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ydingqi.com 來源:互聯網 作者:lzf417 類別:汽車構造維修 時間:2006-10-18
汽車——每個車主的心肝寶貝。隨著”年歲“的增大和行駛里程的增加,“身體”就會開始慢慢生病。車主如果多懂些汽車知識,車有了“病”就及時“打針吃藥”,才會使自己的寶貝少生病。 汽車故障的癥狀,由于形成原因不同而各具特點,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愛車得病的征兆 工作狀況突變:如汽車在運行時,發動機突然熄火或轉速迅速下降,直至熄火后再發動困難,甚至不能重新發動,這種情況一旦發生麻煩不小;或汽車在行駛中,制動突然無力或跑偏、甩尾,更嚴重時會出現制動失效;有時在行駛中,找不到擋位或掛錯擋——俗稱“亂擋”等。 異常聲響: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出現的非正常聲響,是汽車早期故障的“報警器”。在駕駛中突然發生非正常聲響,作為車主應立即意識到車子出了問題,此時應立刻停車檢查,切不可“帶病作業”,經驗表明:凡是聲響沉重并伴有明顯抖震現象,多為惡性故障,應立刻找人或送修。對一般聲響,常因位置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所以車主在駕駛過程中,應時常注意聲響的變化的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和排除事故隱患。 過熱高溫現象:過熱高溫現象通常出現在發動機、變速箱、驅動橋主減速器、差速器及制動器等總成上。例如,發動機過熱,多為冷卻系有問題,通常是冷卻液缺乏或泵不工作,如不加以檢修會引起燃油在燃燒室內突爆、早燃,甚至活塞項部燒熔等。變速器和驅動橋過熱,多為缺少潤滑油所致;制動器過熱,多為制動蹄片不歸位而引起,以上現象有的可通過儀表直接反映出來,大多則需要車主朋友平時注意觀察,用手測外表溫度做簡單測試。 漏油、漏氣現象:是指汽車的燃油、潤滑油(機油或齒輪油)、制動液、航空液壓液(動力轉向器油)、壓縮空氣等的滲漏。例如,燃油、潤滑油等油品的滲漏,一般都有一定的痕跡,油污及氣味,而壓縮空氣泄露時,可明顯聽到漏氣聲,所以我們應時常注意察看會漏油的部位及定期檢查油面高度。 排氣顏色異常:經常觀察發動機排出廢氣的顏色變化,有利于了解發動機的工況。例如:汽油機正常排出的廢氣應無色透明。當廢氣呈藍色時,表明發動機燒機油;當廢氣呈黑色,表明燃燒不完全,點火正時及配氣相位有問題:當廢氣呈白色,表明燃油中有水分,不過冬季廢氣呈白色可不要誤會燃油中有水啊! 燃油和潤滑油消耗過量:燃油和潤滑油消耗超標,表明車輛技術狀況惡化或產生故障。如燃油消耗超標,一般為發動機工作不良。化油器霧化及浮子室液面存在故障,或底盤傳動系。制動系調整不當而增大行駛阻力。若機油消耗超標,多為發動機存在故障,常伴有排氣顏色異常,其原因主要是活塞與氣缸壁的配合間隙過大或有嚴重損傷。若機油量有增無減,表明可能是冷卻液或燃油漏入油底殼的結果,由此可見,燃油、潤滑油消耗異常與發動機技術狀況是息息相關的。 出現特殊氣味:在車輛行駛過程中,一旦發覺有特殊異常的氣味,應立即停車查明情況,以免引起更大的故障。例如,發動機過熱、潤滑油或制動液受熱揮發甚至燃燒時,會散發出極特殊的氣味;電路短路搭鐵導線燒熔時,會發出臭味;離合器打滑、摩擦片燒蝕、制動帶拖蝕摩擦等,會散發出難聞的焦臭味。 汽車外觀異常:在行駛中,總發覺車輛向一方跑偏,可將汽車停在平坦的場地上,如有橫向或縱向歪斜,原因多為車架、車身、輪胎、懸掛異常。 自己修車注意事項 車子有了“病”,當然要“打針、吃藥”。有些車主自持對汽車有一定了解,決定自己親自動手修理。不過汽車的許多零部件之間裝配精密,如果維修過程中不按規范進行,很可能會破壞某些零部件的工作規律,以下幾點建議供參考: 第一,在維修中,對更換的配件要檢查仔細,千萬不要使用廉價劣質的配件,如在選擇氣缸體、氣缸蓋時,注意是否存在砂眼,裂紋或翹曲變形,否則裝機后會產生漏水。 第二,燃油使用要恰當。不同標號的汽油,其蒸發性、抗爆性、膠質含量、機械雜質等含量各不相同。 第三,注意安裝順序及衛生,零件在拆裝時,一定要清洗干凈,不要將砂粒、污物帶入機體內,也不要由于粗心大意將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油封、墊片漏裝。 第四,修理習慣、工藝不正確,不少人喜歡采用“寧緊勿松”的原則,認為緊些安全保險,其實不然,零件間該留間隙的一定要間隙恰當。 第五,按規定使用、保養和維修。在新車走合期,提前拆除限速片,提前帶負荷使用,必會引起車輛“短壽”;超速行駛,空擋熄火滑行及自行拆件、更換不符合標準的零件,均會破壞車輛技術性能;著行駛里程的增加,應按規定進行保養。 第六,防止線路接錯,零件錯裝。 總之,車主對車輛要勤檢查、多留意,那你的寶貝才會少生“病”,即使偶有“傷風感冒”,也會處變不驚。
更多>>
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