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計劃 電動車商情網 俠名 電動車維修 2005-11-2
經過四年多的努力,電動汽車重大專項經過三輪技術研發,共安排課題161個。自主研發出具有自主產權的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車的實用化樣車,并按照相關規程初步完成了道路(Strada)試驗和可靠性工況試驗,性能指標不斷提高。正逐步建立起我國新一代的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平臺,并通過整車集成配套技術研發實現與傳統汽車的技術對接,逐步向產業化延伸。 在燃料電池汽車方面,采用電--電混合驅動技術方案,在整車操控性能、行駛性能、安全性能、燃料利用率等方面均得到較大提高。2004年5月在北京召開的世界(Mondi)氫能大會上,我國自主研發的燃料電池轎車和客車樣車與世界(Mondi)領先的奔馳(mercedes-benz)公司的樣車同堂展示,引起了世界(Mondi)的驚贊。在2004年10月舉行的必比登世界(Mondi)清潔汽車挑戰賽上,我國自主研發的燃料電池轎車在7個單項獎中獲得了5個A(在高速(High Speed)蛇形障礙賽、噪音、排放、能耗、溫室氣體減排5個單項指標方面的最高等級)的好成績,燃料電池城市客車也以較高的技術性能和可靠性在挑戰賽中取得了良好成績。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研發的長足進步已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在混合動力汽車方面,一汽、東風、長安、奇瑞等汽車集團公司都投入了較大人力物力。各車型已完成了功能樣車開發,正在進行性能樣車開發和產業化準備,在控制、混聯機電耦合結構方案等方面完成了眾多的技術創新。2003年11月8日湖北省啟動武漢電動汽車試驗示范運行工作,先后投入6輛由東風電動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混合動力客車,已累計運行30多萬公里,載客50萬人次;混合動力轎車按ECE城市工況與基本車型進行了對比試驗,燃料經濟性提高40%左右;達到了節油的目的。長安公司采用了同軸ISG輕度混合方案,成功開發了第二輪功能樣車和第三輪性能樣車,并在國內率先開展了混合動力專用發動機開發。經過國家檢測機構測試,動力性能接近參考車的水平,綜合油耗降低近17%,排放達到歐Ⅲ標準。 在純電動汽車方面,目前純電動轎車和純電動客車均已進行了國家質檢中心的型式認證試驗,各項指標均滿足有關國家標準和企業標準的規定。天津清源電動車輛有限公司等單位研發的純電動轎車在整車的動力性、經濟性、續駛里程、噪聲等指標均有較大提高,該公司繼出口美國6輛電動汽車試銷后,又與美國公司簽定了100多輛電動汽車的出口訂單。北京理工大學等單位初步完成了北京理工科凌電動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密云電動車輛產業化生產基地的建設,并于2003年12月30日順利通過北京市公共交通總公司組織的示范運行車組驗收。小批量研發生產的4種車型近40輛公交車已投入北京市公交電動汽車示范車隊的示范運行。 在燃料電池發動機方面,突破了大功率氫-空燃料電池組制備的關鍵技術。轎車用凈輸出30kW、客車用凈輸出60kW和100kW的燃料電池發動機,已在同濟大學和清華大學燃料電池發動機測試基地分別通過了嚴格的測試、裝車運行,燃料電池轎車已經累計運行4000多公里,燃料電池客車累計運行超過8000公里。 在動力蓄電池方面,各動力蓄電池研發課題圍繞提高單體電池的電性能、安全性能和壽命,圍繞提高電池組的電性能、模擬工況性能、耐振性以及車用帶管理系統的電池組的綜合技術指標,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攻關,高功率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性能有了較大提高,已能為整車提供基本符合要求的產品。其中北京理工大學研制的容量為8Ah的高功率鎳氫電池,電池功率密度提高到932w/kg,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鎳氫電池的循環壽命試驗已經超過1500次,各項性能指標表現良好。 在驅動電機方面,客車用電機及其控制系統已基本能滿足整車要求,開發出額定功率為50kW、100kW功率等級的客車用驅動電機,正在向滿足實用化和整車性能要求的方向靠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