上給消費者吃“閉門羹”——不包退換。在這種“很有后顧之憂”的情況下,消費者要狠下心來在網上買車實在有點難。 更讓消費者感到不便的是,網上購車交錢雖然便利,但購車后還是需要到實體的4S店提車,完成交納購置稅、保險費、驗車上牌等系列工作,最終的保養維修還是要看4S店臉色辦事,待出了問題,4S店又擺出“你這是網上‘秒殺’的產品,我們不負責”之類的理由,真讓消費者大呼“實在傷不起”。 ■現象三秒殺團購價很誘人平常優惠難敵4S店 “網上買的車,價格不比4S店便宜多少,還不包退換,我為什么要去買呢?”在沒搶購到某品牌汽車在網上推出的“秒殺團購價”后,李小姐放棄了在網上購車的想法。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網絡賣車既然已經省去了實體店的投資費用,那么費用上應該返還消費者,新車售價應該減去這部分成本,做到更低。 然而記者留意到,目前曾經試水網上賣車的品牌,如奔馳(mercedes-benz)SMART、比亞迪、吉利等,網上銷售車輛的價格只有在“團購”等在線促銷活動時才會曇花一現賣出“低價”,消費者也只有在這些促銷活動上,才能真正通過網絡來購買一輛“低價”的新車。 除此之外,網店與4S實體店的沖突,這是很多車企遲遲不愿正式開設網上直營店的原因之一。價格做低了,會損害4S店的利益,做高了又沒有優勢。在如此矛盾的利益均衡之下,最終就連消費者網上購買的新車,也只能“指定4S店”提車。 本來4S店遍地開花,為的是就近服務消費者。網上購物,如果能隨意到任一家4S店提車辦手續,相信這才算是方便消費者。(蓋(Guy)世汽車網) 上一頁 [1]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